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海上鋼琴師》後,又一部義大利經典電影《美麗人生》時隔23年以4K修復版形式登陸內地院線。這部長期佔據各大電影排行榜高分段位的影片,在世界各地斬獲獎項數高達70項,其中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及最佳男主角等重磅獎項。此番中國獻映,影片「意外」引發了「最感動的父愛瞬間」「最美的謊言」等熱議話題,並被網友稱為「男人婚前必看影片」。
1月7日,中國電影資料館副研究員左衡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在深入評點4K修復版《美麗人生》的同時,也與觀眾朋友就「男人婚前必看影片」等解讀及其背後動因展開探討。
時代經典引當代共鳴
女性追捧顯理想形象
1997年出品的電影《美麗人生》,時至今日仍然給中國觀眾以常看常新感。關於觀眾對影片「男人婚前必看」的定義,左衡向《今日影評》指出儘管自己沒有領略到這層感覺,但影片的確給了二戰題材影片以不同的敘述方式。面對《今日影評》的鏡頭,左衡繼續表示二十餘年過後,這個時代的觀眾仍然會為它歡笑流淚,並同自己的現實人生建立聯想,這也說明了這個作品的影響力及藝術成就之高。
與「男人婚前必看影片」的說法形成反差的,是其想看人群中女性佔絕大多數的事實。對於這種「矛盾」邏輯,左衡向《今日影評》表示可以理解。在他看來,影片提供的是一個原生家庭關係範本,而女性可以在片中看到比較理想的男性形象。近來,「PUA」式以溫暖假象貶低女孩進而對其控制的男性搭訕手法引發廣泛譴責。以片中男主角圭多將女性捧在手心的溫暖追求方式作例,左衡向《今日影評》指出影片在講愛情故事之餘更是在講人生故事,令當代年輕觀眾對23年前的愛情產生共鳴及嚮往。
追妻堅守源於內心
愛情保鮮重在責任
圭多的「撩妹追妻之旅」在歡笑之餘也引發觀眾廣泛討論。對與擁有強大而自信內心的圭多,左衡向《今日影評》表示這個角色令他聯想到了「追妻狂人」韋小寶,即拒絕不會令他沮喪、放棄,反而會更加執著。左衡繼續向《今日影評》指出,「死纏爛打」之外,男主角更重要的是一個有趣的人,會用自己的幽默與智慧去感染對方,製造有智慧感的儀式感。在他看來,其貌不揚、無錢無業的圭多之所以能抱得美人歸,都源於他內心中穩定、強大、溫暖的人生觀。
與當今所謂「喪偶式婚姻」相比,圭多一家持續保鮮的情感令人豔羨。左衡向《今日影評》表示,圭多一家的生活非常浪漫,充滿著激情和儀式感,在最為艱難的集中營中圭多仍會讓家人感受到保護。在他眼中,這個給了當下年輕男女以啟示,即在苦澀生活中也應開足馬力想辦法,給珍愛的人造糖。左衡繼續向《今日影評》指出,女性觀眾也可以從片中選擇與丈夫、兒子共患難的女主角身上學到愛情背後的責任承擔及犧牲精神。
父子情深提供反思
通俗標籤反照生活
父子之情,是支撐《美麗人生》家庭關係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片中小男孩苦難中卻充滿信心與溫暖的成長曆程,左衡向《今日影評》指出這都是父親圭多透過遊戲,以智慧在冰冷現實中為兒子提供溫暖。影片尾聲,即將赴死的圭多仍為躲藏中的兒子以滑稽正步走製造出樂觀的遊戲感。左衡對《今日影評》直言,影片為我們當下的家庭教育及社會心理提供出反思方向,即應該回歸到更開放而溫暖的心態中。
二十餘年後被解讀為「男人婚前必看影片」等通俗標籤,《美麗人生》是否在被拉下「神壇」呢?在左衡看來,並非如此。他向《今日影評》指出,從《羅馬假日》帥哥美女式的勇敢浪漫到《美麗人生》中相貌平凡的伴侶卻有辦法解決人生痛苦,發生在義大利的愛情故事也在隨時代進行轉變。對於中國觀眾當下給出的「婚戀寶典」式解讀,左衡對《今日影評》表示這也是出於觀眾對電影「接地氣」維度的要求,即人們的生活就如講好故事般也需要充分藝術化。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
(來源: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