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
《慶餘年》——四大審計教科書, 王啟年盤點,範若若抽憑,範思轍做底稿,五竹叔出報告,慶國第一審計天團實至名歸!
本文適合所有會計和財務,共計3217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這是您在祥順財稅俱樂閱讀的第12,517篇
要說2019年最火電視劇,正在熱映的《慶餘年》必須有姓名。
空口無憑,上數據:開播以來,《慶餘年》已經拿了19個熱度值日冠軍,16個播放量日冠軍。
面對如此火爆的網劇,上周末,主編屯足乾糧,在家一口氣把所有已更新的內容全看完。
看到沈重通過齊國商鋪,幫助長公主走私作假帳的時候(不小心劇透了),小編直呼:第三方獨立審計是多麼重要!
慶國第一審計天團
其實按照劇中的人物設定,完全可以組建一支專業的審計小組,專查長公主手裡的內庫帳本。
1.盤點小能手:王啟年
王啟年,鑑查院文書,主角範閒的得力助手。雖為文職,但一身輕功水平了得。文能探尋蛛絲馬跡,武能單騎千裡追蹤。
發現沒有,這技能天賦,簡直就是為盤點量身打造的。內庫業務遍及天下,就連敵國北齊也有大量交易往來。
那時候又沒個高鐵飛機,想要盤點這麼多項目,可不得找個腿腳麻利,輕功一起,嗖嗖嗖就到現場了。
這部劇裡這麼多高手,輕功都是個頂個的好,為啥非要選派王啟年呢?因為他愛財不挑活兒。
範閒來京都之前,王啟年以在城門口高價販賣京都輿圖、倒賣盜版書籍、幫人打探消息賺取外快。立志成為慶國」富一代「。在他這,只要錢到位,沒啥辦不成的。
盤點可是個苦差事,進山下河,常年出差在外。那些個武林高手哪能看得上,但王啟年沒問題,不僅不挑活兒,辦事能力還一級棒。
只要錢到位,皇宮後院都能給你盤點地明明白白。
還記得滕梓荊死後,王啟年毛遂自薦,申請成為範閒的助手,每月現銀五十兩,外加良田、耕牛、十頭豬。
一切談妥後,他就開始了開掛般地炫技。夜闖皇宮偷鑰匙,潛入鑑查院查機密文件,只要範閒開口,沒有他王啟年辦不了的事兒。
最後還有一點,王啟年雖然愛財,但不貪財。他表面愛財,私底卻下資助一百多兩,幫助同僚家人度過難關。
他看似膽小怕死,卻可以為了朋友出生入死。愛財卻有自己的做人準則,派去盤點完全不用擔心被收買賄賂。
2.底稿小能手:範思轍
範思轍,出生於權貴家庭,與範若若是同胞兄妹,戶部尚書範建的庶子,是男主範閒名義上的弟弟。看起來懦弱無能,卻精通算術,單純可愛。
如果讓《慶餘年》裡的角色去考CPA,拿證名單上,範思轍必須有姓名。開始幾集,範思轍與範閒合計開書局。
憑藉對數字的絕對敏感,他一開口就像人形計算機似的,劈裡啪啦就把營收算得清清楚楚。
底稿裡那些數據在他眼裡跟玩兒似的,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有什麼難的,自動就算出來了。
不僅對數字敏感,他的邏輯還超級清晰。即使是面對王啟年這樣的老江湖,他範思轍也能頭腦清楚,邏輯清晰,不被套路。
3.抽憑小能手:範若若
要說京都公關誰最強,範府若若來幫忙。範若若,京城第一才女,範建之女,範閒的妹妹,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與各家名媛走動頻繁。
範閒初來京都,惹上官司。範若若沉穩冷靜,將城內高官女眷悉數請來家中斡旋。膽大心細地幫哥哥化險為夷。
剛進四大那會,誰沒在抽憑過程中被幾個企業老油條氣哭過。如何讓客戶老老實實地交出所需憑證,可是個極其考驗智商、情商的活。這只能交給膽大心細,雙商極高,在京都名媛圈混得風生水起的若若不可。
4.加班小能手:五竹叔
五竹,男主角範閒的保護神,範閒母親生前的僕人。葉輕眉死後一直替她保護範閒,並成為其啟蒙師傅之一,實力堪比四大宗師。
在小說中,五竹與葉流雲打過好幾次架,不分勝負點到為止;為了不讓苦荷去幹擾範閒,和苦荷打過一次架,互相受了點傷;
跟慶廟大祭司打了一次架,因為一個小細節先一步砍下了大祭司的頭,但是自身也被大祭司弄成重傷;最後殺慶帝,一人vs十萬禁軍,最終成功拖住了慶帝,讓範閒有機會可以動手。
如此體能無上限,戰鬥力爆表的人物,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是機…器…人,他不是加班小能手誰是。王啟年輕功再厲害也得休息,範思轍算力再天才也會出錯,但這些在五竹這裡都不是問題。
24小時全年待機,人工智慧晶片,算力驚人。讓五竹叔加班出報告,妥妥的快、準、狠。
王啟年盤點,範若若抽憑,範思轍做底稿,五竹叔出報告,慶國第一審計天團實至名歸。雖然這些都是腦洞大開的設想,但在咱們古代,還真有不少成熟的審計制度,咱們一起來看看。
古代的審計制度
1.上計審計制度
要說我國古代的審計制度,那就不得不提上計。地方官派人盤點轄區的人戶、田地、賦稅、財物的變動情況,拿到統計報告後,由他本人或者指定的人向君王或者上級報告情況。
聽起來,上計制度是不是和今天審計出報告的路子很相像。
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上計審計制度成為統治者了解地方政治、經濟、財政和社會狀況的重要途徑,也是考核官吏、整飭吏治的重要手段。
2.御史監察審計制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單純依靠下級官員逐層上報,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必須得有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審計這件事,於是御史監察審計制度應運而生。
從名字來看,這個制度中是監察和審計並沒有分開,由同一機構和職官負責。比如在秦漢時期,審計監察百官的活,就由御史大夫負責。到了唐代監察御史分察巡按十道,其中就包括審計戶籍帳目、賦稅雜役、倉庫損耗等等。
明清時期,「科道官」成了這個時代的監察審計機構。名字雖然有變化,但幹的活還是糾察百官、巡查倉庫、巡查漕糧、巡查鹽務等等等。
3.比部審計制度
那咱們古代有沒有獨立常設的專職審計機構呢?還真有,那就是唐朝的比部,隸屬於尚書省刑部。主要工作就是對中央各部門、地方、軍鎮等所有的收入、支出及物資等進行審計。這種專職的審計機構在咱們歷史上還是非常少見的。
比部的審計官叫做勾檢官,當時《唐律》裡專門對勾檢官的工作職責做了明文規定。不僅如此,唐朝還專門出臺了《比部格》《比部式》和《勾帳式》這樣的審計法規,嚴格規定了審計機構、審計人員的工作流程。
整體來看,絕大多數朝代都採取了多種審計制度相結合的監督方式,比如秦漢時期上計制度和御史監察審計制度並行,唐宋時期「比部專審,御史兼審,三司內審」等。
各類審計制度協調配合,在維護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秩序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現代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流程
審計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相當完備的流程和制度。在四大審計過程主要分為五個階段:
註冊會計師在審計的時候先是要接受業務委託,然後執行計劃審計工作,在有了計劃後才能實施風險評估程序,並進行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最後就要完成審計工作和編制審計報告。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看看這五個階段都需要做什麼。
第一階段,我們先要接受業務委託,這種關鍵的活當然是我們合伙人級別的註冊會計師出馬。在接受委託前,合伙人會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第二個階段,計劃審計工作,計劃審計工作十分重要,計劃不周不僅會導致盲目實施審計程序,無法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影響審計目標的實現,而且還會浪費有限的審計資源,增加不必要的審計成本,影響審計工作的效率。
第三個階段,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根據審計準則的規定,註冊會計師必須實施風險評估程序,以此作為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基礎。
風險評估程序是必要程序,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會為註冊會計師在許多關鍵環節做出職業判斷提供了重要基礎。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是一個連續和動態的過程,貫穿於整個審計過程的始終。在這裡我就不具體介紹怎麼實施風險評估啦,因為在忙碌的年審階段,風險評估程序是老闆、經理和現場負責人的個人判斷。
第四階段,也是我們奧迪特們日常最常接觸到東西,就是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因為只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本身,是不足以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我們還要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包括實施控制測試 (必要時或決定測試時)和實質性程序。
最後,就要進行收尾工作,也就是第五階段完成審計工作和編制審計報告, 奧迪特們在完成財務報表所有循環的進一步審計程序後,還應當按照有關審計準則的規定做好審計完成階段的工作,並根據所獲取的各種證據,合理運用專業判斷,形成適當的審計意見。
文章來源:直通四大,四姐、財稅實物課堂整理髮布,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