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廁關係大民生,小細節體現大文明。隨著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日益臨近,龍泉驛區十陵片區開展公廁升級改造工程,以高品質城市形象迎接大運會。
12月22日,位於十陵街道的成大地鐵口智慧公廁正式亮相,公廁設置了第三衛生間,合理配置男女廁比例。通過智慧公廁雲系統,市民朋友可在手機上查找附近公廁,並了解廁位使用情況。據了解,十陵片區大運村周邊共新建公廁3座,改建公廁10座,目前已改造完成的9座將於近期投入使用。
▲成大地鐵口智慧公廁外觀
智慧公廁雲系統上線
可監測環境數據、尋找公廁位置
成都大學地鐵C出口往前步行100米,便可以看到成大地鐵口智慧廁所。公廁外型採用川西民宅的建築風格,灰瓦白牆,四周有草坪、鮮花綠化環境,正面的橙色豎條紋裝飾和鏤空窗花為公廁增添了些許現代感。
公廁洗手臺上方的電子屏幕上,顯示著廁位分布圖以及使用情況,男女衛生間的溼度、氨氣含量和PM2.5等環境數據也一目了然。
「該系統能監測公廁內的溫度、溼度、PM2.5含量、氨氣含量、硫化氫含量、客流量、廁位佔用狀態等信息,入口處的屏幕上會實時更新,這些數據也會傳輸至終端,讓公廁管理方可以隨時了解各公廁的使用狀況,提高管理效率。」智慧公廁雲系統工程師文杰介紹道。
除監測相關數據,智慧公廁雲系統也解決了部分市民出門在外「找廁難」的問題。完成提檔升級的公廁門口,張貼了智慧公廁小程序碼,直接在微信搜索「尋公廁」也可以進入小程序。記者查詢發現,「尋公廁」頁面能顯示個人定位,並能測算到圖中公廁的距離。點擊查看詳情,可實時了解到廁位數量和使用情況,還能根據導航準確找到公廁位置。
該公廁設置了專門為行動障礙者、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的親人(尤其是異性)使用的第三衛生間。裡面配備了坐式馬桶、置物架、洗手池等,還貼心地安裝了防滑扶手。除此之外,第三衛生間還配備了嬰兒座椅和嬰兒護理臺,為帶娃出行的家長們提供了方便。
▲掃智慧公廁小程序碼,查看公廁位置和使用情況
大運村周邊9座公廁改建完成
近期投入使用
據了解,龍泉驛全區計劃新建和改造公廁40餘座,其中十陵片區13座。龍泉驛區城市管理局環衛科副科長李廣傑表示,此次龍泉驛區的公廁改造以大運會的舉辦為契機,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增加大運村周邊公廁的數量,為迎接大運會做好準備,也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長期提供便利。
「我們嚴格按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來進行新建和改造公廁,設計理念以人為本,包括合理配置男女蹲位,配備第三衛生間和環衛工人作息房。」李廣傑稱,公廁改造採用的智慧系統,使得日常管理更為便捷,充分體現了科技助力城市管理。
▲成大地鐵口智慧公廁第三衛生間
除了內裡的改造升級,公廁的外立面和建築風格也做到了與周邊環境保持一致。記者在東風渠智慧公廁看到,其外立面設計沿用了所處街道古香古色的風格,用木質鏤空雕花來裝飾。「我們新建的公廁,也會以大運會logo為元素來進行一些設計,體現大運村周邊的特色。」李廣傑說。
十陵片區大運村周邊共新建公廁3座,改建公廁10座。目前,已改建完成成都大學地鐵站在內9座公廁(東風渠、成都大學地鐵站、天興社區、華川社區、十陵中街、江華小區、江華路、龍錦灣、太平村),將於近期投入使用。剩餘公廁正在抓緊施工中,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肖皓月
編輯 官莉
部分圖片據龍泉驛區城管局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