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那麼多優秀的女子,居然沒有一個能笑到最後!

2020-12-25 也知是錯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十幾年前的《少年天子》,看完我是真的很羨慕福臨了,畢竟他的後宮中有那麼多漂亮又很有才氣的女子。

福臨的第一任皇后,是從小在草原被寵大的小公主,太后是她親姑姑,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了。

這位皇后不光家世好,顏值更是高,就連一心追求靈魂契合的福臨在大婚之夜看到她的廬山真面目的時候,也被驚到了。

謹貴人花束子雖然原本只是皇后身邊的一個侍女,但是顏值也是真不錯,臉圓圓的,看著就很招人喜歡。

最重要的是,這位謹貴人脾氣好,就算面對皇后的各種刁難,她也能一一忍下來。

除此之外,謹貴人還尤其喜歡做女紅,尤其心靈手巧。

選秀之後,豔若桃李的佟臘月進宮了,很快就被封為了佟妃娘娘。

既然是通過選秀進宮的,那佟臘月在家世、顏值、學識上那都是不用說的,可以說方方面面都是佼佼者。

而且,佟臘月其實是個很懂事的女子,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進宮是為了家族榮耀,但是當她真的進宮之後,當母親有意無意提起要給自家討點好處的時候,佟臘月都有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然後默默拒絕。

跟佟臘月一同參加過選秀的還有烏雲珠,不過她卻意外落選了。

落選並不意味著烏雲珠不優秀,相反,她才是福臨後宮所有女子中最德才兼備的那一個,畢竟是能憑藉一副字跡就能讓福臨心動的人啊。

福臨的第二任皇后,依舊是來自孝莊的家鄉,這位皇后十分嬌憨,也是分可愛。

看到這裡,誰不羨慕福臨呢,後宮的各位娘娘們,一個個的都很優秀,長得又漂亮,這樣的美人誰不愛呢?

讓人遺憾的是,福臨後宮中的這些優秀的女子,居然沒有一個笑到了最後。

福臨的第一任皇后,就算在太后的保護下,也很快被福臨貶為了靜妃,開始過著瘋狂又偏激的日子。

花束子原本就是福臨用來氣皇后的,一個大字不識的小侍女,很快就被福臨嫌棄了。更悲哀的是,花束子連自己的孩子也沒保住,最後跟皇后吃對食被太后整下線了。

佟臘月,雖然兒子成了贏家,但是她卻也是個悲哀的深宮女子。

她享受過皇帝的專寵,甚至只差一步就能登上後位,但是她還是被厭倦了。她還經歷過自己孩子命懸一線,最後被迫跟吳良輔吃對食。

烏雲珠其實從一開始就是個悲劇,明明第一次見到福臨之後就愛上了他,想進宮陪他,沒想到陰差陽錯被福臨一紙詔書把她許給了博果爾。

博果爾一個在洞房花燭夜還堅持練武的人,又怎麼會欣賞得來烏雲珠的紙墨呢?所以烏雲珠的婚姻生活自然也是不幸福的。

終於能如自己的願進宮成為福臨的妃子之後,她還要接受著太妃的指責。

這樣的烏雲珠,在自己的孩子夭折後不久,也病逝了。

至於福臨的第二任皇后,她才是最無辜的存在,什麼都不懂就被送上了那個位置,卻從來沒有被福臨正眼瞧過。

小時候看劇的時候只顧看美人去了,現在再看才發現福臨後宮的女子不光媚,還都很優秀,然而這些優秀的女子卻沒有一個能笑到最後,也是很讓人感慨了。

相關焦點

  • 《少年天子》:福臨和烏雲珠的愛情,真的有那麼感人嗎?並沒有!
    小時候看《少年天子》的時候,我可喜歡福臨和烏雲珠這對cp了。故事的開始是因為烏雲珠在人群中看了福臨一眼,於是就無法自拔地愛上了他,從此心裡眼裡全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男人,甚至還一遍遍地畫著福臨的畫像。後來,烏雲珠終於等來了選秀,她終於有機會可以站在福臨身邊了。
  • 漢王朝的一位女子,一個因禍得福,在後宮之中笑到最後
    尤其是生活在古代時期的女子們,找到一個好的夫君,有一個好的歸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大家都曉得在中國古代時期,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在古代時期。人們都不重視女子,不認為女子可以有什麼大的本事。所以對於大部分生活在古代時期的女子而言,她們在自己長到一定年紀的時候,她們的父母便會為她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夫君,然後離開自己的家,跟著自己素未謀面的夫君度過自己的一生。
  • 少年天子:佟臘月如果沒有進宮,而是嫁給博果爾,會不會更幸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17年前的《少年天子》,這部劇的所有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真的是各有各的慘。 囂張跋扈,卻又讓人心疼的靜妃;溫順善良,最後卻被福臨拋棄的花束子;明明愛的是福臨,卻陰差陽錯嫁給了博果爾的烏雲珠,這些女子哪一個不是可憐人呢?
  • 《少年天子》和《孝莊秘史》中同一個角色的對比照!你更喜歡誰?
    《少年天子》中潘虹老師的孝莊出場就已經是福臨親政時期了。雖然我們沒有看到這個版本的孝莊的少女時期,但是潘虹老師把太后該有的氣場和威嚴都表演得很到位,比如福臨大婚那晚孝莊喝酒的那一段,這麼多年再看依舊會被震撼到。
  • 《少年天子》如果福臨不是皇帝,烏雲珠還會喜歡上他嗎?
    《少年天子》中,福臨對烏雲珠的愛,是來於烏雲珠的才情和樣貌,畢竟在後宮中,有貌又有才的女子不多,能跟他心意相通的更是少之又少。其實在烏雲珠的回憶裡,她並沒有看清福臨的長相,只是那威嚴而孤獨的身影,一直在她腦海裡揮之不去,後來就一直惦記著下次能夠看清。烏雲珠對福臨的愛慕,更接近於崇拜,在是百姓眼裡,順治雖然沒有太大的作為,卻也是個明君,他敢於創新,選賢任能、以德治國。如此賢能的君主,對於烏雲珠這個才女,自然有著很深的吸引力。
  • 《少年天子》:17年了,我依舊想問一句,佟臘月究竟做錯了什麼?
    後宮中的女子,大多都是悲哀的,她們大多為了家族榮耀進宮,比如今天要說的《少年天子》中楊蓉扮演的佟臘月。《少年天子》其實已經是17年前的電視劇了,那時候的楊蓉滿是膠原蛋白,所以當年的我也尤其偏愛她。雖然沒有了皇上的寵愛,但是佟臘月還有兒子不是?可惜兒子也不能在自己的身邊長大,甚至還被瘋狂的靜妃陷害,小小年紀差點就沒了。沒辦法的佟臘月,最終選擇了一條噁心自己,但能保護兒子的路,那就是和吳良輔吃對食。
  • 沒有精緻的服道化,17年前的《少年天子》,依然能吊打《清平樂》
    景區拍照用的同款戲服、未過多修飾的妝容髮飾,《少年天子》的服道化是一切從簡。而早在拍攝之初,《少年天子》就因為製作經費問題,而不得不將原本想要著重展現的,有關順治帝對於基業建樹的外景拍攝改為堂內呈現。可即便是服道化輸《清平樂》一大截,經費尚且拮据的前提下,《少年天子》在講述順治帝的一生時,是沒有絲毫的含糊不清。
  • 《少年天子》:你以為我當年看的是故事嗎?我明明看的是顏值!
    說到優秀的古裝劇吧,那我就不得不提名《少年天子》了。話說這部劇播出都已經十幾年過去了,我居然還能想得起來,你一定以為這部劇的故事很棒的原因吧。其實吧,我這麼多年對《少年天子》還印象深刻才不是因為什麼故事呢,我當年看這部劇明顯就是衝著這部劇的女演員的顏值去的!郝蕾的靜妃,可以說是真麼多年我看過的電視劇中最能作死的以為女主了,但是吧,就因為靜妃的顏值,我就是對她討厭不起來。
  • 《少年天子》之後,劉恆為何不再寫電視劇
    那麼《少年天子》究竟是在講什麼?它講的是清初的順治皇帝處處受到掣肘的悲劇人生。 劉恆說:「我只想傳達我的世界觀,比如對死亡、暴力的看法。我對清宮戲新路子的說法不感興趣。我的目的是探討生命的意義,並為此喜悅或哀傷。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搞什麼都行,逼急了寫詩都行。」
  • 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他們被當時各方的政治勢力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有的很幸運,最終奪回大權。而有些則是不幸,成為了傀儡皇帝,被各種勢力玩弄於股掌。縱觀華夏5000年,幾乎能夠順利過完一生的少年皇帝幾乎是少之又少。少年天子出現頻率最高的時代莫過於西漢與東漢。
  • 《少年天子》中聰慧靈秀的佟臘月,到底做錯了什麼
    青檸雖然被霍思燕飾演的烏雲珠吸引,但也不得不承認,《少年天子》的確是楊蓉的顏值巔峰期。那個時候的她,嬌俏美麗,一舉一動都透著嫵媚和靈氣。牡丹豔麗無雙,可進退之間,終究是少了那麼一點風骨。這是她的不幸,也是她的大幸。幸與不幸,經常在一念之間。佟臘月也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後邊才把「不強求」這三個字,放在了心上。
  • 想當年|鄧超的《少年天子》,絕不是後宮言情劇這麼簡單
    縱觀那麼多電視劇,能深入人物內心而去探討存在價值的劇不多,除了劉和平的幾部外,蘭曉龍的「兵團線」三部曲也有意識地做到了這一點,其中《我的團長我的團》更是透出了濃濃的薩特與加繆的身影。而今天要說的這部《少年天子》,同樣承載了這一命題,探討生命存在的意義。
  • 看完張檬陳德容表演的《少年天子》,我吃到一個郝蕾鄧超的瓜
    而最轟動的八卦莫過於張檬對陣陳德容出演《少年天子》。 至於李濛,從對張檬的稱呼,到不顧人夫身份公開認愛,應該不會嫌棄張檬的長相,況且時間線也不太對,因為那個時候的張檬貌似已經整容。 既然不是範世琦和李濛,那麼到底是誰呢?
  • 「把朕的天子寶印拿來」·等等,天子寶印居然有這麼多?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播到第47集,黑化萊陽王終於造反了!相信很多追劇粉絲已經迫不及待看荀皇后自食惡果了,儘管我們小皇帝元時是無辜的.得知萊陽王謀反,小皇帝當機立斷,「把朕的天子寶印拿來」,命嶽將軍帶著其中一枚「天子之寶」出宮調兵。
  • 《陳情令》之忘羨6:三千家規,不敵半壺天子笑
    從兩人初次相遇開始,天子笑便一直貫穿其中。那時候的魏嬰,面對與自己棋逢對手的藍湛並沒有惱怒之意,反倒是準備將自己垂涎已久的天子笑與其分享。少年時候的魏嬰風姿卓越、肆意灑脫,欲「買通」藍湛之時,雙眸緊盯藍湛,一板一眼,鄭重其事。
  • 《少年天子》原作者去世,成就一部好劇的支撐力越來越少了
    當年我看《少年天子》的時候我以為凌力跟二月河他們那批歷史小說作家一樣,性別為男。後來得知是女性作家的時候,才恍然覺得,怪不得《少年天子》跟《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有那麼大的不同。後者是典型的男性視角下的朝堂爭鋒、君臣博弈,像歌詞裡唱的那樣,「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
  • 朱祁鎮:從少年天子到成熟帝王,我用了八年
    人家一輩子能當一次皇帝就已經是很牛了,他一生當中做了兩次。而兩度沉浮,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到牢獄重生的落魄皇帝,他的一生更是是跌宕起伏。 少年天子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駕崩,年僅36歲。朱瞻基雖然英年早逝,但他卻留下了一個強大的明朝。
  • 《少年天子》福臨:他所反抗的,亦是他所依賴的,於是註定是悲劇
    在劉恆的筆下,順治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帝王符號,他害怕死亡,對被清軍屠殺的無辜者心存愧疚。他心思細膩,飄零草木都能讓他駐足停留。他心似少年,只恨自己生於帝王家。順治矛盾之處就在於:他留有太多為人應有的情感,以至於和殺伐決斷的天子身份格格不入。害怕死亡的順治,最後卻只能走向自盡,身為囚徒。
  • 東周時期周天子傳了那麼多代,就沒有一個能挑大梁一統天下的人?
    與後世的漢獻帝相比,周平王還要更慘一些,因為「挾天子」的諸侯太多了。除了原本就實力強勁的幾個諸侯國在蠢蠢欲動,因平定犬戎而立下大功的秦襄公亦躋身諸侯之列,成了終結春秋戰國時代的伏筆。說到這,可能很多朋友會問了:東周時期周天子傳了那麼多代,就沒有一個能挑大梁一統天下光復周室的存在嗎?他們為什麼沒進行改革復興周統呢?因為以下幾個因素,周天子復興的難度堪比登天。
  • 玲瓏品評《少年天子》49:大結局
    這種想法,突顯了福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鴻溝,他希望現實可以如他想像中的那樣「至善至仁」,但是殘酷而冰冷的現實總能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打的他滿地找牙。福臨覺得皇位「至善至仁」,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處於那種權力金字塔的最頂端,掌握著萬千人生死的國之重器,如若心中沒有一點仁義與自律,那很明顯將是舉國的生靈塗炭。福臨知曉權力的重要性,但是他並沒有看穿權力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