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紋身神貼的使用方法
(配圖:吳彥祖)
其實神貼就是醫用防水貼,這個在醫療上應用已經好多年了,最近這兩年開始應用在紋身的創面護理。
這是一種非常薄而有彈性的膜,其中一面有適量的黏膜,能很好的附著在皮膚上。
它的主要功能是能讓創面與水和空氣隔離,在無菌的環境下能剛好的恢復。
市面上現在的品牌有很多種,但大部分較厚,比較硬,這種彈力不好,有嚴重緊繃感,邊沿鋒利,在皮膚彎曲的過程中容易劃傷皮膚,我曾經遇到兩三例這種情況。再就是黏膜的膠太多,導致粘得太牢,撕掉時容易撕壞皮膚。而且膠太多,容易引發過敏。
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發現邊沿有點紅癢,要立刻將防水膜撕掉,因為紅癢就是劃破皮膚的前兆。如果有紅疹,也應該立刻祛除防水膜,那是過敏的前兆。這種過敏很奇怪,有可能是對膠布過敏,還有可能是摩擦過敏,我自己曾經在手臂同時完成兩個小紋身,大臂後側和小臂外側,同時貼防水貼,大臂後側的嚴重過敏,並劃傷皮膚。小臂外側卻沒有一點問題,一貼到六天。
防水膜有很多種使用方法,最重要的原則是創面要大面積徹底消毒,在創面恢復到第3-5天時不要撕扯它,那時創面的痂面被粘得很牢,而並沒有完全恢復,此時撕扯,容易造成損傷。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方法:
對於一天完成的小面積圖,
第一種,作品完成後塗抹薄荷膏,讓它滲出半小時後擦乾淨創面,用新潔爾滅稀釋液消毒創面及周圍半徑五釐米的範圍,用消毒後的幹紙巾擦乾創面,稍等兩分鐘,讓皮膚乾燥。再裁減出比創面直徑大十釐米的防水貼,不夠的地方重複貼,加大面積。貼牢以後就可以了。如果第二天防水貼裡創面滲出液很多,甚至已經漏出,可以撕去後再重複消毒程序(那些滲出液是有些血腥的氣味的,很正常,不是感染的氣味),再貼上新的防水貼。如果第二天滲出液不多,沒有漏液,皮膚沒有任何異樣的紅腫痛,可以不用更換,一直貼到第六天或者第七天創面完全恢復,這時候撕掉防水貼,貼上面會留下一個紋身圖案,而紋身創面就已經基本恢復了。這個過程中只要發現紅、腫、癢,就要立刻撕去防水貼,消毒後讓創面保持乾燥,用幹養法,直到恢復。
第二種比較麻煩複雜,但更加穩妥。作品完成後塗抹薄荷膏,讓它滲出半小時後擦乾淨創面,用新潔爾滅稀釋液消毒創面及周圍半徑十釐米的範圍,用消毒後的幹紙巾擦乾創面,稍等兩分鐘,讓皮膚乾燥。這時再在創面上塗抹一層薄薄的百多邦-莫匹羅星藥膏,一定要薄薄一層,只塗抹在創面上。再裁減出比創面直徑大二十釐米的防水貼,不夠的地方重複貼,加大面積,貼牢以後就可以了。當晚防水貼裡創面滲出液很多,甚至早就已經漏出,沒關係,因為莫匹羅星有殺菌作用,即使防水膜漏了也沒關係,等第二天撕去後再重複消毒程序,再塗上薄薄一層百多邦藥膏再貼上新的防水貼。第三天滲出液沒那麼多了,但還是再換一貼,依然是撕掉後輕輕消毒、輕輕擦乾,這時一定要輕,痂面已經形成,不能使勁擦,等皮膚乾燥後塗抹薄薄一層藥膏,大面積神貼貼牢,最好做到不漏滲出液,如果漏了也沒關係,不用再換,皮膚會將藥液吸收,防水貼會自己粘上皮膚。等到第六天或者第七天就能撕去防水貼了。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殺菌,再就是有溼養的效果,恢復快,恢復好以後掉色非常少。但也要注意邊沿劃傷和過敏,一旦有紅癢的現象就要去除防水貼。
下面是大面積連續紋刺時使用神貼的方法。
就是上面的第二種方法,每天開始紋刺時將前一天的防水貼揭開一點點,露出要紋刺的皮膚即可,等紋刺結束時再全部揭去,全部創面更換新的防水貼。這樣在紋刺時,前一天的創面都在藥膏的保護下,不會感染,你的手和紙巾也不會摩擦到創面,對於創面是一個非常好的保護。而創面因為塗了藥膏,撕開的時候不會粘很緊,不傷害,也不痛。
這種面積大,很容易漏液,沒關係,有藥膏保護,都可以等到紋刺結束時再重新消毒更換新的。
等作品全部完成,再更換兩天即可,可以給客人一些消毒液和百多邦藥膏及防水貼,讓他們自己回家完成這些工序。
基本的方法就是這些,這是我們經過一年的不斷嘗試,找到的最好的方法。相對來說比較麻煩,但真的可以減小皮損,幫助恢復。
我下一個紋身開始準備使用含有苯扎溴銨或者苯扎氯胺成份的消毒噴霧自幹防水膜,感覺會非常方便,價格也不貴,因為有好幾種類型,我先全部試一遍,如果好用,我再推薦給大家。如果你們有興趣也可以自己買回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