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當地時間29日報導,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罹患結腸癌過世,享年43歲。」相信當這個新聞突然出現在各大媒體平臺時,多數人都和我一樣首先不可置信,然後在震驚中夾雜著無比的惋惜和難以言喻的錯雜感瞬間遍布全身。這位在好萊塢算得上大器晚成,事業正值黃金上升期的黑人男演員居然如此突然的與世長辭。也許一些影迷早在之前已經通過甚少的新聞報導中得知過查德維克·博斯曼不幸患癌的消息,但由於其本人對此事非常低調,大多數人首次聽聞此訊便是如今。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因為《黑豹》而成為了無數人尤其是黑人群體中新一代的精神領袖的博斯曼演藝生涯中頗具代表性的幾部作品,以此緬懷。
這是查德維克·博斯曼首次擔綱主演的影片。
本片以著名棒球手Jackie Robinson(1919~1972)的生平重要事跡改編。
這位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的第一位黑人球員,因1947年04月15日身著42號球衣以先發一壘手的身分於布魯克林道奇隊登場比賽而載入史冊。
這一場景更被公認為美國近代民權運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雖然當時美國奴隸制度已廢除已久,但在此之前但仍有許多地區依然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無所不在的種族偏見仍強烈左右著社會各個階層,而所有的黑人球員只允許在Negro Leagues(黑人聯盟)打球。
《42號傳奇》正是聚焦Jackie Robinson如何以自身超凡的才能打破美國歷史中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這一段傳奇經歷,重新那段艱難卻偉大的歲月。
而在本片之後,曾出演過各類影視劇小角色的查德維克·博斯曼也因成功的扮演Jackie Robinson而進入大眾視野。也因為本片為查德維克·博斯曼之後的銀幕形象奠定了堅實的「人設」——沉穩睿智的黑人領袖。
對於《黑豹》在美國影史上的現象級成功,無論你認為實至名歸還是不屑一顧,都不能否認本片在美國乃至世界影史上留下了輝煌且不可替代的一頁。
沒有人會否認本片的政治意義大於電影本身的藝術價值。
當黑人在超級英雄電影中只能當配角或者反派boss的常規被橫空出世的黑豹所打破,並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之時,也是全世界更加認識到美國非洲裔族群長久的不僅從未消失甚至愈演愈烈的「被壓迫、被歧視、被剝削」的種族隔閡與憤怒抗爭。
當年的《黑豹》力壓一眾大片,不僅在票房上大獲成功並且獲得了奧斯卡七項提名且斬獲了其中三項,還在美國當年的各類協會獎項評選中獨領風騷。
在這部主演全部都是黑人的影片中,打破了好萊塢長年存在的「黑人必死」定律,也開創了少數族裔立身好萊塢的全新可能。
查德維克·博斯曼所飾演的黑豹,這位隱忍、堅定、睿智、果敢更重要的是有著絕對的世界大局觀的明君,更是成為了新時代美國非洲裔族群的精神圖騰。
只是時至今日,看著美國境內久久不能平息甚至愈演愈烈的種族事件和其在國際上的種種行為,再度回味《黑豹》中著名的一段臺詞:「我們的武器不是用來向世界發起戰爭的,我們不會拿著振金去當世界警察,去判決、審查,甚至處決別國的子民的。」實在諷刺。
【如今,我們不得不和這位原本有著無限可能的優秀演員道別。
也僅以本文對其的演藝生涯粗略的回顧。
查德維克·博斯曼這位畢業於霍華德大學美術專業獲得學士學位,並於牛津大學戲劇專業的優秀的黑人演員,有著太多足以稱道的閃光點。
他曾坐過近十年的冷板凳為了生活兼職打工,但卻從未放棄過作為演員的自我修煉與追求;
在其為《黑豹》宣傳期間接受的各類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戲劇文學尤其是非洲裔劇作家的了解程度令人讚嘆;
他面對粉絲和蜂擁的媒體時而呆萌時而爽朗永遠保持親切與初心;
在拍攝《黑豹》時他據理力爭堅持要求黑人演員們以多種口音示人,對角色的理解和藝術的堅持令人敬佩;
他以超人的意志在與結腸癌艱苦的鬥爭中為觀眾們帶來了黑豹這一偉大的角色,卻從不賣慘;
甚至當他暴瘦的照片被不知實情的網民瘋狂轉發扣以「嗑藥黑豹」的嘲諷時,也從未表現出一絲憤怒,低調的應對。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擁有了常人觸不可及的輝煌時刻,身體力行的告訴人們一位紳士的品德和強者的勇氣。
或許他本人的精神意志正如《黑豹》中所言——「別害怕,我從不畏懼」。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失去了查德維克·博斯曼原定於2022年的《黑豹2》會以何種狀態與觀眾見面。但我們知道查德維克·博斯曼的黑豹形象如同瓦坎達一樣,不朽、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