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朋友們都能知道,486先生明確表示「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當然,那些繁文縟節的概念我們無需過多解讀,因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有新興事物在衝擊著你的三觀。
我曾記得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說人類是因為懶惰才會去創造新東西,就比如不願意走路,所以發明了汽車;不願意吃飯做菜。就發明了微波爐。
但是到了今天我們才會發現,其實驅使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很可能不是科學也不是懶惰而是「色情」(笑)。
是的,這就是今天我們要提到的主題——AI換臉技術。
所以科學技術的發明其本意大多是出於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的,就像是AI換臉技術,其誕生之初其實是為了彌補人們對於經典影片的遺憾。
想像一下,把你喜歡的演員放到經典的電視劇,無論是《琅琊榜》還是《後宮·甄嬛傳》,是不是都要比原版的作品更加的受歡迎呢?
好了,AI換臉的技術被創造出來了,人們可以彌補這樣的遺憾了,但很可惜的是,這一次涉足色情電影的公司要比正經的影視公司們要先行一步。
據相關媒體報導,每個月有超過1000部採用了AI換臉技術的色情視頻被上傳到色情網站當中,其中,不乏知名女性藝人、音樂家等。
例如,女演員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的30秒換臉視頻,出現在了境外最大的三個色情網站上,已經有超過2300萬次的播放量。
諸如其他的好萊塢著名女性藝人泰勒·斯威夫特、娜塔莉·波特曼、比利·艾利什等人也都遭遇了魔手。
雖然這種操作很明顯是一個違反法律、違反道德標準的一個事情,但是因為有利可圖並且人們心裡的陰暗面的蠢蠢欲動,AI換臉視頻屢禁不止。
一方面這類視頻往往都會在其中嵌入廣告從而獲得收益,大家不要小看了這一數據,實際上這些色情網站的瀏覽量要遠遠超過諸如亞馬遜、維基百科等正規的日常生活中必用的網站。
而且這些視頻往往很難被檢測到,被檢測出來並刪掉的視頻中大多數都是因為標題中帶有「fake」或「deepfake」,更多的視頻都隱藏在冰山之下。
要求網站本身加大對於AI換臉視頻的打擊力度很明顯是不現實的,因為這些視頻同樣讓網站本身獲益。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這項技術正處於一種泛濫的態勢,有研究表明,使用開原始碼軟體和不到100美元的費用就可以合成一段換臉視頻。對於一些狂熱的粉絲們來說,或許將會掀起一波難以想像的高潮。
不要以為這種技術不會傷害到我們普通人,實際上如果它可以被隨意的製作出來的話,那麼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關於婚姻道德的問題出現,這值得我們所有人去警惕,立法者們也需要儘快來解決這些即將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