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尼可
10月9日,西部電影集團60周年紀念活動上,《冰封俠:時空行者》發布定檔預告和海報,讓這部消失多年的電影又重新回到觀眾視野中。這部仍舊由甄子丹、王寶強、黃聖依、任達華等人主演的穿越題材影片,距離前作上映已經四年半。
《冰封:重生之門》2014年4月25日在內地上映,取得1.42億票房,與當初對外宣稱的2億港幣製作成本相去甚遠,使得原本就在計劃中的第二部遲遲不見蹤影。直到上個月的定檔活動,第二部的監製文雋獨自一人到場配合影片宣傳,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將《冰封俠:時空行者》稱作「領養的兒子」,也讓這部影片背後的故事變得更加耐人尋味。
主創不出席影片宣傳
是因遺忘這部舊作?
《冰封:重生之門》是翻拍自1989年張曼玉主演的《急凍奇俠》,原名為《3D急凍奇俠》,後更名為《3D冰封俠》,最後在定檔時確定片名為《冰封:重生之門》。
2012年底影片開機時,正值甄子丹事業巔峰期,憑藉和葉偉信導演合作的多部作品,甄子丹不僅一躍成當時最紅的華人男演員之一,並且他設計的武打動作以拳拳到腳的實戰風格融入到混合格鬥的招式裡,在觀眾看慣了成龍李連杰的功夫後,顯得新穎和獨特。
另一位主演王寶強在影片開拍的當時剛剛以《泰囧》成為中國單片票房最高的男演員之一,並且從小在少林寺習武的王寶強,還從未出演過動作片,根據當時媒體的報導,為了《冰封:重生之門》的拍攝,王寶強還特意推掉了幾部喜劇片的邀請。
兩位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加盟以及2億港幣的投資,並未能獲得市場的接受和認可,出品方預計的4億票房和始終強調的「《鋼鐵俠》、《超凡蜘蛛俠》特效團隊加盟」、「全程3D攝像機實拍」、「1:1搭建青馬大橋完成海陸空一體現代戰爭場景」等宣傳語令最後1.42億票房和豆瓣3.6分的如潮差評顯得更為尷尬。
原本背靠背套拍的續集《冰封:永恆之門》也因此擱淺,根據網上查詢的資料顯示,續集原本定檔在同年11月上映,更名為《冰封:回到未來》。被雪藏四年半,按照文雋的說法,如今的《時空行者》和當年未能上映的《永恆之門》並非同一部影片,除了主演陣容沒有換之外,其餘班底都是全新的,也進行了一些補拍和重新製作。
▲百度百科上《冰封2》的條目
但《時空行者》自宣布定檔後沒有後續的宣傳活動和發布會,只有文雋自己出來為影片站臺,主演和導演都未予理睬,還是讓這部消失四年半歸來的影片顯得非常悽慘。
甄子丹在日前接受港媒採訪時對這部影片的態度是「都沒什麼回憶了,太久了,都不記得有這部戲,他上映也沒通知我,突然就上了。」這與五年前影片拍攝時,甄子丹頻繁亮相影片相關的活動表現出異常的興奮截然不同。
身為影片主演、監製和動作指導的甄子丹當時在影片拍攝時確實花費了不少功夫做準備,他為了片中「易容」人物的造型耗費六小時化妝和卸妝、因香港政府不允許影片在青馬大橋實拍而炮轟港府、十分敬業地全程在片場指導演員動作戲,這些都看得出甄子丹對這部影片的重視和期待。
▲甄子丹「易容」化妝(圖源自時光網)
但最終影片的失敗及投資方之間的博弈還是令當時正處事業巔峰期的甄子丹和對這部動作戲抱以極大熱情和期待的王寶強極度失望,文雋在談及此次《時空行者》沒有主創出席活動時,就直言「大家都跟著甄子丹的態度,子丹覺得未符合他的要求,怕影響觀眾對他的好感。」
對於第一部的極差口碑,文雋也毫無避諱「看了第一集,是一種有多遠跑多遠的感覺」。但無論從影片的籌備情況和演員的付出,到拍攝期間媒體探班和新聞所爆出的影片相關信息,項目都不至於到慘敗和爛尾的情況,系列到目前的境地也許就是資本博弈的結局。
影片爛尾,是資本在作祟?
《冰封:重生之門》的出品方多達九家,主控方是西部電影集團、中盟世紀傳媒和國盛影業,而發行方是當時成立不久的樂視影業。
據網上資料顯示,中盟世紀傳媒和其母公司中盟世紀投資在影視項目上只有兩部《冰封俠》,並且中盟世紀傳媒還是在影片立項之初的2011年中旬剛剛成立,作為第一部聯合出品方的時代先鋒影藝投資公司和青島鳳凰影視傳媒的履歷上也只有《冰封:重生之門》一部影片。
文雋在上映前對港媒透露,第二部的導演葉偉民和他接手該項目時,第一部的導演羅永昌還沒有拍完,因為項目超支嚴重,所以投資方就想用稀釋成本的方法將一部拆成兩部上映,而他自己也是喜歡接手別人剩下的或是爛尾的項目去挑戰,就承擔了新監製的身份,重新找班底來完成了第二部。
第一部僅有的1.42億票房讓當初因《泰囧》以小博大一炮而紅而心存僥倖和不安分的投資人面臨巨大損失,在用資本和金錢賭博似的冒險進行電影項目製作時,傷害的仍舊是電影本身。
今年暑期檔僅上映三天的《阿修羅》和本要在上個月上映的《大轟炸》皆是資本作祟下的失敗案例,兩部作品分別投資7.5億和3.5億卻以5000萬票房和未能在內地上映而告終,醫藥公司的參與和巨大的金融詐騙令電影項目赤裸裸地變成了資本的玩物,儘管對於創作者本身而言,電影製作是有在認真努力地完成,但如同《大轟炸》項目背後背負千萬普通債權人的利益,電影項目也就變質了。
今天上映第一天的《冰封:時空行者》以17.1%的排片率取得600多萬票房,在大片雲集的11月前景也不容樂觀,貓眼專業版給出了3300萬票房的最終預測,對成本而言仍舊杯水車薪。
不過按照文雋所言,作為電影人需要為投資人負責,無論結果如何,拿到成片去面對觀眾和市場,自己也就認了。
▲文雋(左二)出席影片定檔活動
多部消失影片再現
2018年的電影市場真的變好了?
今年年初上映的《無問西東》就沒有面臨《冰封:時空行者》票房不佳的處境,其消失五年後終於上映,在不錯的口碑和全明星陣容之下取得驚人的7.54億票房,是今年華語片不折不扣的黑馬。
而曹保平導演五年前的舊作《狗十三》昨天突然宣布定檔12月,這部擁有極佳口碑的青春片消失多年後終於能夠在內地院線上映。
包括計劃上映的《大轟炸》,已經有多部華語舊作選擇在今年上映,雖然成績各有千秋,但還是能看出今年電影市場的一些微妙變化。
1. 上半年國產片票房189.71億,佔比達到59.28%,遠超引進片130.29億的40.72%份額;下半年截止到11月1日,國產片票房佔比更是達到79.17%,近乎八成的份額讓國產片在今年電影市場上找回了一些信心。
2. 影視行業寒冬,在一些政策的出臺和事件的發酵後,許多影視公司沒有進行新的項目開發或製作,華語市場給了舊作重映的機會。
3. 去年全年票房又重回兩位數增長,達到22.7%,使得電影市場在經歷「黑暗」的2016年低谷後又重回正規,且近兩年的華語片市場越發對高口碑、高質量影片有所眷顧,使得一些未能上映的佳作能被「翻新」上映。
如同《無問西東》上映後所得到觀眾的認可和昨天《狗十三》宣布定檔後微博和朋友圈裡「刷屏」般的推薦,有口皆碑的舊作是能夠在市場上找到廣泛且準確的受眾的,而這部分受眾更多的是來自普通觀眾而非明星粉絲,即就是普通觀眾對於這類影片是抱有期待的。
儘管十月的電影市場迎來冰點,票房同比下跌29.22%,但像《無雙》這樣憑藉口碑一路逆襲成十月票房冠軍的華語片,也是今年電影市場的顯著特點,春節檔的《紅海行動》、暑期檔的《我不是藥神》和《一齣好戲》、元旦的《前任3》、五月的《超時空同居》等片,都是在一開始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憑藉口碑優勢慢慢逆襲,成為檔期的票房冠軍。
在11月雲集的好萊塢大片和12月賀歲檔的幫助下,今年年度總票房很有希望突破600億大關,在動蕩的2018年電影市場裡,看到許多過去未能上映的佳片重新出現,也看到一些被資本裹挾的電影受到市場的打擊。在隨著觀眾的越發成熟和理智,市場也會更加良性運轉,在提供給一些老舊影片市場機會的同時,也是對抱有僥倖意圖在市場分一杯羹的投資方的警醒。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yqpdy2018
1028627745 64977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