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裡看到詩和遠方

2020-09-04 暖暖的文藝


李斯特說過,「音樂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純的感情火焰,是生命血管中流通著的血液。」

如果之前對於這句話的領會還只是流於表面,那麼,在以李高陽領銜的中美歐爵士名家峰會演出現場,你很容易就可感受到,何謂音樂裡的自由靈魂,何謂心靈上的震撼共鳴。

華語金曲獎首位傑出華人演奏家獎獲得者、爵士薩克斯音樂家李高陽(照片本人提供)

90後的李高陽,特立獨行的外表之下,隱藏著超越其年齡的音樂造詣。他帶來的爵士樂,曲調並不閒散頹靡,慵懶迷離,完全跳脫了憂鬱藍調的既定形象,而是橫跨硬波普(Hard Bop)、後波普(Post Bop)和自由爵士(Free Jazz),演奏充滿速度與力量,靈動魔幻,激昂大氣,予人豐富的聽覺享受。

有這樣一種說法,爵士樂是給有故事的人聽的,更是有經歷的人才能演繹得好的。很難揣測年輕的李高陽,經歷了怎樣的浸淫和揣摩,有著怎樣的心路和感悟,才能如此傳神地用這種最貼近心靈的音樂語言,詮釋出最擊中人心的情愫。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將音樂轉化為思維著的聲音,給千變萬化的爵士樂注入了清新的東方風情,用以傳遞他對文化的理解和對世界的觀察。他用自己創作的《什剎海》、《長城》等爵士曲目,向生於斯長於斯、給予他藝術營養的北京致敬,亦通過這種超越國界和種族的語言,向世界介紹了古老而年輕的中國。

現場聆聽李高陽的演奏,更是一種絕妙的享受。他的樂隊裡名家薈萃,丹麥鋼琴王子Carl Winther的表演行雲流水、盪氣迴腸;貝斯手胡浩功底紮實、技藝高超;美國傑出鼓神Adam Nussbaum的鼓聲時而激烈時而輕柔,十分精準曼妙,而他那「用生命在演奏」的投入,更帶動觀眾一起回到音樂的本真,拋開雜念,虔誠以待,去領略個中之況味。事實上,爵士樂的精妙之處,不僅在於高難度的節奏變化,更在於自由奔放的音樂態度。這一點,在這幾位身懷絕技、與眾不同的演奏者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在臺上用眼神交流著,用音樂呼應著,隨心情傾瀉,應靈感創作,有時保留原始曲目的骨架,卻加入了獨特的即興改編,隨心所欲又不逾矩。難怪有人說,「李高陽帶來的每一場爵士名家峰會,就像一份新的禮物般,拆開後總會有全新的驚豔。」而當你沉浸陶醉其中,為年輕音樂家那超越年齡的思考而讚嘆不已時,在演奏間隙、音樂停止的那一刻,他又會恢復一個笑容羞澀而訥於言辭的少年模樣。他的串場簡單而樸實,毫無做作之感,很多時候還會因為自己口齒的嗑嗑巴巴而現出靦腆的紅暈。然而,正是這音樂內外天壤之別的形象,讓人看到一個音樂家的純粹和崇高。

很難想像小的時候,小小白楊一樣蒼白的羞澀的少年,居然長成這樣藝術範兒,我還記得在他家洗我的床單的時候,三四歲他還張羅著給我幫忙,幫倒忙曬被罩。歲月荏苒,透過披肩長發,仍能看到他眼神裡的清澈和透明。唯有這樣才讓他在音樂裡保持了一份純粹和熱愛。因為他一直專注於自己的音樂,一直浸染在自己的音樂裡。

在中國目前的音樂環境中,爵士樂的受眾面並不是很廣,但難能可貴的是,李高陽並不隨波逐流地追求音樂的通俗化和商業化,亦不花裡胡哨地增加曝光率,而是始終以認真嚴肅的態度來做音樂,堅持自我、不忘初心。或許這樣一顆不羈的心,才能突破世俗的禁錮,以一種更貼合靈魂的音樂,表達出我們無法企及的自由和難以言述的激情。也或許,爵士樂天然就是孤獨的,只有在孤獨裡才能達至心靈的自由。就像很多聽著《一無所有》長大的人,多少年後再次見到搖滾老炮們依然會激動得淚流滿面。這個世界,能夠抵擋住時間侵蝕的,往往就是音樂。相信李高陽的爵士樂也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某些印記,那裡有一代人的青春、自由和夢想,能讓人忘記眼前的苟且,看到詩和遠方的田野。

從春節至今,高陽一個人困守在北京家裡。他沒有荒廢時光,在網上與人合作完成這首歌曲,為全球抗疫加油

生生不息

製作人:李高陽 韓天赫

作詞:李高陽 量子

作曲:李高陽

編曲:韓天赫

演唱:李高陽

和聲:韓天赫

薩克斯:李高陽

混音工程師:杜一超

出品:真爵音樂

繪畫:HAINA

曾經,多少次,災難降臨大地

人們啊,不屈不撓,不退縮

不害怕,穿上戰袍, 我們勇敢迎戰啊

守護家,等春天開花

曾經,多少次,魔鬼摧殘生命

人們啊,不屈服,智慧在進化

不害怕,穿上戰袍,我們勇敢迎戰啊

守護家,與病毒搏打

我們手牽手,穿上戰袍,勇敢迎戰啊

守護著家園 ,等待著春天開花

人類長河,守望相助是生存密碼

大愛無疆,生生不息呀

我們手牽手,穿上戰袍,勇敢迎戰啊

守護著家園,等待著春天開花

人類長河,守望相助,是生存密碼

大愛無疆, 生生不息啊

我們手牽手,穿上戰袍,勇敢迎戰啊

守護著家園,等待著春天開花

人類長河,守望相助是生存密碼

大愛無疆,生生不息呀



非常欣喜地看到90後在音樂裡的成長。

祝福李高陽!我們都從你的音樂裡看到了詩和遠方。

相關焦點

  • 詩和遠方都在思念裡芬芳
    越是在身邊的人就越是不懂得思念的滋味,因為過於習慣了周圍的一切,於是他們極度渴望著詩和遠方新晉歌手張建超是一位海外歸來的遊子,他不僅在求學的時間裡勤奮刻苦,而且把每一刻與國與家與親人的思念寫成了詩初中和高中都在國內,在高中時作為班長還帶領學校全部國際班同學一同考入國外。張建超的鄰居說,建超從小就是個熱心腸的孩子,在國外的日子裡也是積極幫助同學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
  • 講真的| 在鄭鈞的歌詞裡,看到了「中年人」的詩和遠方
    52歲的鄭鈞,歌詞裡非但沒有人到中年的蹉跎歲月,反而滿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寧靜與隨性。不是每個人都要像雄鷹一樣去翱翔天空,因為有時低空飛行也會很美麗。原來,過了這麼久,經歷了歲月的洗(折)禮(磨),鄭鈞的搖滾樂還是那個《赤裸裸》的味兒。只不過20多歲時的鄭鈞,歌詞中是少年對愛情、對夢想的提問,而50歲時寫下的歌詞,就是答案、是結果、也是一種參悟。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羽泉「解散」後,胡海泉失去音樂,卻在公益路上找到「詩和遠方」
    深呼吸,仿佛在開往春天的地鐵裡肆意奔跑,這就是最美。——by未知名的羽泉粉絲羽泉,是流行音樂領域的一個印記。樸實無華的組合名稱,已經升華成為七〇八〇年代的音樂符號。羽泉「解散」後,沒有陳羽凡,「失去」音樂的胡海泉,卻用另一種姿態活出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 陳粒,有故事的民謠天后,歌詞裡的詩和遠方
    我記得我讀書那年,很流行民謠,泛濫程度就像現在的說唱,現在聽的是法拉利和skr,以前聽的都是安河橋和沒有故事的同學,有人說不愛聽民謠,因為民謠太貴了,聽一次民謠就是幾包煙,幾瓶酒,和無數聲在夜裡的嘆息,無數的民謠裡,我最喜歡的民謠歌手就是陳粒,陳粒用音樂創造了一個文藝青年的夢,用歌活出了大多數人想要
  • 「詩和遠方」何嘗不是一種苟且
    自由是相對的,同樣,苟且和「詩和遠方」也是相對的。眼前的苟且不過是暫時的枷鎖,是一種對未來充滿信心的「臥薪嘗膽」,這種信念支撐下的苟且又何嘗不能稱之為自由,而「詩和遠方」雖說充滿了想像和奔跑的自由感,卻又難免落入空想的枷鎖之中。    正如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不能失去的,除了內心的自由。唯有內心的自由才能衝出世俗的束縛,換來一片寧靜的天空。
  • 樂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信仰詩歌:基督徒的詩和遠方
    在遠方的異像是你的詩,是你的遠方在有理想的地方 當下的人向前不斷推進的努力活著>當在當下靜止 停滯不前 或者因為沒有了遠大理想或者因為貪婪當下的安逸舒適或者因為不再想付辛苦舍己的代價或者是面對前方的挑戰膽怯天國就是詩和遠方
  • 你的詩和遠方,正是別人的眼前的「苟且」,沒有「也許」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很多年前,這句話曾火得一塌糊塗,也曾有無數的文藝青年,背了吉他,挎了背包,毅然走向他們所謂的詩與遠方,目標無一例外地直指雲南和西藏,去追逐他們的夢想中的香格裡拉。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先驅者高曉松已經先與他們火得一塌糊塗了。與他們不同的是,高曉松去的卻是廣州。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 《曉松奇談》詩和遠方
    從2012年的《曉說》看到現在沒有錯過一期節目。(除了講歐洲王室之間亂七八糟的關係的兩期,實在是看不下去) 一不小心,我每周五衝著一張佔滿屏幕的大餅臉都看了四年了。 四年,可是世界盃的一個輪迴。 除了大緊口才學識俱佳,還關鍵每期都能聊到我感興趣的東西上來。 看的第一期節目講的是二戰時期美國的日裔軍團的故事,深深的抓住了我的high點。
  • 網曝謝可寅加盟《還有詩和遠方》,原班人馬回歸,劉憲華也來了!
    而且現在謝可寅在THE9中出道後,在娛樂圈中的資源可謂是越來越多了,比如綜藝資源方面就佔了她的一半行程了,比如近期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和《登場了敦煌》等綜藝中,都讓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謝可寅的這些綜藝還沒有收官,近日又有消息傳出謝可寅將會參加《還有詩和遠方第二季》這檔綜藝節目了。對於《還有詩和遠方》這檔綜藝節目,相信應該有不少觀眾們都有看過吧!
  • 《還有詩和遠方•詩畫建德篇》
    在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下,浙江衛視首創文旅實踐節目《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日前發布了概念宣傳片,一起來看看節目主海報吧!▲《還有詩和遠方宣傳片》詩和遠方,是文字和風景的結合,是意境和感受的交織。海報的背景是文字的筆畫,仿佛一道幽遠的風景,將詩情融入畫意。
  • 酈波|把詩和遠方帶回身旁
    酈波老師自己也說:「我喜歡這種沉浸在人物命運裡的對歷史的找尋,以為只有這樣,歷史、文化,還有那些民族血脈裡的傳承,對於我們後人來說,才不僅僅是一些空洞的存在。」-害怕賣報師傅認出自己-      同時,酈波老師自己非常喜歡安靜的生活,在不上課的時間裡,他喜歡看書、發呆、冥想,但在電視上講了課,出了名,想要安靜也難,這也正是酈波矛盾和可愛的地方。      有一次在學校後門口,買報紙的時候,報亭的師傅認出了酈波,就問道:「您是電視上那個講課的人吧?」
  • 不惑之年,是否還有詩和遠方?
    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又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還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已近不惑之年的老少年們是否真的已經不惑?多少人回味那曾經的少年,那個懵懵懂懂不知世事的年少輕狂的青春時代,喜歡聽那個時代的歌曲,看那個時代的影視作品,甚至時常在評論裡看到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的感慨!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經歷對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也有對待生活的不同態度,背景不同、經歷不同、追求不同。
  • 深情解讀寫在歲月裡的故事,《還有詩和遠方》在詩意中踐行文化傳承
    昨晚,浙江衛視《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播出了第四期節目,「詩和遠方旅行團」成員華少、張紹剛、胡海泉、徐璐、陳銘來到浙江龍泉,沿著龍泉翠色、夜賞甌江、驛宿龍淵、雲塢古村、十年磨劍的旅行索引,遍遊美景,尋訪大師,感受瓷與劍的「龍泉之魂」是如何歷經千年至今盛而不衰的。龍泉的瓷與劍讓觀眾驚嘆不已,關於傳統技藝的傳承故事更是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許巍新歌走紅 "詩和遠方"讓作品格調瞬間提升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  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法制晚報訊(記者 壽鵬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這是高曉松寫給許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從上周末發行開始,雞湯式的文字以及許巍獨有的唱腔,幾乎刷爆了社交網絡,很多人感慨:聽了4句,就淚流滿面了。
  • 《還有詩和遠方》的「美好人間」原聲歌單,絕對要珍藏!
    節目的名字是《還有詩和遠方》,一個很文藝的名字,每一期探訪一個浙江小城,講一個小城故事。小城的山水、歷史、詩歌、人物……如一幅幅畫卷,隨著旅人的腳步緩緩展現,也在各個維度去詮釋心中嚮往的遠方。節目有三個常駐MC:華少、張紹剛和胡海泉。胡海泉顯然是其中的音樂擔當。而這檔節目也的確包含了豐富的音樂元素,值得好好品味。▲《遊仙吟》,乘風而歌,遊這美好人間。
  • 詩和遠方 《歌手2017》第一期
    但對於高曉松本人其實很少關注, 前幾年在一檔音樂PK節目裡面看他擔任過嘉賓, 差不多足球比賽裡黃健翔」的角色, 高曉松類似「黃健翔」大嘴巴的形象。 在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也見他當過幾期嘉賓, 工科男的關係, 獨立思考的關係, 常常給選手打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預估分,因為太過特立獨行, 做了沒幾期就被編導給拿下了, 估計實在是爭議太大的關係。
  • 文 | 你所嚮往的詩和遠方,父母也需要
    在這珍貴的時光裡,明星們各自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深沉的愛,父母們亦更加理解了孩子的艱辛。 這場神奇而精彩的旅行,詩一般夢幻而美麗的遠方,仿佛是一把心靈的鑰匙,開啟了他們彼此最隱秘的柔軟,又仿佛是一條暖流,流過彼此的心房,熨帖著曾經所有的遺憾。
  • 《帶我去遠方》收官,「詩和遠方」都不如一場遠行
    近日收官的《帶我去遠方》就將六位天真可愛、性格各異的孩子們帶到了「遠方幼兒園」,在這裡,沒有了熟悉的親人和環境,只有由明星們組成的園長、副園長和飛行嘉賓團隊,帶著這群小朋友一起去旅行、尋找遠方。比如她會格外關注文靜膽小的歆歆,在她不敢跳舞的時候送上暖心的鼓勵「跳錯也沒關係」,看看這細心的引導和幫助,再看看這「親媽」式的微笑,哪個小朋友看到會不安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