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沙溢和徐崢已經成為近兩年的優秀喜劇人代表,儘管各自的領域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已經步入中年,而且又是中年走紅。或許只有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才能沉澱出「搞笑的細胞」,無論是沙溢,還是沈騰和徐崢,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有小有成就,其中徐崢和沙溢算是最早被觀眾所熟知的,可他們兩人也「黯淡」過許久,都是人到中年以後,才漸漸第二次走紅,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第二春。
其中徐崢48歲、沙溢42歲、沈騰40歲,他們除了是一名演員、藝人,同時還是別人的丈夫、孩子的父親,所以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沙溢在拍完《武林外傳》和《炊事班的故事》以後,的確紅了,但卻面臨著無人找他拍戲的尷尬處境,於是他其中整整兩年沒有接到任何工作,徐崢在拍完《春光燦爛豬八戒》時,也確實被大眾所熟知,但大多數觀眾卻只記住「豬八戒」,卻很少有人記住徐崢的名字。
沈騰的境遇其實更慘,他連續幾年登上春晚的舞臺,但觀眾只記住了「郝建」的名字,卻無人知道「郝建」背後的那個人叫做沈騰。但經過多年的磨練,三個人毫無意外全都都走紅了,而且都是在中年以後,重點他們三個月全都是做喜劇出身。只要有他們在的地方,從來不缺少歡聲笑語,看似表面風光無限,但人們往往都忽略了他們背後的努力和汗水,其實,喜劇人眼中的喜劇人,過得並不快樂。
在沈騰和徐崢的喜劇作品裡,很多觀眾表示自己笑著笑著就哭了,其實不難發現,喜劇的內核往往都是悲劇,或許是生活得不如意,或許是對待現實生活有一個痴心妄想的「夢」,總歸有一個不幸的人生,喜劇演員在喜劇中的角色不是受害者,就是倖存者。其實,做喜劇往往要比做悲劇難,這也正是因為讓人哭要比讓人笑更容易,所以每一個喜劇人心裡都承擔著非常巨大的壓力。
眾所周知,喜劇大師卓別林有著非常嚴重的抑鬱症,這在喜劇圈裡是很常見的,舞臺上是逗人開心的小丑,然而在生活裡,他們也是需要被治癒的患者。喜劇人把笑容都留給了舞臺和觀眾,當走下舞臺和鏡頭的時候,喜劇人往往是不愛笑的,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快樂。他們的身上有無數個被嘲笑的小人物,演員救贖了人物,卻沒有人能夠救贖喜劇演員的快樂。
沙溢或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他的前半段演藝生涯裡,恰恰如喜劇電影裡的主角般不如意、甚至被眾人嘲笑。不過,沙溢的幸運是在於厚積薄發,終於在中年時期迎來了自己事業的巔峰。人生如戲,沙溢或許也不曾想到,是自己的兒子安吉讓全國觀眾發現了自己的「窘迫」和幽默。後期,他又憑藉著真實和直爽、不做作,一舉打破了事業上的不順,迎來了事業上的第二個春天。
隨著年齡的增長,沙溢、沈騰、徐崢逐漸卸下明星的包袱,在各種真人秀裡放飛自我,與生俱來的幽默細胞讓他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搞笑擔當。敢於自嘲是他們正視人生的勇氣,也是酒過一旬對人生的真諦。年輕不紅或是沒有錢並不可怕,因為青春就是用來打拼和努力的。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相比於年輕就走紅的演員,他們三個人在娛樂圈的路或是會走得更長遠,也更加自信。
做人和演戲何嘗又不是一個道理呢?「少年貧」沒什麼可丟人的,而是一種常態,如果不努力、不去追求、不去奮鬥的「少年貧」才是最丟人、最可悲的。就像徐崢、沈騰、沙溢一樣,他們年輕時也經過不紅、沒錢、被人嘲笑,但誰又能想到,他們在中年的時候卻達到了事業上的頂峰。所以,有夢想、有目標就要努力去拼搏,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所打敗,堅持下去,或許下一個成功的人就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