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財政部官網發布《關於印發<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誌管理辦法>的通知》,這意味著今後6 支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將統一著裝,不同執法隊伍將通過標誌中的名稱和圖案加以區分。
6支執法隊伍分別是: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農業、文化市場、應急管理、市場監管。長期以來,不同執法部門的著裝各不相同,可謂是五花八門,財政部、司法部這次印發的《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誌管理辦法》將解決了這一問題。
針對不同的執法部門,制定統一的著裝管理制度尚屬首次
財政部、司法部有關負責人就《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誌管理辦法》答記者問時表示,在統一著裝歷史上,針對不同的執法部門,制定統一的著裝管理制度尚屬首次,將充分吸收公安、海關、城管等著裝隊伍好經驗好做法。
財政部、司法部會同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應急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深入調研論證,廣泛聽取相關中央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一線執法人員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公安、海關、城管等著裝隊伍好經驗好做法,形成了《辦法》,報經國務院同意後發布。
6支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制服式樣完全統一,主體元素、標誌規格以及布局完全統一,不同執法隊伍通過標誌中的名稱和圖案加以區分,徹底解決長期以來不同執法部門著裝五花八門的問題,切實提高行政執法嚴肅性。
據悉,今後將重點保障一線執法人員著裝,從是否履行行政執法職能、取得行政執法證件等方面,嚴格區分一線執法人員與行政辦公、人事財務等內勤人員,避免著裝中的「大鍋飯」現象。同時,改進著裝管理方式,採取按規定的種類、標準統一換發與個人在年度定額內自主選配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嚴格自主選配的管理規定,使之更加符合執法工作實際,避免福利化傾向。
制服和標誌實行財政全額保障
考慮到著裝的執法屬性,《辦法》積極響應一線執法人員呼聲,明確制服和標誌所需經費由本級財政全額負擔,取消此前由個人負擔制服工料費30%的規定。
配發也將進行優化,減少配發品種、降低配發標準、壓縮預算定額。如,將具有禮服功能、不適合現場執法穿著的春秋常服和冬常服,合併為一套常服,取消了不實用的領帶夾、領花等品種;綜合考慮氣候特點、穿著頻率、損耗速度等情況,適當減少大簷帽、卷簷帽的首發數量,明確熱區亞熱區不配發防寒帽,嚴格限定寒區高寒區配發皮涼鞋的條件,適當延長皮涼鞋、毛皮靴的使用年限等;制服面料的選擇上,以儘量滿足舒適、挺括、吸汗排汗、防靜電等基本功能需求為主,不追求高標準、高品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全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全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