上一篇文章咱們提到農業革命最開始可能是源於要建造哥貝克力石陣色需要。原因是由於建造哥貝克力石陣需要大量的勞力,而要供養這些人的吃喝僅僅靠採集的方式是完全滿足不了的,於是就有了馴化糧食和動物的需要,這才引發了農業革命。
今天咱們就深入聊聊這農業革命。
有人說農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變革,他讓人類從遷徙的採集生活方式轉變成農業和畜牧業為軸心的定居生活方式。這其中帶來了兩個明顯的好處,也是成就今天人類社會的開始。
其一就是種植業和畜牧業明顯比採集狩獵方式的生活更有保障,人類不用再追著獵物和野果不斷遷徙,而且產量也更高,這樣人類就有更多的精力和糧食繁衍後代。所以,自從農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的人口就是直線上升的。
其二是自從人類定居下來之後,人們就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財產。而有了資產的積累,一部分人才不會為生計發愁,進而在精神生活方面才更有建樹。於是哲學、宗教、文學、繪畫、音樂等等都慢慢發展了起來,進而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樣子。
以往狩獵採集的生活,要求人們不斷遷徙,而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允許人們拖家帶口、大包小包的,所以人口也好,私有財產也罷,都不會很多,頂多就是帶著自己趁手的工具和禦寒的衣物而已。畢竟長途跋涉,負重是致命的,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的能量消耗,而在那個時期能量就等同於生命啊。
乍一看,這兩點的確是農業革命的大好處。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當人們安定下來嘗到了農業革命的甜頭時,有精力、有餘糧,也有財富積累的人類開始考慮生育更多子女的事情了,於是人口開始增加。增加的人口消耗了原本多餘出來的精力、餘糧乃至財富,所以不得不擴大耕種的面積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與此同時,聚集生活所帶來的傳染病也是當時人類所要面臨的一大災害。此外,還有氣候問題以及病蟲害問題可能會導致當年顆粒無收或者牲畜全部病死。要知道當人類放棄採集生活之後不用多少代就可能完全無法回過頭去再重新過上採集的生活,這其中可能是因為技能斷層,也可能是固定資產的牽絆,總之上面咱們提到的那些顆粒無收或者家畜死亡的情況對於當時的人類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除此之外,農業革命之後有餘糧的富庶人家便有了時間和精力搞搞文學啊、藝術啊,乃至宗教、政治和規則,於是精英階層出現了。他們不用勞作,卻可以支配社會的財富,於是身為農民的智人不但要負擔自己的衣食住行,還要供養精英階層,這就是的農民的生活陷入了日復一日的勞作無法抽離。說到這,你還會覺得農業革命對於全體人類都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嗎?
想想智人一天花上大概6個小時採集狩獵就可以吃飽肚子、養活家人,剩下的時間可以談談情、曬曬老陽的日子是多麼愜意啊!然而,農業革命卻把這一切都改變了。
當然,不可否認自從農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的演化速度與日俱增,社會的變遷也是此前幾十萬年甚至數百萬年所無法想像的,曾經那個用魚刺剔牙曬著老陽的智人不會想到,他的後代終有一天能夠人工降雨、將人類送上月球。
當然,同樣從農業革命中受益的還有那些將自己的基因傳遍全世界的農作物們,或許他們才是真正的王者,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以指揮著智人幫助自己繁衍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