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潘丨明星美文系列
小潘談情說愛 籤約作者原創
01
最近,講述家庭和女性題材的電視劇有幾部都很經典,比如《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等等。
近日,《以家人之名》在開篇走高,結局爛尾的局面下迎來了收官,劇中的一個自出場就飽受爭議的角色,「陳婷」的扮演者楊童舒發微博回應了觀眾對該角色的爭議,看起來是滿滿的求生欲沒錯了。
雖然最後總體的結局還是中國家庭劇傳統的大團圓,但是「陳婷」強行洗白地跑到了國外還是讓觀眾有些不滿。
歸根結底,還是這個角色太有代入感了,尤其是身為一名母親,本該是為了孩子可以無私付出的角色,在「陳婷」這裡卻生生地變成了自私自利,永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
楊童舒本人表示其實剛開始接到劇本的時候不是很喜歡這個角色,甚至有些猶豫,因為她自己也是一名母親,所以她很不能理解劇中「陳婷」的性格,跟她本人的反差是很大的。
不過楊童舒也怕大家代入感太強以至於上升到本人,所以最後她還是呼籲沒有擁有幸福美滿家庭的孩子可以繼續發光發熱。
在《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裡,「陳婷」這樣的女性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本身自帶一種低氣壓的氣場,只要有她在,談話的氣氛永遠是緊張和凝固的;時不時就會情緒失控,變得歇斯底裡,總是把錯誤歸結到別人的身上,即使這個「別人」是自己的親人。
02
雖然如今的社會女性地位顯著地提升了,但是男性仍然被認為是社會的主體,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中的地位常常容易被忽略。
但其實那句話說的沒錯,「一個女人可以影響家族三代人」,一個女人品質的好壞,性格如何直接決定了家庭的興衰,甚至還會影響到上一代的父母老人以及下一代的子孫。
有人會說,陳婷之所以會對親生兒子凌霄這樣狠心和想要控制,全是因為小女兒的意外去世,受了打擊才是如此。
但是這種喪女之痛只會讓人心疼陳婷一分鐘而已,因為出事的當天是因為陳婷外出打麻將,讓哥哥凌霄照顧三歲的妹妹,才會導致意外發生時凌霄沒有打開門延誤了時機。
凌霄自己也還是個孩子,親眼目睹了妹妹的死,卻還要在媽媽日日的咒罵中重複那種錐心的痛,這對一顆幼小的心靈來說是多麼的殘忍?
本是自己作為母親的失職才造成女兒的死,但是陳婷卻把這份沉重的罪惡感強加給了兒子凌霄。
所以在拋棄兒子多年後,陳婷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想要彌補與兒子的關係時,卻不知道至今凌霄都會時常被噩夢驚醒。
陳婷這個人設經歷了不太幸福的童年,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不幸福的「原生家庭」。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幸福的原生家庭能夠治癒人一生所遇到的困苦,可是不幸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卻需要一生去治癒。
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個幸福完美的原生家庭,父母感情和睦,疼愛自己,成長的童年是充滿快樂的。
可是事事不能盡如人意,原生家庭不是可以選擇的,不過就像楊童舒說的那樣:原生家庭的好壞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但我們可以選擇今後是停滯不前還是繼續散發光熱。
確實如此,人生的起點我們沒有辦法選擇,但是行程軌跡卻是可以自己設定的,即便經歷過苦難,我們依然可以選擇爬起來繼續向前,而不是任由自己萎靡不振。
楊童舒本人作為出道多年的演員,曾經在23歲的時候塑造了經典的《至尊紅顏》中「徐瑩瑩」這一外表甜美,內心狠毒的角色。
有人曾說看著「徐瑩瑩」純真的笑容,卻能感受到讓自己起雞皮疙瘩的恐懼,就連黑化都不需要在妝容上加粗眼線,可見其演技精湛。
而現實生活中的楊童舒更是與「陳婷」這個角色反差巨大,在事業最興盛的時期早產生下一子,為了兒子她選擇了隱退,給兒子最好的照顧和陪伴。
有人曾傳聞她絕口不提早產兒子的親生父親是誰,但實際上她只是想要保護老公不至於太過被關注。
對生活和愛情都充滿了熱情和樂觀的楊童舒也收穫了幸福,她相信,總想著好的事情,信念就會影響結果。
娛樂圈裡的模範夫妻,孫儷和鄧超,同樣都來自於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但是兩個人並沒有因此選擇將就人生,而是在相互取暖的過程中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如今兒女雙全,讓人羨慕。
03
孫儷對父親的印象不是愛,而是恨和無休止的爭吵;而鄧超的父母都是帶孩子重組的二婚家庭,可是兩個人現在卻都是十分顧家和愛家的人,絲毫沒有把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帶到了自己的小家庭。
還有曾經患有心臟病的張韶涵,在事業發展正輝煌的時候被親生母親捲走了巨額財產,還被母親誣告吸毒,一度讓她備受打擊,不過挺過來的張韶涵如今在舞臺上依然光彩照人。
很多受了原生家庭傷害的人都弄錯了一件事情,或者說走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用自己受到的傷害再去傷害別人,如此一來惡性循環。
與其畫地為牢,困住自己,不如繞過他人,同時也救贖自己,畢竟掌握命運的鑰匙始終是攥在自己手裡的,只要肯走出去,自然有一番新天地等著自己。
莎士比亞說過:命運,它很可怕嗎?不,我在與它鬥爭的過程才發現我已主宰了它。
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我們正在經歷非常糟糕的事情的時候,其實不知道只要稍稍努努力,陽光馬上就要重現了。
原生家庭不由己,身處其中的人只需要把它當成是一面鏡子,從中找到真實的自己,努力讓自己蛻繭成蝶,衝破出去,外面世界的美麗自然盡收眼底。
所以,我始終相信,原生家庭裡你所缺失的部分,終將因為你的努力和樂觀而受到更多的回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