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勝曹操後,周瑜才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只肯給3萬

2021-02-23 奇妙歷史故事

公元208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終於一統江北,佔有了半壁江山。然而他並沒有就此止步,反而一面高吟「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面率軍南下,輕易取得荊州之後,又想要進軍江東。開戰之前,曹操先吹了個大牛:稱自己水兵加步兵,共計有八十萬大軍!江東無數大臣嚇得頭皮發麻,就連託孤大臣張昭都慌了,帶頭勸諫孫權投降。

此時大都督周瑜站了出來,他推算曹操從北方帶來十五六萬軍隊,再加上收降荊州軍隊七八萬,得出結論說曹操的兵力最多二十三萬左右,八十萬不過是虛張聲勢。並說只要給自己五萬大軍,便可破敵。五萬對二十三萬,兵力相距極大,不得不說,周瑜果然夠自信。然而孫權卻沒有如周瑜所願,僅給了他三萬兵馬。

《三國志》注引《江表傳》道,周瑜分析完曹軍的戰力,並提出要五萬精兵的要求之後,孫權回應說:「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孫權一面稱讚周瑜的忠心,表達自己的感動,一面卻對周瑜的要求打了折扣。

三萬對二十三萬,軍事力量對比,幾乎相當於1 :8。按說此時東吳已經處於危亡的階段,孫權應該完全滿足周瑜的要求才對,而且孫權此時已為諸葛亮說服,他本身也是主戰的,那麼他為什麼只肯給出如此少的兵力呢?也許有人會說,可能江東能夠調動的兵馬,本就不多吧?其實不然。早在公元200年,小霸王孫策便打下了八十餘城,統一了江東。

此時孫權的江東六郡八十八縣,領地戶口百萬,養兵十萬。除去各地駐守必須留下的少量軍隊,可以調動參與抗曹的軍隊至少有八萬,拿出五萬兵力,還是非常輕鬆的。為什麼只給周瑜三萬?

第一、此戰其實不關乎江東的存亡,不必全力以赴。赤壁之戰,發生在荊州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和江夏(今武漢江夏區)之間的蒲圻(今湖北赤壁市)。也就是說,這一戰其實發生在荊州境內,並沒有波及到江東的地盤。周瑜如果能夠在此處阻截住曹操最好,如果阻截不住,江東也不會迅速淪陷。

再說了,此時劉備手中有萬餘兵馬,劉琦手中也有萬餘兵馬,再加上周瑜的三萬,也有五萬人了,既然是聯合抗曹,孫權自然不可能讓劉備和劉琦,待在一旁看自己拼命。如果周瑜劉備在赤壁戰敗,孫權依舊保有東吳,五萬大軍扼守柴桑重鎮,依託長江和鄱陽湖阻擊曹軍,無論後面是戰是和,孫權都有足夠的資本和曹操周旋,可謂立於不敗之地。

第二、涉及軍隊集結和糧草輜重問題。東吳有十萬軍隊不假,不過分別駐紮在六郡各地,急切之間能夠集結並且配齊糧草船隻戰具輜重,前出赤壁作戰的只有三萬人。孫權無法立馬供給五萬人同時出徵,在當時他只準備好了三萬人的糧食、船隻、戰具,只能先讓周瑜率這些人出徵,並承諾「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後援」。

眾所周知,孫權雖然承諾會給周瑜提供後援,但是直到赤壁之戰結局,孫權一點都沒有給其補充,這是為何?孫權雖未向赤壁增兵,卻親率數萬大軍,駐紮在了柴桑,此地是荊州入吳的重要關口。屯兵於此處,他既可以快速增援赤壁,以防周瑜迅速潰敗,又可以出兵淮南,兵圍合肥。當然了,合肥之戰「孫十萬」一戰成名,就另當別論了。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周瑜和黃蓋用詐降計火燒曹軍戰船,孫劉聯軍收復了荊州大部,曹操兵敗返回許都。赤壁之戰,應該是曹操軍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敗仗,中國也從此進入三國鼎立時代。(參考資料:《三國志集注》、《後漢書》、《三國志》)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相關焦點

  • 與曹操赤壁大戰前,孫權在猶豫什麼 ?
    孫權最後沒有屈服於曹操的威脅,而是選擇與劉備聯盟抗曹,組成聯軍,在長江赤壁以黃蓋詐降火攻,大破曹軍的連環船,曹操落荒北回。不過,孫權不是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與曹操決一死戰的,在赤壁開打前,他是有所猶豫的。那麼,他到底在猶豫什麼?
  • 赤壁戰敗之後,曹操為何毫不喪氣,反而大笑三聲?
    赤壁之戰慘敗後,曹操敗走華容道。在這過程之中,曹操毫不傷心,反而有三聲經典的大笑,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然而,每次大笑的話音剛落,就分別遭遇趙雲、張飛、關羽三人!那麼,曹操為何有三次大笑呢?需要注意的是,曹操當時遭遇赤壁慘敗,80萬大軍毀於一旦,前路未卜後有追兵,稍有不慎就此身死。普通人在這種地方,估計早就垂頭喪氣了,何談大笑三聲?第一,曹操身上的樂觀主義精神!
  • 孫策遇刺後,有兒子孫紹,大臣還舉薦孫翊,為何要傳位給孫權
    孫策是位少年英雄,他在孫堅被射殺後,為避禍,舉家遷移,這導致孫堅的地盤被他盡數丟棄,落入了他人之手,但是孫策長大後,在袁術手下要回了父親舊部,並帶領他們重新回到了江東
  • 第五十戰:火燒赤壁(全)曹操不會放過的劉備,士族不會放過的孫權,208年冬的疫!風!火!
    2、大明白魯肅內部小會說明白孫權。3、不用激的周瑜一錘定音。4、下決定的孫權跳腳罵街跟老賊拼了。5、曹操未戰先大規模瘟疫。6、自己決定的把船連上。7、莫名其妙颳起東南風。8、周瑜一把大火讓曹操認輸。9、隨後曹操幫著燒自家的船然後狼狽逃走。是不是跟印象裡的不一樣?
  • 周瑜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其實這火,曹操也跟著一起放!
    3,曹魏軍隊對於陌生戰場產生的未知恐懼。首先來說,瘟疫的傳播導致曹操軍隊有生力量的大量消耗。這一點,在歷史上已經被認可。這一點即使在醫學發達的現代也經常發生水土不服的情況,如今有各種藥來進行治療,而在1800多年前的漢末時代可沒有那麼快速的特效藥。通常來說,這對於軍隊士氣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其次,當時處於冬季。
  • 為何三國霸主是曹操?光從氣度上看,曹操就遠勝劉備、孫權!
    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人,有一次被呂布戰敗後,他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靠了曹操,曹操的謀士主張殺掉劉備,荀彧曾向曹操建議說,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為患。曹操不答,荀彧出,郭嘉入,曹操說:「荀彧勸我殺玄德,當如何?」郭嘉說:「不可,主公興義兵,為百姓除暴,惟仗信義以招俊傑,猶懼其不來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困窮而來投,若殺之,是害賢也。天下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前,主公誰與定天下乎?
  • 赤壁之戰對曹操是奇恥大辱,戰後他又活了12年,為何從不報仇
    而結果是曹操北回,孫、劉分別奪走荊州的一部分,確立了三國鼎立的根基。赤壁大戰的落敗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期內統一全國各地的概率,而孫劉彼此則藉此機會勝過剛開始穩步發展分別陣營,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後整體實力快速發展壯大,從而謀取益州,孫權頻繁親率大軍攻擊合肥市,數戰不好,棄甲曳兵。
  • 鑑史百戰:火燒赤壁(回)
    江東的孫權憑藉著這場大勝,徹底奠定了自己南方一哥的江湖地位。至此,江東士族歸心孫家,孫權這長達八年的吳侯之位,算是徹底穩固了。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年僅二十七歲。這場事關孫家在江東地位的戰爭,孫權用大勝給孫家爭取了一份金牌證明。而倉促北逃的曹操,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打過長江了。
  • 孫權為什麼重用呂範?
    在軍事上,他曾經促成了和劉備的聯盟,聯手在赤壁大敗曹操的軍隊,而他在使用人才方面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關於孫權的用人主要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個是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在當時東吳還在靠一幫老臣徵戰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有意識地尋找並提拔那些年輕有為的人才了。比如說在赤壁一戰中威震天下的周瑜,他在二十四歲的年級就已經做了建威中郎將這樣重要的職位。
  •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殺死,劉備和孫權統一的機率會增加嗎?
    大家可能會認為是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其實這只是其一,還有其二。這其二嗎,便是在諸葛亮與周瑜之間,周瑜在赤壁打敗曹操後,令數萬鐵騎只追不殺,把曹操漸漸的趕到了劉備的地盤,曹操自己也知道,這周瑜想借劉備之手殺他,然後劉備就會招來復仇大軍,周瑜便可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
  • 爆笑三國,貂蟬一拳能打死呂布,小慄旬演曹操
    劉備:以區區數萬兵力,戰數十萬之敵,軍師可有妙計?諸葛亮:Never give up! 貂蟬( 渡邊直美 飾)劇中除了董卓、黃巾,還有周瑜、孫權曹操20餘萬兵力號稱80萬雄兵,順江而下,東吳的周瑜率領3萬精兵與劉備軍一起,逆江而上,雙方相遇與赤壁。《三國演義》中最亮眼的就是「諸葛亮草船借箭」,但是沙雕劇怎麼可能有正常的展開,聽諸葛亮那一句「Never give up!」就知道。
  • 曹操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曹操二十餘歲時於徵討黃巾軍起家,以為國家討賊立功為本願,從此縱橫馬上近四十年,幾乎無一歲不出徵,可惜終究未能一統江山。若論原因,最直接是看軍事,擊敗袁紹後,曹操至少有兩次統一天下的機會──赤壁以及漢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戰前夕是他最接近統一的時刻。當時北方初 定,荊州投降。被他視為心腹之患的劉備一路逃亡,只剩下江東政權搖擺不定。從曹操寫給孫權的信來看,他頗有已視江東為囊中之物的自大。但實際上他在收服荊州之後馬上攻打江東,已是因冒進而失策。
  • 赤壁,曹操敗給疾病?
    接下來的對手,就該輪到長江下遊的孫氏集團了。曹操沒有想到,此前還沒有怎麼嶄露過頭角的孫權竟然是個死硬派,不僅堅決拒絕投降,還拉上了逃命如喪家之犬的劉備,組成聯軍,擺出了一副決一死戰的模樣。不過,即使如此,曹操也並不必擔心會成為孫權的手下敗將。從天時上說,雙方的決戰應該會在冬天爆發,這個季節東亞大陸的主要風向是西北風,曹軍在西岸,其帆船可以乘風而起,聯軍就很難利用風力,更難以使用火攻。
  • 程昱為何在赤壁之戰前突然交出兵權
    、袁尚,最終取得成功;六是曹操南取荊州,程昱為曹操正確分析孫權、劉備最後會聯手對付曹操。然而,就在曹操於公元208年準備在赤壁攻打孫權、劉備為徵服天下作準備時,曹操還在撫其背感激程昱當年堅守兗州功勞時,程昱一句「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突然主動交還兵權,從此闔門不出,給歷史留下一團迷霧。程昱為何會在曹操會兵赤壁以圖徵服天下關鍵時刻,突然交出兵權,從此闔門不出呢?
  • 赤壁之戰後,孫權奪取荊州南郡,他為何將其借給劉備?
    赤壁之戰後,曹操雖然戰敗,但依然佔有南陽郡以及南郡北部的襄陽地區;孫權則佔領了江夏郡以及南郡大部分地區;劉備則向南發展,攻取了荊州南部的桂陽、武陵、零陵、長沙四郡。所以,此時的荊州實際上被孫權、劉備、曹操三家瓜分。劉備的地盤雖然看著很大,但實際上力量最弱,當時南方四郡尚未得到開發,人口稀少,經濟落後。不過劉備手中有一張王牌,他就是劉表的兒子劉琦。
  • 曹操為了小喬發動戰爭,解讀經典《赤壁》幕後故事
    該片分為《赤壁(上)》和《赤壁(下)》上下兩部,分別於2008年7月10日和2009年1月7日上映,上部最終中國內地票房3.12億,下部2.51億人民幣,總票房5.8億。影片以長坂坡之戰開場,曹操在擊潰劉備後,認為對他稱霸天下有威脅的是江東,再加上曹操鍾愛的小喬誓死不從,令他大發雷霆,執意攻打江東。
  • 赤壁
    周瑜只說曹操在北方有十五六萬人馬,可不是說他把這些軍隊全帶來了!建安十三年,曹操實際掌握的人口最多不會超過三百萬,因為長期戰亂,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糧食供給非常緊張,維持十五六萬常備軍已經是極限。這十幾萬大軍,肯定不能全部參加南徵。曹操佔地廣大,周邊還遠沒有安定,遼東公孫康,幽州烏桓、鮮卑,并州匈奴,關西馬騰韓遂,江東孫氏,都是敵人或潛在的敵人,不能不留重兵警戒。
  • 【古代】血吸蟲病致曹操兵敗赤壁
    戰場為重疫區儘管對赤壁及赤壁之戰所在地點、範圍還有許多不同意見,但說赤壁之戰這個古戰場是位於長江流域中遊、以兩湖為中心同事實不會相差太遠。自曹操揮師南下,途經湖北的襄陽,進而窮追劉備,搶佔並駐軍江陵,然後順流而東至赤壁(無論是蒲圻赤壁,還是武昌赤壁)與巴丘,因疾病或遇孫權劉備聯軍而失利,經華容退至南郡,終於留曹仁屯江陵外大軍北撤而告終。
  • 新《三國演義》開拍,川普演曹操,金正恩演孫權,新加坡再現赤壁之戰?
    西蜀,在劉備的統治之下,雖然號稱當今皇上的叔叔,佔盡道德優勢,但由於實力不濟,也只敢對曹操隔空叫罵。但劉備手下有諸葛亮關羽趙雲張飛等一班能臣武將,制定了「韜光養晦」戰略,躲在西南一隅,倒也自得其樂。曹操天天想滅了吳國,正如老川普,天天想搞掉年輕人金正恩。
  • 只比孫劉多2萬,現實中的赤壁之戰曹操沒那麼多軍隊
    曹操在小說中統領的八十三萬大軍,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那麼,歷史上曹操在赤壁究竟投入了多少兵力呢?真實情況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圖:赤壁之戰實際發生在漢口以東,樊口以西的浦口赤壁。這不僅可從史料中推理出來,還有考古證據佐證。赤壁之戰始末要講赤壁之戰,還要先從曹操逼降荊州說起。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集結北方軍隊,兵鋒直指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