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燦爛的中華文化歷史中,詩詞與音樂相伴相生。8月8日,由廣東省聲樂協會、天河區音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聯合主辦的「國風雅韻·詩性樂教」中國古詩詞吟唱與鑑賞會在天河藝苑舉行。與同期的「如逢花開禮讚七一·書畫作品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這是一次兼具藝術之美與文化關懷的雅集。
據悉,本次音樂會由女中音歌唱家蘇玲芬副教授策劃主演。青年笛簫演奏家、廣師大教師趙大禹,廣東省古琴研究會理事李榮彥先生,廣州嶺南古琴藝術研究所研究員黃惠影,王澤豐等諸多著名藝術家,與越秀區小雲雀民樂團的郭一婷、伍星庭、董靜、黃梓琪等師生同臺獻藝。表演精湛,其中小演員們頗具造詣,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後繼有人,未來可期。
活動在《大魚海棠》的音樂拉開序幕。與書法展對聯「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共同禮讚莊子·逍遙遊的樂觀豪邁、曠達超然的精神,抒發新時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在這裡音樂的旋律美碰上古詩詞的語言美,以笛簫、弦音與陶淵明、孟浩然、白居易等詩人的隔空對話,在《蒹葭》《歸去來兮》《春曉》《暗香》······中以悠揚歌聲抒發詩意,在國學經典中迸發出新時代中國精神的火花。
國風揚雅韻,經典沁人心。此次音樂會內容選自蘇玲芬教授的《古詩詞吟唱與鑑賞》在線課程,旨在推廣、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觀眾從詩歌中了解民族情感和夢想,用音樂藝術詮釋民族文化自信。蘇玲芬帶領觀眾一起品讀經典詩詞,感悟古代文人墨客的哲學思想、精神追求與家國情懷。
在汩汩流淌的文化長河裡,中國詩詞奔騰千年、歷久彌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牢記使命,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