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得不說這個譯名起的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the boys」怎麼看都和「黑袍」或者「糾察隊」沾不上邊。單看譯名和海報,我以為這是和都市俠盜差不多劫富濟貧的故事。
the boys VS leverage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端著飯碗鬼使神差的就點開了。看了片頭我以為是一個超英劇:
開頭一切都很正常,看著小男主和女票卿卿我我,我不以為然的扒拉著飯菜等著他變異。下一秒女票就被超級英雄A-train撞成了肉泥,小男主手裡還握著餘溫殘留的兩隻手。
然後我就在目瞪口呆之中不知不覺看完了第一季…
超英作為近年來可以說最火熱的世界級IP,在復聯4上映的那一天推向了歷史性的高潮。這種烈火亨油的繁榮下人們也不禁對這類fairytalemyth產生了審美疲勞,偉光正的大超和美隊好像永遠不會放屁或者便秘,我還曾經看到過一個評論說,如果他是超人,和Lois吵架了就一巴掌呼死她,再時間倒流將她復活,在Lois眼中仍然永遠是完美情人。
Homelander VS Superman
復聯4上映後三個月,黑袍糾察隊在Amazon悄然一次性放出。DC和漫威手心手背都是肉,the boys索性一起黑到體無完膚。The boys最大的「超英」homelander乍一看制服像美隊,技能和披風像超人,但是仔細看就能發現衣服上縫滿了納粹老鷹。而且根據團隊採訪,homelander的精髓取自時下第一網紅..
Maeve很明顯黑的是神奇女俠。講真神奇女俠這個由SM愛好者創造的,很明顯充滿男性凝視的角色,竟然成為了女權標杆,真的讓人很無語。就連strangerthings裡小11的性別啟蒙漫畫都選擇了神奇女俠。
Queen Maeve VS Wonder Woman
A-train作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人,從一貧如洗到成為世界頂級超英,沉醉在廣告、代言、商業剪彩、周邊分紅中,靠嗑藥飲鴆止渴。這個角色cast非裔男演員很明顯影射了醜聞迭出的NBA球星。更有意思的是,其他「超英」都擁有鐳射眼、打不死、電擊、會飛這種硬核能力,而非裔A-train只能依靠跑得最快從一眾跑得快的超英中脫穎而出,在上流社會中經濟基礎根基尚淺,可替代性強。
Fish guy 「the deep」cast了緋聞女孩Nate扮演者chase crawford。Chase本人在緋聞女孩之後基本沒有亮眼作品,在採訪中直言不想再演pretty boy,「the deep」這個角色出乎意料的適合他。一上來被刻畫成潛規則星光的狐假虎威猥瑣男,跟chase日薄西山的演藝事業相得益彰(不是)。The deep話少臉僵掩蓋了Chase演技的不足,在超市救海鮮,在海洋公園偷海豚等等貢獻了本劇最淺薄的一批笑料。
第二季的新角色stormfront很好的演繹了人的多面性。從剛出場嘴炮max表現出的直率,獨立的形象,到過了兩集漫不經心的露出種族主義者的真面目,the boys用don’t tell, show的方式去展現「Karen」在現實中其實沒那麼容易辨別,可能你覺得她很nice,很有涵養,或者很幽默,這樣的人突然在面對你時露出種族歧視的嘴臉,可能會像A-train一樣很懵,大概覺得是不是自己會錯了意?或者做錯了什麼?從A面到B面,每一個超英反派都不是紙面人,可惜在現實中沒法像編劇一樣靠上帝視角過日子,屁股決定腦袋往往是略帶遺憾的必需品。
如果說超英反派們是懷著最大的惡意行善,那麼主角團就是在懷著最大的善意行兇。以一出場就死了女票的小男主Hugie為例,每次行兇之前都露出puppy小眼神,但是都奇異般的毫不手軟,尤其是一邊舉槍掃射一邊哭喊「I’m sorry, I’m sorry」這一段真的讓人笑到頭掉。和身上貼著諸多tag的超英反派們相比,主角團的深度挖掘顯得有些乏善可陳,且看下一季編劇要如何安排吧。
如果僅僅是把超英寫成虛偽反派,the boys可能也就舀起一點水花,逐漸平平無奇。實際上,the boys用最辛辣諷刺的筆觸戲謔地談論了時下幾乎所有最熱門的話題:資本主義、女權、環保、LGBT、種族歧視、宗教…The boys並不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只是在一個天馬行空的世界裡默默展示你的身邊真正在發生著什麼。百分百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沒有價值觀,打出的環保、平權種種口號不過是為了迎合目標客戶的口味以便於賺取利潤。依靠奪取眼球的商業campaign去推動消除不平等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繼而引發關於大政府還是小政府的思考。當然,也可以不要想這麼多,裹著最大膽的黃暴鏡頭,享用黑色幽默做熱氣騰騰的下飯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