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15日,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的首屆生豬產業峰會暨第十七屆(2020)中國豬業發展大會在浙江嘉興盛大舉行。
15日上午,餘平董事長在「樓房養豬經典案例及經驗分享」專題板塊,從目前全國正在實施的項目情況、豬舍布局、結構材料、清糞工藝、通風模式、飼料輸送、成本等方面,分享了天兆豬業樓房式豬舍的實踐經驗。
餘平董事長介紹,目前天兆豬業下屬獨資及控股公司在全國布局的49棟樓房式豬舍項目中,分別有單棟、雙棟、三棟、四棟、六棟布局模式,豬舍建築結構材料分為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在清糞模式上,天兆豬業採用幹清糞工藝,此種模式有利於觀察管控豬場每天產生的糞尿量,實現日產日清不堆積,加之樓房式豬舍立體交通的設計優勢,可使糞尿即時處理,同時也減少蚊蠅的滋生與疫病的傳播機會。
另外,天兆豬業採用「自然+機械」的通風模式,飼料採取統一集中輸送的方式,先將飼料定點輸送到場外的料罐中,再通過飼料系統傳動到場內的料倉,再到場內的料線,做到每一層、每一單元、每一頭豬的精準飼喂,也減少病毒通過飼料傳播的風險。
現場,餘平董事長還就豬舍設計參數、糞汙處理、防滲技術等問題,與牧原股份秦英林董事長及其它行業同仁進行了互動交流。
自2018年非洲豬瘟進入中國後,樓房養豬模式因其防疫優勢受到了業內諸多企業的青睞。早在2012年,天兆豬業便開始了樓房養豬的規劃探索。2018年,天兆豬業第一個採用餘式豬場5.0樓房式豬舍模式的項目——大溝頭核心育種場開建。
2019年底,大溝頭核心育種場正式投入使用,投產十個多月多以來,實際運行中各項指標均超出最初設計預期,獲得了政府、客戶、媒體等多方的關注及認可。
從傳統的平面豬舍,到如今全國各地正在動工建設的「摩登」樓房式豬舍,天兆豬業一直在探索先進的豬場建設模式,不斷升級豬場硬體,提高養豬效率。後非瘟時代,養豬業規模化提速,也對豬場硬體提出更高的要求,天兆豬業會繼探索創新的步伐,力求真正做到樓房養豬的標準化示範,為促進生豬產業生態、高效、優質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文章來源:天兆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