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南坡(1882-1966)易新元四子,字遜叔,通派南坡,譜名修農,生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十五歲在本地周姓中醫家當傭工,後從周學醫。出師後到北京、上海等地繼續求學深造,曾參加同盟會。民國初在長沙馬家巷一慈善堂坐診,後自設診所專治兒科疾病,名噪一時。
1923年易南坡與長沙醫學界同仁籌組醫學研究會。1928年又籌組長沙市國醫師公會,曾任第十屆主席和第十一屆理事長。1930年在長沙倉后街接辦慈善堂一所醫院改名南坡兒童醫院,後捐出醫院,將其改作湖南國醫專科學校學生實習的主要醫院,並更名為湖南兒童專科醫院。1938年長沙淪陷醫院停辦。
1934年易南坡與嶽陽吳漢仙、瀏陽羅振湘等名醫在長沙沙河街創辦湖南國醫專科學校(湖南中醫藥大學前身),並任學校教員。當時在南京的國醫大師瀏陽劉仲邁(劉人熙次子劉瑞瀜)受邀回湘協助籌建學校。1935年冬至1937年春易南坡任事務主任,1937年春至1941年秋任董事長兼醫務主任,瀏陽同鄉羅振湘任副校長,1938年國醫專新設「醫務部」由董事長易南坡兼任。學校於1941年被迫停辦。
1937年易南坡任湖南國醫分館副館長,湖南省主席何鍵聘其為醫藥顧問,參與《湖南醫藥月刊》和《湖南衛生報》,宣傳中醫學和推廣中醫臨床經驗。
解放後年近古稀的易南坡仍致力於中醫學的研究,1951年任中南區衛生委員會委員。1966年易南坡病逝於長沙,享年八十四歲。易南坡行醫五十餘年,對小兒麻、痘、癇等病症有獨特療法。有遺著《醫學法則》、《中醫衛生學》、《南坡治病方選》傳世。後人為其編撰整理的《南坡兒科證治》一書初稿,總結了南坡先生50多年寶貴的中醫臨床經驗,不幸毀於文革。
梅花舊主(湘月樓主人)的「題易南坡聯」是對南坡先生的一生很好的概括。
創國醫專,著國醫經,扶心扶病,撫傷志遠兒科始;
崇神農術,興神農技,濟德濟人,濟世名高嶽麓來。
瀏陽滸山易氏
麒公紹興間自寧鄉縣溈上遷今瀏陽縣西城外大湖山,即始祖興長公舊居,今所稱易田塅處。麒公生四子,仲子、季子均遷湘鄉,仲 四傳至尼公復還瀏西之滸山,後散居東西南三鄉,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已傳23代。
字派:
祖昌祚大,盛德維新,修禮守義,作述斯徵。
行業慕孔,心傳在曾,才為利用,志必超倫。
錫命篤祜,世緒克繩。
原派:
洪顯通秉忠文
通派:
祖功垂晉代,宗緒著南湘,大理賢聲重,尚書世業揚。
瑞芝稱孝德,峻節本忠良,男爵廷恩渥,侯封制誥煌。
聖經遵孔孟,精義法周張,甲第前專美,壬林後克昌。
傳家維禮樂,華國在文章,潭水人分步,湖山地兆祥。
敦倫兼植紀,源遠複流長,萬古科名盛,千秋俎豆香。
瀏陽滸山易氏世系:
易亮(字明彝)——易歡(字子來,號慰庵)——易思——易十三郎——易麒(紹興間自寧鄉縣溈上遷今瀏陽縣西城外大湖山,即始祖興長公舊居,今所稱易田塅處)、易麟(紹興間自寧鄉縣溈上遷湘鄉縣)——易一郎(居瀏陽,以文字立派)、易二郎(居瀏陽,以武字立派)、易三郎(居長沙,以智字立派)、易晚郎(過繼麟公為嗣)——
易二郎——易雅——易伯壎——易開生——易尼(公自湘鄉歸瀏陽西鄉滸山,為老二房滸山分支派祖)——易仲雍——易文在——易偲——易萬盛——易聖輿、易顯秀(自西鄉滸山遷東鄉易家坡)——易宗達,易承武——易世珪(派衍西鄉滸山、南鄉黃洞、大聖廟)、易明蒼(由西鄉滸山派衍嚴滸橋)、易明璜(字禹臣,同兄明蒼遷南鄉嚴滸橋);易滿啟、易滿華、易滿明(兄弟三人皆由西鄉滸山派衍東鄉易家坡)——
易世珪(字方遇,南康教諭)——易興時(字天吉)、易興周(字天祥)、易興東(字天曙,由滸山遷南鄉黃洞,葬黃洞上煙衝)——易騰芳、易憲芳、易桂芳——易勝書(字敬橋,號香鎏)、易勝英、易勝傑、易勝金——易窗(原名洪窗,字繼橋)——易萬(原名顯萬,字鳳儀)——易成綱(字常生)——易祖理、易祖煥、易祖琦——
易南坡家世系:
易祖琦(原名通琦,字輝玉)——易昌智(原名秉智,字晉康)——易祚烈(原名忠烈,字紹五)——易大朗(原名文朗,字玉臨)、易大寅(原名文寅,字錫和)——易盛輝(字光耀)、易盛選(字青錢),易盛典(字良謨)——易德松(字長青,盛輝次子入繼盛選為嗣);易德富(字潤身)——易維芳(字芸軒,娶宋氏);易維理、易維本(字芳林,入祧維芳之子新元為嗣,娶尹功文之女)——易新元(字觀保,維芳公子入祧維本公)——易修亮;易修興(字春鎮)、易修王、易修亮(字炳龍,出祧維芳公下新元公為嗣)、易修農(字遜叔,通派南坡)——
易南坡娶黃氏、周氏,生三子,禮平、禮安、禮邦,長子易禮平,字居白,出祧大伯修興為嗣,生子易守怡,女易師嫻,次子易禮安,字世安。易禮邦,字甲環,出挑三伯修亮為嗣。女二,長女易肅如嫁石首王和政;次女易福如。
易南坡的女兒易肅如、女婿王和政
易南坡的大女兒易肅如,1921年生,19歲畢業於長沙明憲女子中學,22歲嫁給石首王和政,1950年考入湖南電力公司,1958年調入長沙市西長街小學(曾改名永紅小學、福星街小學)任教18年直至退休,2001年去世。
易肅如的丈夫王和政,字明謨,號中和軒主人。湖北石首團山區六波庵(今湖北石首市團山寺鎮六波庵村)人,1919年生,酷愛旅遊,善詩文,擅長遊記,著有《明謨詩稿》、《旅遊詩草》、《旅遊漫記》、《動物拾趣》、旅遊詩選《雪泥鴻爪》(內有文《一代名醫易南坡》、《嶽母情》)、《中和軒隨筆》等,編有《並非笑話》。對醫學也多有涉獵,有《學醫存稿》、《醫藥筆談》。兒子王勿元(夫然,湖南省公路局史志辦主任)、王自元(自然)。
王和政、易肅如結婚五十周年時,瀏陽潘錦霞(永安豐裕人,書畫家、詩人)曾作《和政先生、肅如女士金婚識賀》相贈。王和政曾在《長沙晚報》刊登文章《難得唱隨偕白首》,潘錦霞看到後作《讀報載王和政「難得唱隨偕白首」一文,歌以媵之》相送,都收錄在中和軒主人(王政和)1994年底編的《鴛鴦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