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窮奇
【類別】:靈
【特徵】:一說其狀如牛,蝟毛,音如獆狗;另一說狀如虎,有翼
【能力】:四兇之一,十二神獸之一,為惡時懲善揚惡且食善人,與懲惡揚善的「獬豸」以及「狴犴」相對;為善時與「騰根」一樣食蠱。
窮奇,四兇之一,源於少嗥氏。[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載:「少嗥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
「窮奇」之所以會成為四兇之一,在於他的所作所為與「四兇」之一的「渾敦」較為相似,都會主動攻擊有德之人,包庇無德之人,而「窮奇」更為過分的是,他若在街上遇到兩人爭執,他會直接把善者吞掉,還會給惡者獎勵,從而落得個兇獸之名。但由此可見,窮奇其實和「獬豸」、「狴犴」一樣都具備分辨善惡的能力,只是「狴犴」和「獬豸」,前者為公,後者為善,而窮奇為惡而已。
然而,在東漢時期又有另一種說法,「窮奇」其實也是瑞獸之一。在[東漢]範曄的《後漢書·禮儀》中載:「甲作食雜,巰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意指窮奇也是食「蠱」的瑞獸,與「甲作、巰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騰根」共列「十二瑞獸」。
至於窮奇的形象,在《山海經》卻存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描述。《山海經·西山經》中載:又西二百六十裡,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卻說:「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頭始,所食被發,在犬北。一日從足。」一說如牛蝟毛,又一說如虎有翼,世人多以後者為正。
文獻記載
《山海經·西山經》
又西二百六十裡,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山海經·海內北經》
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頭始,所食被發,在犬北。一日從足。
[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十八年》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豈、檮寅、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濟其美,不隕其名,以至於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醜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少嗥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此三族也,世濟其兇,增其惡名,以至於堯,堯不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兇也。故《虞書》數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無違教也。曰『納於百揆,百揆時序』,無廢事也。曰『賓於四門,四門穆穆』,無兇人也。
[西漢]劉安《淮南子·墬形訓》
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東漢]範曄《後漢書·禮儀》
甲作食雜,巰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女不急去,後者為糧!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獬豸見鬥不直者觸之,窮奇見鬥不直者煦之,均是獸也,其好惡不同。故君子以獬チ為冠,小人以窮奇為名。
坊間流傳
「追惡兇」十二神獸為:甲作、巰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
(你好妖怪工作室原創 文: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