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就拿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在2020年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動席捲全球之際,發布了自己的最新作品《誓血五人組》。
在影片中,黑人平權、人性貪婪、救贖、政治、戰爭、戰後應激障礙(PTSD)等,均有體現。本片爛番茄指數91%,爆米花55%。影評人看好,路人緣很差,褒貶不一。在我看來,影片似乎想講的太多,雜糅一起,因意義太多反而失去了意義,讓人迷惑。如果評價的嚴厲一些,這應該是大導演拍了一部爛片吧。
首先,關於黑人平權是顯而易見的。結合場外因素看,此片於今年6月12日在網飛上線,近日美國由佛洛依德之死而引發的抗議活動正如火如荼。幾十年過去,黑人群體解開鐐銬,卻仍未推倒圍牆,白人群體放下鞭子,仍未拋棄偏見。但影片內容想表達的並不僅限於此。
這張令人震撼的槍斃照片名叫「西貢槍決」(Saigon Execution),記錄了南越國家警察局長阮玉鸞槍決越共囚犯的瞬間,被認為是關於越南戰爭最有影響力的一張照片,攝影者是美軍軍方攝影師埃迪·亞當斯。
又或許這本不是一部黑人平權電影,不是尋寶電影,也不是反戰電影。當我們把特寫的鏡頭拉遠,在全景下,可以看到影片中更多的隱喻。
·令人迷惑的五人組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五人組,在越戰中並肩作戰。
影片的開始花了3分鐘的篇幅來介紹故事的前因。美國的國力以登月為標誌到達巔峰,種種政治、利益等綜合因素帶來越戰。黑人生存狀況並沒有得到提升,以馬丁路德金和馬爾科姆X為首的民權運動領袖在黑人群體中得到了廣泛的支持,民權運動如火如荼。
黑人在政府的政策吸引下大量參戰,而在戰場上,黑人士兵與白人軍官也衝突頻發。黑人的平權抗爭艱難推進,另一方面,無辜的越南人民生靈塗炭。
燃燒彈下的小女孩。美聯社記者黃功吾拍下了這張照片,並將其命名為《火從天降》,第二天,《紐約時報》將這幅真實展現戰爭殘酷的照片刊登在頭版上。這幅照片在美國掀起了新的反戰浪潮,使美軍退出越南戰爭的時間提前了6個月。這張照片獲得了1973年的普立茲獎。
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小組在一架墜毀的運輸機中發現一箱金條。這箱金條是美國用於支持【南越】的,理應上交。但隊長-諾曼(查德維克·博斯曼飾演)提出這箱黃金用來支持黑人社區、家庭、兄弟,以改善他們生活。並且在獲知馬丁路德金遇刺之時,阻止了夥伴們對白人戰友採取暴行,誓言要恪守馬丁路德金的反戰反暴力。
黃金由於無法帶出而就地掩埋,小組的精神領袖諾曼在越戰中死亡。40多年後,剩餘四人重新越南集合,開始尋找黃金之旅。然而在過程中,由於人性的貪婪,所謂的黑人兄弟,曾經的戰友分崩離析,相繼死去。
最諷刺的是頭戴紅色棒球帽,上面寫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Paul死在法國讓·雷諾僱傭的越南傭兵亂槍之下,倒在自己挖的墳墓中。五人組中只剩下一人,聯合著法國排雷女孩,把黃金帶出,捐獻給NGO(非政府組織)和黑人運動組織。
箭頭所指便是川普的支持者Paul。
·隱喻
片中主要涉及了五位美國黑人士兵,法國排雷三人組,法國商人(讓·雷諾),越南人,以及一箱金條。由此我們隱約可以看到現實中的一些映射。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殖民地,二戰結束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越南共產黨)向法國宣布獨立,在河內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
在此之後,流亡中的前越南皇帝在法國支持下在西貢建立了臨時政府【南越】。最後,【南越】得到法國、美國支持,【北越】則得到蘇聯和中國的支持。
越南便是世界各國眼中的那一箱金條。各國因利益牽扯,在越南本土打了一場戰役。而美越戰役結束後,中蘇關係交惡,中美建交。中越戰爭爆發,美國又支援中國。
影片中角色關係的變遷,如同現實中幾個國家之間的關係親疏,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而查德維克·博斯曼飾演的隊長諾曼是完美精神的化身,希望在夾縫中能夠把「愛與和平」維持,但他早早死在了走火的槍下,這看似走火的槍,也是一種必然的宿命吧。
當「戰爭」來臨,真理早早的犧牲了,我們為了利益殺死自己的家人、兄弟。最後活下來的人,把「金條」分發,以期望還原一絲戰爭初衷,自己也好在乾涸的鮮血中獲得救贖。而那些倒在戰爭的血河中的人們,他們最後被媒體史記還原成數字,以及或正義或邪惡的所謂「真理」。這「真理」如同影片本身一樣,沒有好壞對錯,一切讓人迷惑不解。
《誓血五人組》也許無法像斯派克·李之前的電影,影史留名。原本一個越南老兵尋寶的類型片被他夾帶了太多私貨,變得有些摸不到頭腦。又或許這也映射著更讓人摸不到頭腦的越南戰爭?
所以黑人平權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隱喻,因為黑人的問題從來不是黑人自己的問題,他映射著人類的普遍問題。其所衍生的平權、戰爭,都只是表象,埋藏在其中的「真理」為政治、利益所把持,媒體通過某一立場強調,人們通過某一角度解讀,不同的說法都標榜了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真理。
可真理永遠都是一位處女。所有的立場到頭來都只是自鳴得意的手淫。斯派克·李讓我們看到了眾多立場,這是「爛片」嗎?我又不那麼確定了。
黑色電影初探:從《雙重保險》進入黑色電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