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警告:本文涉及《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的大量劇透,請玩家謹慎閱讀。
《塞爾達無雙 災厄啟示錄》之中IF線劇情的設定滿了玩家們與諸位英傑再續前緣的願望,但也有人對其沒有忠實還原歷史感到不滿,GameSpot為此只給出了6分的評價。難免讓人好奇一百年前那場命中注定的悲劇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本文資料來源自官方出版的《大師之書》,鑑於官方未明確指出《曠野之息》與系列其他作品的關係,本文對系列前作的信息未納入考量。
要追溯一百年前的悲劇,就必須放眼更長遠的過去,《曠野之息》中對上一次災厄蓋儂肆虐的場景一筆帶過。眾多不願、不敢、不想為外人道的事件被悄悄遮掩在海拉魯大陸的陰暗角落,在一萬年的歷史長河中等待著被發現。
與這段歷史最直接相關的,既非塞爾達的海利亞王族、也不是卓拉、鼓隆等誕下四英傑的種族,而是一直位於幕後,沉默無聞的希卡族。
我們所熟知的英帕、研究古代科技的洛貝利和普爾亞、執著於暗殺林克的依蓋隊、神廟中化為木乃伊的導師們統統來源於這一種族。
說起希卡族,他們自古是輔佐海利亞王族的學者部族,族內在學者眾多之外還有大量族人修習武術,文武雙全。
海拉魯大陸上恢弘的人造物幾乎全部出自希卡族之手——四尊巨大的神獸、成千上萬的守護者、高聳入雲的希卡塔、無處不在的神廟。
100多位曾經得到海利亞女神啟示的希卡族導師們,在一萬年前戰勝災厄蓋儂後,自願隱居在神廟中,等待著下一次蓋儂降臨時,為勇者提供試煉。他們在空無一人的神廟中孤獨地冥想,漸漸變成了木乃伊。在林克到來後悄然發作一股飛灰,不留一絲痕跡。
而其餘的希卡族人,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歲月靜好,便遭到了海利亞王族的追殺。神獸和守護者們巨大的威力讓王族寢食難安。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希卡族所掌握的科技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四尊神獸也被王族掩埋在無人知曉的大陸角落。
希卡族人帶著滿腔血淚逃離了海拉魯平原,他們其中的一支血脈隱居於山林,自此不問世事,但卻依然信仰著海利亞女神,對於繼承女神神力的海利亞王族想必有著複雜的情感。這片村落在一萬年後成為了卡卡利科村,英帕便是出生於此。
希卡族的另一隻血脈被仇恨淹沒,立誓復仇,此後他們以依蓋隊自稱。其唯一的目的便是誅殺勇者和公主。儘管外界謠傳他們開始信奉災厄蓋儂,但是卻未在其基地中發現任何證據。或許他們心中唯一的信仰只剩下了仇恨,在一萬年後這支部族已經變得神經兮兮,對於香蕉有著超越病態的迷戀,使人擔憂他們是否早已陷入了瘋癲。
一萬年的滄海桑田,希卡族人沒有收到任何道歉。直到有預言稱蓋儂即將再次降臨時,海利亞王族終於想起了隱居的希卡族人,邀請他們再度出山……
我們無從考據海利亞王族以怎樣的面目出現在卡卡利科村,又是誰代表希卡族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僅從結果來看,希卡族不僅派出了普爾亞、洛貝利兩位優秀的學者,同時還派出了眾多輔助研究人員,他們遍布在神獸的挖掘地和守護者的測試場。
他們甚至拿出了一萬年前偷偷記錄的神獸埋藏地,不至於使王族大海撈針。早在一萬年前,慘遭背叛的希卡族人依然拼死為日後的海拉魯大陸留下一絲希望,並代代相傳了整整一萬年。
長達萬年的知識斷代終究難以填補。災厄蓋儂降臨時,守護者們們的測試研究工作尚未完成,貯藏著大量守護者的石柱不知如何使用,對勇者至關重要的神廟依然無法打開,古代兵裝直到戰敗50年後才會出現。依蓋隊死纏爛打的追殺還嚴重拖慢了塞爾達與林克的進程。
自海利亞王族下令追殺希卡族開始,王族覆滅的便走向了倒計時。這一萬年的倒計時對於王族來說過於寬容,對希卡族來說卻過於慘痛。
除了希卡族外,我們仍能從自相矛盾的記錄和隻言片語中,發現100年前的某些令人不安的痕跡。
在《曠野之息》的回憶片段中,國王斥責塞爾達公主過多地參與古代科技的研究,遲遲沒有覺醒神力。
「你知道王宮裡那些喜歡搬動是非的人是怎麼說你的嗎——盡不了責任的無能公主。」
我們由此得知,海利亞王族並非只有國王及公主一脈而已,或者說另一有部分足以令王族不能忽視的勢力在表達對於公主的不滿。英帕在100年前被選為執政官助理也證明了,除王族之外,仍有執政官等官員的存在。
而英帕被選為執政官的理由也有些匪夷所思。在姐姐普爾亞作為古代研究的權威人士被邀請到國王直屬研究中心參與研究後,英帕隨後被任命,其職責是「防止普爾亞的研究過於激進而負責對其監督,並約束普爾亞的行為」。
我們暫且不談在生死攸關之際是否還需要在意研究會不會過於激進,在挑選監督人選時,任用了被監督人的妹妹這一決策,要麼證明海利亞王族對於英帕有著絕對的信任,要麼則是另有深意。
考慮到100年後英帕、普爾亞、洛貝利全部健在,粗略估計希卡族的平均壽命應在100歲之上。不難想像100年前希卡族內也應有類似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們存在,在此時挑選了年僅20歲的英帕作為制約普爾亞的人選,或許「要挾」的意義遠大於「監督」,英帕並非監督者,而更像是人質,以防止普爾亞的研究對王族產生威脅。
由於資料的欠缺,推測也只能是推測。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在災厄降臨之前,海利亞王族依舊尚未團結一致,共同對敵。
塞爾達公主的絕大多數戲份並未包含在《曠野之息》的主線中,沉迷炸魚、採礦的玩家們不知是否解鎖了有關公主的記憶。
塞爾達公主降生在一片安逸之中,身為王族本應有一段平和的童年。塞爾達公主的母親海拉魯王妃同樣是海利亞女神的血脈,且體內的神力早已覺醒。即便災厄降臨,手持神力的王妃應對起來也更加從容,甚至有傳言稱,預言到災厄蓋儂即將來臨的佔卜師其實就是海拉魯王妃本人。
但在塞爾達6歲時,王妃還未來得及教導塞爾達便溘然長逝。在災厄將至的年代,年幼的塞爾達成為了整片大陸中封印蓋儂的唯一希望。
由女神血脈們代代相傳的封印之力沒有記錄在任何書籍中,只能依靠自然覺醒或者在前輩的引導下釋放。在母親去世一年後,7歲的塞爾達獨自踏上了修行之路。
10年的苦修途中,塞爾達長期浸泡在冰冷的泉水中,遲遲得不到女神的啟示。林克作為隨侍騎士陪伴在她左右,其背後的驅魔之劍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塞爾達,勇者已經準備好了,唯獨公主的神力尚未就緒。
塞爾達為此大為苦惱,加上林克有口難言的性格,導致公主早期對林克生了不少的悶氣。直到在一次躲避依蓋隊的追殺中,遍體鱗傷的林克成功將塞爾達護送至哈特諾堡壘,從來都是獨自扛起眾人期盼的塞爾達公主,發現自己有了同伴。
在另一邊,國王表面上對於公主極為嚴苛,內心中也是矛盾重重。目送女兒在17歲生日當天前往智慧之泉修行後,國王也深知這是最後的機會,如果失敗,他本想勸說女兒不必對神力過於執著,不妨繼續從事塞爾達鍾愛的古代科技研究。誰知此去一別,就是天人永隔。
大災厄爆發於塞爾達17歲生日當天。塞爾達、林克、四英傑正位於海拉魯大陸東南部邊緣的拉聶尓山。發現城堡已成一片死地後,塞爾達與林克在克羅切利平原被成千上萬的守護者包圍,林克險些喪命於此。千鈞一髮之際,精神臨近崩潰的塞爾達終於迎來了覺醒,但是林克卻已經奄奄一息。再次孤身一人的公主,做出了最後的抉擇。
在偶遇希卡族人後,塞爾達委託其將重傷的林克帶去復甦神廟治癒。之後獨自一人北上來到卡卡利科村,為英帕留下了最後的口信。接著橫跨半塊大陸來到克洛洛森林,將損毀的驅魔之劍插回臺座。帶著必死決心的公主委託德庫樹長老為林克轉達自己的心意,但在長老的勸說下,她重新考慮了這個選擇。
堅決果斷的塞爾達為海拉魯贏來了最後的一線生機,在此之後便是一百年的漫長等待。
然而100年前,也不盡然都是悲劇,至少一名喚作「林克」的少年,照亮了那個時代。
生於騎士世家的林克,作為王族護衛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原本沉默寡言的他在意識到人們對於自己的敬仰後深感責任重大,變得愈發沉默了起來。
世人對於林克的超高期待並非無憑無據。米法與林克的自幼相識,是因為海拉魯國王到訪卓拉領地期間,林克也一路隨行,而此時的林克僅僅只有4歲。
4歲的林克雖然出身騎士世家,卻只是一名鄉村騎士,絕非能夠隨國王出行的貴族。因此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4歲的林克已經承擔起了國王護衛的工作。根據卓拉族的記載,在造訪卓拉領地期間,林克向當地兒童傳授戰鬥技巧,當場擊敗了一隻萊尼爾(人馬)作為示範。
一百年後,操作已經長大的林克還被人馬瘋狂蹂躪的玩家們請好好反思……
尚處於孩童時代的林克已經擊敗了海拉魯當時所有的騎士,在十二、三歲時成功拔出了驅魔之劍。在守護者測試過程中,一臺守護者突然失控,挺身而出的林克將其巧妙制服,目睹此景的海拉魯國王從此任命其為塞爾達公主的隨侍騎士。
所向披靡的林克未嘗一敗,即便在克羅切利平原力竭重傷,潮水般的守護者業已倒在了其劍下。在《曠野之息》的速通視頻中,不少玩家經常開玩笑說:「哪怕當年林克有個鍋蓋(盾牌),都不至於輸。」現在看來,這也並非是一句玩笑。如果100年前能夠及時破解神廟的使用方法,林克能夠進一步接受導師的試煉,再哪怕有一面鍋蓋能當作盾牌,當時還是一顆繭的災厄蓋儂會不會後悔來到世上。
《曠野之息》絕對不是一部劇情薄弱的遊戲,它只是把細節全部埋藏,宛如神廟中的導師一樣,靜靜等候玩家前來探索。這其中我們還有太多的內容來不及一一詳解,四位英傑的故事、阿卡萊堡壘的血戰、哈特諾堡壘的奇蹟,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回到海拉魯大陸故地重遊。
《塞爾達無雙 災厄啟示錄》雖然是一條IF線,但劇情的前半部分基本還原了一百年前的大體輪廓,雖然略顯粗糙,但也能簡單一窺百年前的歷史。
如果大家希望有更多《曠野之息》歷史回顧的內容,還請轉發、分享、點讚支持一下,玩家的期待是我們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