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
(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
我們 「BT歷史零售」 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錘說史」
感謝各位讀者老爺的一路支持!雖然
名字不「BT」了,但是內容依舊「BT」!
今天是10月31日,今晚是西方的萬聖節前夜。按照萬聖節的習俗,這一晚上不給糖果是要搞惡作劇的。那麼今天的大錘說史,咱們要講一樁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惡作劇,以及圍繞它的各種撲朔迷離直到今天仍舊無法理清楚的案中案。
整整80年前,也就是1938年10月30日的晚上8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正在通過電臺播放一部廣播劇《火星人入侵》。這部廣播劇,是根據英國科幻小說作家赫伯特·威爾斯在1897年創作的著名小說《世界大戰》(又譯做《星際戰爭》)改編的。本來這小說都問世40年了,大家也應該比較面熟了。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在當天晚上,這齣廣播劇,導致了美國歷史上一次著名「大騷亂」。
這個事情,大錘需要從頭說起。
1938年10月30日,那是一個星期日,當天晚上8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在電臺廣播中提前播發了一條節目預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及其附屬電臺將播出奧遜·威爾斯和他的水星劇團表演的廣播劇,該廣播劇改編自英國小說家赫伯特·威爾斯的科幻小說《世界大戰》。」
那個時候是無線電廣播的黃金時代。在廣播劇開始時,奧遜·威爾斯先對這部廣播劇的故事情節做了口頭介紹。原著《世界大戰》是一部描寫星際戰爭的小說,廣播劇截取的,正是小說中關於「火星人入侵地球」的部分。
這部廣播劇採取了比較新穎的表現形式,沒有採取旁白方式介紹小說的故事情節。廣播劇開始之後,就沒有表現「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主線內容,而是用各種環境聲音、播音員的聲音,來模仿平靜的地球生活——廣播劇開始,是一名播音員播報天氣預報,然後又是一段紐約的管弦音樂會演奏。
就在寧靜平和的生活氣氛渲染到了一個令人幾乎厭煩的地步之後,突然在節目中,一名播音員插口說道:現在播發一條突發消息,美國天文學著名教授XXX觀測到火星上發現了爆炸!
消息播放完畢之後,又是音樂會演奏繼續,似乎一切毫無問題。然後突然又是一次急促的中斷,這次又是一名播音員以緊張的口吻描述說:「剛剛有一顆大號流星撞擊了美國新澤西州某處的一片農田!
然後,另一名播音員以戰慄的口音在流星撞擊現場繼續播報,這次是極為驚恐的語調,描述著一個又一個火星人,從巨大的金屬飛船中走出來,「太可怕了,他們的眼睛是黑色的,像蛇一樣閃閃發光。嘴巴呈V字形,無框的嘴唇上還有口水……」
接下來,這種極具現場感的播音員播講,繼續描述火星人操縱強大的戰爭武器,向人類展開了攻擊,一次性就消滅了7000人的美國國民警衛隊,人類的抵抗正在崩潰……與此同時,又有消息傳來,火星人的入侵飛船正在美國其他地點比如芝加哥和聖路易斯等地著陸。
這部廣播劇的設計和音效都非常逼真,演員們扮演的播音員和其他角色在廣播劇裡驚恐萬狀。結果,這種身臨其境的廣播讓收聽廣播的人,著實被嚇了一跳。
在1938年10月30日那個「火星人入侵」的晚上,當時很多聽眾,並不是從廣播劇開頭聽起的,許多半路進入的聽眾,錯誤地把廣播劇中的模擬新聞播報當成了實時新聞警報。偏偏這部廣播劇為了追求演播效果,把危機新聞搞得跟真的一樣。
於是,恐慌在美國各地開始出現。在廣播劇中的火星人登陸地點之一的新澤西州,驚恐的平民紛紛駕車湧上高速公路,試圖遠遠逃離家門口的火星人。
廣播劇裡火星人施放了毒氣,於是有居民要求警察立即發放防毒面具。還有人打電話給電力公司要求緊急切斷所有城市生活電源,以防止夜晚的城市燈光把火星人災星吸引過來。在印第安納波利斯,一名婦女衝進教堂,衝在場的人大喊:「紐約已經被毀滅了!大家都回家,準備等死吧!」
因為廣播劇而導致了混亂,很快就傳到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演播室,在場的奧遜·威爾斯立即在廣播中插入自己的聲音,聲明自己的演員身份,同時提醒聽眾,之前所有播放的駭人聽聞的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消息,都是廣播劇的藝術創作,而不是現實中真的有火星人入侵。
「火星人入侵」事件發生之後,報紙連篇累牘對廣播劇釀成「假新聞」進行報導,聯邦通信委員會也嚴格了廣播節目製作方面的要求。不過沒有人因為此事而受到處罰。這一出驚悚廣播劇的製作人奧遜·威爾斯甚至因此而名聲大噪。
奧遜·威爾斯
1938年10月30日因為廣播劇而導致的混亂,被後世各路媒體和書籍反覆提起,有統計說當天美國民眾約100萬人因為「火星人入侵地球」假消息而陷入恐慌,甚至有人說,那一晚是「全美國都在顫抖的夜晚」。
那麼,事實究竟是如何呢?這裡,大錘就要說一下,「火星人入侵」這個案件背後的另一件奇案。這就是,「火星人入侵」是否真的在1938年10月30日那天晚上,引發過所謂的騷亂嗎?究竟是誰在助推這一切?
就在那一天晚上,美國一家評級服務公司給5000個家庭做了電話調查,其中只有2%的人反饋說,他們當時在聽奧遜·威爾斯的《火星人入侵》廣播劇。
具體到引起災難性反應的當天晚上八點到九點那個時段,絕大多數聽眾都在收聽當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由口技演員埃德加·卑爾根主打的一檔喜劇綜藝節目。當時,這一檔節目才是大熱的廣播節目。那麼,究竟會有多少人,在NBC的卑爾根喜劇綜藝節目的空檔期時會去收聽CBS的《火星人入侵》呢?
埃德加·卑爾根
《火星人入侵》廣播劇確實在當時可能引發了一些混亂。但是,後世學者研究分析說,這個「火星人入侵」的混亂,更大的可能是,它也許發生過,但是它並沒有後世描述的那麼大的規模。
作為證據之一,就在1938年10月31日,由於自己播出的節目惹出了亂子,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對此事展開了一些調查。結果發現,當時美國大部分人並沒有在收聽這個節目。至於恐慌導致混亂引發的傷亡報告,也是不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件發生後,美國各路報紙曾經對此事給予極大的關注,但是媒體報紙們關注的焦點,並非是此事造成了多大範圍的公眾混亂,而是對無線電臺炮製「假新聞」進行批評。
有人認為,當時報紙的這類廣泛批評,實際源於電臺事業特別是電臺廣告事業迅速發展,對報紙媒體廣告事業造成了嚴重衝擊。當時報紙對《火星人入侵》廣播劇造成恐慌的渲染,目的可能更多是要突出自身的新聞價值。
當時美國國內報紙確實曾經對此事進行了廣泛的報導和批評,不過這種風潮在一兩天之內就停止了。因此也有人據此分析說,《火星人入侵》造成的混亂,可能並不大。
雖然遭到多種質疑,但是在《火星人入侵》廣播劇播出80年後的今天,對於當時的情景究竟如何,各方仍舊莫衷一是。由此引發的對於傳媒對公眾影響及責任的話題,還在繼續。
非正常歷史研究人員,專注歷史銷售幾千年~
我們以史為鏡,可以照亮你的美
想看有趣的歷史八卦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每周一、三、五、日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