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機長」創造了什麼樣的哈迪遜河奇蹟——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

2021-02-19 航空之家

還有半個月時間,一部航空大片即將和中國觀眾見面,這是歷史中的真實案例。2009年1月15日,「哈德遜河上的奇蹟」事件震驚全球。薩利·索倫博格機長駕駛的飛機引擎在空中突然失靈,他當機立斷,迫降在哈德遜河面上,挽救了機上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生命。「薩利機長」到底創造了什麼樣的哈迪遜河奇蹟?看完此文相信大家有了更新的理解。

在飛行當中,各種各樣的意外都會突然降臨,比如惡劣的天氣、機械部件的突然失靈。當然還有一個自然界的因素——鳥。不過,這時候就凸顯出一名機長的價值出來,一名經驗豐富的機長完全可以力挽狂瀾,憑藉一己之力創造奇蹟。

本文的主角就是如此,飛機在爬行過程中遭遇加拿大黑鷹撞擊,導致兩具發動機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機組成員在確認無法安全抵達任何備降機場的情況下決定在哈迪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憑藉著機長的嫻熟技巧創造了零死亡的「哈迪遜河奇蹟」。


圖5-1、迫降在哈迪遜河道中的客機


       2009年1月15日,紐約紐約拉瓜迪亞機場一片繁忙。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是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經停夏洛特道格拉斯國際機場(Charlotte/Douglas International Airport)飛往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       Seattle TacomaInternational Airport)的定期航班。

航班機長為加入全美航空30多年的沙林博格擔任(Chesley Sullenberger III),其之前有美國空軍F-4戰機的駕駛經驗,擁有19663小時飛行經驗。副駕駛為49歲的斯基爾斯(Jeffery Skiles),擁有15643小時飛行經驗。這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場例行的任務而已。

執飛本次航班的飛機為註冊編號N106US的空客A320-214,空中巴士公司在1988年推出A320系列客機,它是第一款使用數字電傳操縱飛行控制系統的商用客機。整個A320家族運營記錄良好,有很高的可靠性。航班剛從一小時前的夏洛特飛赴紐約,駕駛者為機長沙林博格,回程則由副駕駛斯基爾斯擔任,輪流駕駛基本上是航空業的常態形式。

1549號航班從4號跑道正常起飛。這是正副駕駛的第四次執飛任務,也是本輪的最後一次航班,此次航班搭載150名乘客。他們不知道的是,半小時後他們的經歷將傳遍全球。航班經地面雷達指揮,起飛後將向東北方爬升離開拉瓜迪亞,然後緩慢掉頭向南飛向夏洛特。


圖5-2、事故客機現在存於卡羅萊納州博物館


在兩具CFM-56航空發動機的強力推動下,1549號航班呼嘯而上。起飛才一分半鐘候,一群黑鷹進入了飛行員的視野,由於距離很近,根本來不急躲閃,瞬間就迎著鷹群撞擊過去,飛機內也傳來一聲巨響。撞擊13秒之後,機長沙林博格決定接手操控這架飛機。機長檢查讀數後發現兩具發動機皆失去動力,馬上讓副駕駛拿出快速檢查手冊(quick reference handbook,QRH),一本逐步講解如何化解危機的指南手冊。

沙林博格機長馬上發出緊急信號通知塔臺自己遭遇的情況,飛機撞擊鳥群,發動機失效要求返航。此時機艙內也瀰漫一股煙味,有什麼東西燃燒了起來。按照正常程序副駕駛需要逐條閱讀QRH,機長操作每個程序,他們希望能夠重新啟動發動機。

但是飛機的速度卻不斷往下掉,發動機徹底停車,1549號航班沒有動力能夠飛回拉瓜迪亞機場。此時1549號航班距離地面只有1400英尺(大約426米),地面人員引導距離飛機最近的機場是位於哈迪遜河畔的小型機場——帝特波羅機場,這也在好幾公裡之外。失去動力的1549號航班下墜速度很快,他們也沒有機會降落在帝特波羅。沙林博格機長開始廣播要求乘客做好緊急迫降準備。


圖5-3、美國航空安全信息卡顯示在緊急情況下乘客的防範姿態


飛行員反覆嘗試再次啟動發動機,但是幾次後都無濟於事。根據沙林博格機長的判斷,他們降落的跑道選擇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哈迪遜河河道。相比於兩旁的鬧市區,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隨著襟翼伸出,飛機正式進入了緊急迫降程序,這時的高度只有250英尺(76.2米)空速170節(129千米/小時),副駕駛斯基爾斯逐一報出空速和高度,讓機長有足夠的注意力操控飛機。乘客們看著窗外的哈迪遜河,開始做好逃生準備。地面的雷達上已經搜尋不到300英尺以下目標,雷達屏幕上1549號航班已經消失。

這是一場不成功便成仁的降落。

       訓練有素的乘務人員正在做迫降前的工作,大聲喊著「逃生門的人做好準備」。飛機猛烈撞擊哈迪遜河水面,在水道上驚起一路的水浪,仿佛要衝向海底。飛行員只能看到風擋玻璃前翻滾的河水,飛機的機身正承受著巨大的衝擊壓力。飛機終於停了下來,然後浮在水面上,隨著水波輕柔的搖晃。乘客驚魂未定的坐在自己位置,等待著下一步的行動。

1549號航班降落在哈迪遜河道之後發現。他們正在面臨新的危機,機身在漏水,冰冷的河水不斷的湧入機艙。機組成員剛剛創造了難度係數極高的飛行奇蹟,但工作只是完成了一半。

沙林博格機長走向機艙,副駕駛斯基爾斯留下來關閉飛行系統。機艙內的乘客也開始了自救行動,最靠近逃生門的旅客迅速打開逃生門。副駕駛斯基爾斯也完成了自己的操作,進入機艙協助同事疏散乘客。

時間緊迫,乘客按照順序都來到了機翼上,但是這艘「大船」正在逐漸沉沒。客艙內的河水已深過膝蓋,而且水溫很低,這一切都在減慢自救的節奏。沙林博格和斯基爾斯再三確認機艙沒有乘客之後才最後走出了機艙。


圖5-4、氣流通過渦扇發動機的示意圖


拉瓜迪亞機場已經通知紐約的緊急救助單位,海空一體的救援工作馬上展開。哈迪遜河上有150人正在凍得瑟瑟發抖等待救援,他們在和死神賽跑。第一艘趕到的救援船隻是用於在哈迪遜河上往返的載客渡輪,海巡船隻和消防隊稍後趕到。1549航班安全獲救的畫面也隨著電視直播的信號傳遍全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的調查人員也在關注這些畫面。

到了晚上飛機幾乎都全部沉入水中,並被水流推向河邊,飛機被人綁在了碼頭邊。NTSB接手了以後的調查任務,他們要把飛機從水中打撈上來,並找一個能夠詳細檢查飛機部件的地方。這些對於調查人員而言並不尋常,通常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查出空難的原因,但1549號航班失事的原因很明顯——鳥群撞擊。

機組成員反應,他們起飛不久就撞上了很多隻鳥。但調查人員還不清楚是什麼鳥類導致墜機事件,或者除了鳥擊之外還有別的原因,機組成員的反應處理方式是否恰當。時任美紐約市市長的布隆伯格召開發布會宣布:「全美航空的機長巧妙地在哈迪遜河緊急迫降。」兩名飛行員成為全美民眾中的英雄。


圖5-5、救援人員在打撈全美1549號

調查人員的關注重點則是事故是如何發生,為了證明鳥擊是墜機的肇事原因,調查人員必須把飛機打撈上來,但飛機少了一個很關鍵的部件,它另外一個發動機遺失了。由於哈迪遜河河床比較複雜,調查員只能根據失落的大概範圍搜索,他們啟用聲吶裝置花費三天時間才找到了另外一具發動機。他們把搜尋到的所有殘骸都搬運到新澤西的一間倉庫裡,以便更細緻的尋找原因。搬運飛機的同時,另一隊調查人員開始著手調查「黑匣子」所包含的內容。

「黑匣子」位於受損最為嚴重的機尾,但是裡面所包含的通話記錄和飛航資料都保存的很完整。通話記錄記錄了飛行員對緊急情況所做出的反應,通過分析通話記錄表明正副駕駛的表現都非常專業,他們在意外發生時都忠於自己的職責和角色。飛行員之所以表現如此出色,另外一個原因是副駕駛斯基爾斯剛剛完成空客公司的駕駛培訓,熟能生巧這句話在他身上得以應驗。飛行員很熟悉緊急程序,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遵循緊急程序。

調查員檢查「重新啟動引擎」的檢查表時,發現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這份檢查表實施的前提,事故發生在兩萬英尺高空,飛行員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長達三頁的檢查表,最後才提到如何在水中迫降。但事實是斯基爾斯僅僅有時間完成一頁半的檢查項目,機組成員應該花費時間準備如何正確的水中迫降,但是他們卻在忙著重新啟動發動機。過於複雜的檢查表曾經造成過致命的墜機事故。

1998年,一架瑞士航空客機失火機組成員要花費半個小時才能完成他們的檢查表,但他們沒有時間完成檢查工作,最後造成的墜機的事故。但在1549號航班上,令飛行員們最難受的還不是檢查表,而是如何在水中迫降,一旦中間某個環節出現失誤,就會有災難性的後果發生。

1996年衣索比亞航空961號航班遭劫持而燃油耗盡,機長嘗試著在群島的外海進行降落。他的左側機翼先入水,導致機身側翻碎裂,機上175人只有50人倖免於難。調查人員發現大型航空公司都沒有用模擬器培訓飛行員如何進行水上降落訓練,因為沒有電腦模型精確模擬飛機在水上迫降後的反應。

他們也很難提出進行此種訓練的合理性,儘管從來沒有經過此類的模擬訓練,沙林博格機長在此次事故中處置的幾近完美。他拉高機頭,機翼保持水平,讓機尾首先入水,減緩飛機的速度,降低撞擊衝擊力。


圖5-6、事故客機機體被拖車移走時的場景

NTSB調查員為了解答另一個重要問題動用了自己的模擬器——沙林博格機長只有一個降落選擇嗎?還是能夠在附近的小機場降落?調查人員仔細分析了飛行員在飛機撞上鳥群之後的行為,他們發現返回機場的概率只有一半,但飛行員在發生鳥擊事件後,花費35秒重新啟動發動機,他們成功返回機場的概率為零。

沙林博格機長的決策是正確的,飛機所處的高度不足支撐他們滑翔到兩個機場的任何一個。調查員也發現沙林博格機長做了一個沒有列在檢查表最上方的決策,這個舉動挽救了機上的乘客,他啟動了飛機的輔助動力系統。

商用客機的電子系統動力來自發動機,如果發動機停止運轉,電子系統會無法運作。輔助動力系統是維持某些系統運作的緊急發電機。使得飛機的飛行表和儀器得以正常運轉,幫助沙林博格進行最後的迫降。

輔助動力系統提供飛行電腦所需的電力,不讓飛行員進行某些可能有危險的動作。讓他們待在一個所謂的飛行線路中,以至於空速過慢時不會失速。飛行資料顯示,全美1549的速度低於理想速度。但A320的飛行電腦會不斷地調整飛機的俯仰角度,避免失速。沙林博格機長打開「啟動輔助動力系統APU」的一個舉動,維持了飛行電腦系統的運作,讓他挑戰不可能的任務的時候,織了一張安全網。

「薩利機長」的技巧、訓練和飛機本身的設計,保住了機上150人的性命,上演了真實的哈迪遜河奇蹟。2016年12月9日,讓我們共同見證。


相關焦點

  • 驚心動魄: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
    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下午3點26分,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長島拉瓜迪亞機場飛往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
  • 薩利機長的「哈德遜河奇蹟」
    我們可能在哈德遜河迫降。——薩利機長最近,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薩利機長》網上口碑爆棚。這部關於「哈德遜河奇蹟」(Miracle on the Hudson)的傳記電影,在豆瓣收穫8.2分的高分,IMDb得分高達7.7分。該片將於12月9日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
  • 「哈德遜河奇蹟」《薩利機長》觀影功課
    影片根據2009年美利堅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機長切斯利·舒倫伯格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歷史上稱這一事件為「哈德遜河奇蹟」。以專業的角度重現了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視頻除了細數遭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靈、塔臺幾度指導迫降、薩利機長決定迫降哈德遜河等重點事件外,還對一些航空專業問題進行了解說。今天,我們就一起為這部即將於12月9日上映的冷門佳片做一下觀影功課。
  • 《薩利機長》和真實的全美航空1549班機的事故有多少出入?
    《薩利機長》是根據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發生意外改編的電影,導演是美國著名的正派硬骨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電影在美國上映時,也廣受好評,票房一路攀升,在國內外電影平臺評分也非常高。同時也是本屆奧斯卡的種子選手。
  • 《薩利機長》和真實1549號航班事故有多少出入?
    《薩利機長》是根據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發生意外改編的電影,導演是美國著名的正派硬骨頭特林特伊斯特伍德,拍過《廊橋遺夢》等經典著作。影片改編自1549號航班事件,是由一班美國全美航空公司由紐約市拉瓜迪亞機場起飛,飛往華盛頓州西塔克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的每日定期國內客運航班。
  • 《薩利機長》:揭秘奇蹟背後的真相
    老牌影帝湯姆·漢克斯飾演傳奇英雄薩利機長,不僅再現事故發生的驚魂時刻,而且完整還原了這次被稱為「哈德遜奇蹟」的空難事件背後難以想像的真實故事。《薩利機長》在騰訊全網獨家播出,全家團圓的時候,更適合一起為英雄鼓掌。
  • 電影《薩利機長》一個靠譜機長和他的神隊友再現迫降奇蹟
    漢克斯)在全美航空1549號班擔任機長,飛機起飛兩分鐘後遭到飛鳥攻擊,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薩利決定在哈德遜河上迫降,155人全數生還。我們一起成功完成了這次迫降,我們是一個團隊這部電影來源一個真實的故事「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由紐約拉瓜地亞機場飛往夏洛特的1549次航班在起飛僅兩分鐘後就意外遭到鳥擊,機長
  • ταi真實 ‖ 《薩利機長》?
    當天薩利機長執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長島瓜迪亞機場飛往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機場。這是一架空中巴士A320-214。副機長傑弗裡•斯基爾斯。機上共150名乘客,5個機組人員。故事發生後第208秒,薩利機長將飛機成功迫降至哈德遜河上。155人全部生還,這個事件被稱為「哈德遜迫降奇蹟」。
  • 電影背後的真實 《薩利機長》哈德遜河上的奇蹟迫降
    當時的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準備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然而,這輛空客A320起飛兩分鐘後遭到鳥群撞擊,兩個引擎全部熄火。情況危急之下,機長做下了重要的判定:緊急迫降在河面。  接近3點25分時,指揮塔通知美利堅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1549號航班起飛。薩利的副駕駛傑弗瑞開動了節流閥,薩利報出了適當的起飛速度,接著,他們便向著Biggy Intersection飛去。飛機在指揮員的指示下上升到了高空。天空晴朗而平靜。對於薩利來說,這是他的4天工作周的最後一程飛行。  飛機起飛後2分鐘,薩利見到一群黑鳥迎面而來。
  • 推個電影|薩利機長
    《薩利機長》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傳記劇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艾倫·艾克哈特領銜主演。影片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
  • 電影《薩利機長》最走心的空難大戲
    ·琳妮 類型: 劇情 / 傳記 / 災難語言: 英語片長: 96分鐘影片是根據2009年美利堅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機長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        2009年1月15日,前美國空軍飛行員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執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這架空中巴士A320-214爬升過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擊,導致兩具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薩倫伯格確認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最後在208秒的時間內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
  • 「哈德遜河奇蹟」十周年:機長與機上乘客再相聚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1月15日是號稱「哈德遜河奇蹟」的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十周年,已經退休的67歲「薩利機長」切斯利·薩倫伯格(Chesley Sullenberger)與當年的倖存者們再次聚到一起。
  • 《薩利機長》:哈德遜河奇蹟背後
    1995年的《阿波羅13號》,取材自「美國最成功的失敗登月任務」,這部影片改變了觀眾對航天員僅僅是任務成功與失敗的單薄認知;2000年的《荒島餘生》,改編自一位紐約工作狂被困海島的真實事件,讓活在當代鋼筋水泥都市裡的人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義;2019年的《鄰裡美好的一天》,聚焦陪伴了美國一代人成長的電視主持人羅傑斯先生
  • 薩利機長告訴你一個最真實的航空故事!
    《薩利機長》預告片《薩利機長》的故事改編自2009年震驚全美的「哈德遜河奇蹟」——一架飛機迫降在了紐約市中心的河面上。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兩分鐘後遭遇飛鳥撞擊,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機長薩利當即決定在哈德遜河上緊急迫降。最後飛機完整地停在河面上,機上155人全部成功生還。
  • 《薩利機長》發208秒解析視頻 逐秒解讀迫降歷程
    專業角度闡釋哈德遜河奇蹟    本次發布的「208秒奇蹟解析」以逐秒解說的方式,重現了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視頻除了細數遭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靈、塔臺幾度指導迫降、薩利機長決定迫降哈德遜河等重點事件外,還對一些航空專業問題進行了解說,讓大家可以在12月9日影片上映之前做好觀影功課。
  • 兩位英雄兩個營救奇蹟 "血戰鋼鋸嶺""薩利機長"即將上映
    原標題:兩位英雄,兩個營救奇蹟 《血戰鋼鋸嶺》和《薩利機長》即將上映 《薩利機長》 208秒內拯救155名乘客 改編自2009年哈德遜河迫降 由86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領銜主演《薩利機長》根據2009年美國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
  • 《薩利機長》:湯姆大叔還原了堪稱奇蹟的一次迫降
    預告中,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終於被完全展示在觀眾面前飛機起飛後薩利機長與副機長頗為輕鬆的聊天,怎料此時卻突然遭遇黑雁撞擊導致雙引擎失去動力,與機場塔臺取得聯繫後對方迅速提出多個意見,例如返回拉瓜迪亞機場、開往泰特波羅機場等
  • 【揭秘】《薩利機長》和真實1549號航班事故有多少出入?
    《薩利機長》是根據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發生意外改編的電影。機場方面隨即指示1549號班機立即折返。於是,機長決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冒險讓客機緊急降落在貫穿紐約市的哈德遜河上。但影片為了增加戲劇性,稍微把NTSB設為了和薩利機長的對立面。沒有了感性,所有問題都咄咄逼人,並且一開始就有認定薩利機長把飛機迫降在河面反而讓乘客更危險。
  • 劉傳健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盤點銀幕上的英雄機長
    湯姆·漢克斯飾)執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影片最後的公開聽證會上,NTSB採用了電腦模擬的方式,成功驗證1549號可以成功迫降在兩個靠近的地面機場。而事實上,NTSB沒有考慮當大雁撞擊飛機以後,機組人員產生的反應時間和考慮時間,如果加上自然狀態下「反應」的35秒,唯一的迫降選擇,只能是哈德遜河。也就是說,這位62歲的老機長在高壓的狀態下,選擇了唯一一條可以挽救所用人性命的方法,不能不說是航空史上一次偉大的奇蹟。
  • 《薩利機長》:他拯救了155個生命,卻為何仍遭質疑(1)
    《薩利機長》:他拯救了155個生命,卻為何仍遭質疑電影劇照電影劇照電影劇照導演伊斯特伍德在給湯姆·漢克斯說戲正在熱映的電影《薩利機長》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後不久,在空中遭遇鳥群撞擊,導致飛機在距離地面2800尺的高度兩具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機長薩利·索倫博格確認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挽救了機上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生命,整個過程耗時24分鐘。這就是震驚全球的「哈德遜河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