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視詹姆斯·卡梅隆,每當有人想要嘲笑他的失敗時,他都會用自己的電影,取得驚人的成功。例如,那些認為《鐵達尼號》會慘敗的人,都被這部大片的成功震驚了。
同樣的,詹姆斯·卡梅隆野心勃勃的《阿凡達》也在影院大放異彩。顯然,我們在這些年不斷地看到詹姆斯·卡梅隆超越自己,這也是為何,我們都認為他的《阿凡達2》會重新登場票房冠軍的寶座。毫無疑問,這位有遠見的電影人,知道如何取得成功。儘管《阿凡達》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路充滿了艱難的麻煩,但是詹姆斯·卡梅隆仍然獲得了勝利,所以是時候讓我們一起探索一下,只有死忠粉才知道的《阿凡達》的幕後故事了。
早在1994年,詹姆斯·卡梅隆就開始撰寫《阿凡達》的故事了
詹姆斯·卡梅隆花了很長時間,才把他對《阿凡達》的設想,變成了現實。據報導,早在20世紀70年代,當他些第一個劇本的時候,這位電影製作人,早就構思出了他在電影中,看到了畫面。他當年的想法,貫穿了這部破紀錄的大片,並在之後的幾十年內逐漸形成。
具體來說,早在1994年,這位偉大的導演就開始寫《阿凡達》的故事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一直在修改劇本,並等到了好萊塢的技術逐漸發達,才開始拍攝《阿凡達》的電影。雖然詹姆斯·卡梅隆在不同的時間點,嘗試將《阿凡達》的故事拍成電影,但是他早期的嘗試都失敗了,不過這位電影製作人,不願意妥協,隨著技術的進步,他的電影中終於得以實現。
納美人的造型靈感,來自詹姆斯·卡梅隆媽媽的一個夢
關於電影和夢之間的關係,夢是一種美麗而奇異的潛意識。在夢中的圖像,經常造成我們的困擾和迷惑著我們。儘管我們不經常聽說,夢境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然而《阿凡達》中,納美人的奇怪造型,卻來源於詹姆斯·卡梅隆目前的夢境。納美人的最初形象,來自於他母親的夢,在他母親的夢境,有一個12英尺高的藍色女人。這一個有點「酷」的夢,不過《阿凡達》中納美人的造型,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作曲家詹姆斯·霍納,用新發明的樂器為《阿凡達》譜曲
當你創造一個像潘多拉一樣廣闊而充滿活力的世界時,你想用一種令人驚嘆而又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這個充滿異域風情,奢華的外星世界的廣闊而美妙。除了難忘的意象,奇幻的生物設計,在《阿凡達》的旅程中,已故的作曲家詹姆斯·霍納為了給我們帶來跨星球的旅程,他精心地製作了電影中令人眼花繚亂的配樂。具體來說,他不知疲倦地在全世界各地搜尋著各種樂器,然而發明了自己的樂曲,為《阿凡達》這部獨特的電影,譜寫歌曲。
語言學家保羅·弗羅默為潘多拉星球,創造了一千個納美語單詞
語言的形成,通常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被不斷地語境化和工具化。然而,一部電影是不需要花費幾個世紀來完成的,語言學家保羅·弗羅默在製作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時並沒有足夠的時間。詹姆斯·卡梅隆展示了一個美麗的原始星球潘多拉,居住著納美人,他開始為這個遙遠的物種創造一種全新的語言,一切都從無開始。這是一份艱難的工作。
在接受Frommer的採訪時,他詳細描述了他創造這種全新語言的廣泛而徹底的過程,他希望《阿凡達》能夠成功,這樣他的努力就不會白費。雖然你在日常交流中很少聽到人們說納威語,但《阿凡達》找到了它的觀眾,這對保羅·弗羅默來說是相當幸運的。他從2005年開始創作,創作了近1000個單詞。
詹姆斯·卡梅隆在《阿凡達》的片場設置了「植物菜單」
《阿凡達》的核心是一個關於環境保護的故事,不管你是否覺得這部電影很好地傳達了這一信息,不可否認的是,這是詹姆斯·卡梅隆在取得這部電影成就時的激情所在。這位電影製作人是一名素食主義者,而且出於健康和環境方面的原因,他一直在直言不諱地倡導放棄畜牧業。尤其是對於像《阿凡達》這樣的電影,它對一個星球的美好生活如此執著,如果場景裡全是動物製品,那就太虛偽了。據《衛報》報導,在片場,詹姆斯·卡梅隆因此嚴格執行了素食主義,甚至為演員和工作人員提供了「植物為主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