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之演員系列3:巴斯特·基頓

2021-01-10 半截小丑

在默片時代,有三位喜劇人物不得不提,分別是查理·卓別林、哈羅德·勞埃德和巴斯特·基頓。之前的演員系列已經介紹了前兩位,今天我們就來看第三位——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1:查理·卓別林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2:哈羅德·勞埃德

巴斯特·基頓於1895年10月4日生於堪薩斯州的一個歌舞雜耍表演家庭裡。從3歲開始,小基頓就與父母一起在舞臺上演出。那時,「基頓三人組」的特色表演便是把小基頓扔來扔去,因此小基頓也學會了如何安全地落地,被稱為「不會受傷的男孩」。剛開始被扔的時候,基頓總喜歡大笑不止,但發現這樣的舉動會讓觀眾的笑聲減少後,他慢慢地變成了一個面無表情的表演者。這是他演員生涯創作人物的經典特點之一,也讓他收穫了「大石臉」的稱號。

21歲那年,由於父親不良的酗酒習慣,基頓跟隨著母親搬到了紐約,這也讓他的演員生涯從舞臺過渡到了電影。1917年2月,基頓結識了阿巴克爾,與他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屠夫小子》。一直到1920年,基頓與阿巴克爾共同出品了14部短片。緊接著的兩年裡,基頓產出了很多高質量的短片,包括1920年的《一周》、1921年的《劇院》、1922年的《警察》和《電氣化屋子》。

在出產了這些優質短片後,基頓開始嘗試長篇電影。1923年到1929年間,基頓共製作並出演了12部長片,這些長片大部分都是質量極高的佳作。可以說,這一時期是基頓演員生涯最輝煌的時代。1926年的《將軍號》可以說是基頓最富盛名的的代表作,甚至連崇拜者奧森·威爾遜都說:「《將軍號》是喜劇電影史上的最高成就」。然而該片在上映時卻沒有得到太多的讚賞,被指責缺乏笑料。儘管那個經典的「火車墜河」鏡頭已經長留影史,但巨大的耗資卻讓基頓開始失去了對電影創作的掌控權。兩年後的《船長二世》同樣驚動世人,電影中,牆倒下來的鏡頭讓影迷印象深刻。如此冒險的鏡頭在基頓的影片中層出不窮,也讓他有了「拼命三郎」的稱號。多年後,功夫巨星成龍也在自己的電影中多次致敬過基頓。

失去了獨立製作電影的權利後,基頓於1928年加盟米高梅公司。在米高梅公司的這段時間內,因為獨立製片權的被剝奪以及與妻子關係的惡化,基頓整日酗酒,並無太優秀的作品誕生。1933年,在拍完《什麼!沒有啤酒》後,米高梅公司與多次戒酒失敗的基頓解除了合同。1940年,在與埃莉諾·諾裡斯結婚後,基頓重新回到電影行業中。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拍過短片,演過廣告,參與過電影製作,嘗試過電視劇,也在一些電影裡客串過,比如1950年的《日落大道》,甚至還與同期的查理·卓別林於1952年合演了《舞臺春秋》。

1960年,基頓在第3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本人也因在電影和電視兩個領域的成就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擁有兩枚星形獎章。1966年2月1日,巴斯特·基頓因肺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逝世洛杉磯去世,並葬於好萊塢山林蔭紀念公園。

提到默片,人們總會想到卓別林,而忽略了基頓。然而基頓對後來者的影響,對影史的貢獻,是過多少年都不可以被忽略的。

相關焦點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3:巴斯特·基頓
    在默片時代,有三位喜劇人物不得不提,分別是查理·卓別林、哈羅德·勞埃德和巴斯特·基頓。之前的演員系列已經介紹了前兩位,今天我們就來看第三位——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從3歲開始,小基頓就與父母一起在舞臺上演出。那時,「基頓三人組」的特色表演便是把小基頓扔來扔去,因此小基頓也學會了如何安全地落地,被稱為「不會受傷的男孩」。剛開始被扔的時候,基頓總喜歡大笑不止,但發現這樣的舉動會讓觀眾的笑聲減少後,他慢慢地變成了一個面無表情的表演者。這是他演員生涯創作人物的經典特點之一,也讓他收穫了「大石臉」的稱號。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2:哈羅德·勞埃德
    作為與查理·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齊名的默片時代喜劇演員,哈羅德·勞埃德自然無法被影史所忽略。1912年,勞埃德開始在愛迪生公司擔任臨時演員。第二年,他在幾部啟斯東電影公司出產的喜劇片中露面,並同時在環球影片公司當臨時演員和小配角。
  • 巴斯特·基頓電影合集(二)!
    ·基頓影片在地鐵站附近開拍,巴斯特·基頓就從那裡出現。《三個年齡》是1923年由喜劇演員巴斯特·基頓和華萊士·貝裡主演的美國黑白故事片。《愛巢》1923 /美國 /喜劇豆瓣評分:7.3分《待客之道》1923 /美國 /驚悚 喜劇豆瓣評分:
  • 電影史之導演系列3:埃德溫·鮑特
    這部影片確定了埃德溫·鮑特在美國電影史、甚至是世界電影史中的地位。相比於埃德溫·鮑特之前的喬治·梅裡愛和之後的大衛·格裡菲斯,埃德溫·鮑特顯得不是那麼「有名」,但其在電影敘述上和西部片上的開創性成就,使得他註定是不可被影史忽略掉的偉大導演。
  • 巴斯特·基頓電影合集(一)
    巴斯特基頓(外文名:Buster Keaton,1895年10月4日-1966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皮奎,美國默片時代男演員、導演,有「冷面笑匠」之稱。他早年在一些滑稽短片中充當配角,逐步走上拍喜劇片的道路,有《福爾摩斯二世》《將軍》等作品。其是一位具有創造力的表演藝術家,在喜劇的黃金時代,創造了同內心感情狀態相適應的視覺形象。
  • 全球十大笑星排行榜,查理·卓別林、巴斯特·基頓的作品都很經典
    ·基頓,3、羅溫·艾金森,4、史蒂夫·卡瑞爾,5、路易·德·菲奈斯,6、布爾維爾,7、亞當·桑德勒,8、萊斯利·尼爾森,9、金·凱瑞,10、周星馳。·基頓(Buster Keaton,1895年10月4日—1966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堪薩斯州皮奎,美國默片時代演員及導演,以「冷面笑匠」著稱。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4:克拉克·蓋博
    演員系列的前三篇文章,聚焦的是默片時代的三位喜劇巨星。而今天我們將把目光開始轉移到上世紀30年代活躍的偶像明星身上。第一個我們將要講述的人物就是「電影皇帝」——克拉克·蓋博。有一次,他觀看了話劇《青鳥》,十分感動,從而愛上了表演,並立志要成為一名演員。至此之後,他不顧父親的反對,一邊於幾家二流劇團跑跑龍套,一邊做售貨員、鞋匠等各種兼職。1924年,對克拉克·蓋博來說是一個人生的轉機。在這一年,他認識了比他大17歲的劇團老闆、百老匯演員約瑟芬·狄隆,並接受她的資助和指導,前往好萊塢發展。狄隆也是蓋博的經紀人以及第一任妻子。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4:克拉克·蓋博
    演員系列的前三篇文章,聚焦的是默片時代的三位喜劇巨星。而今天我們將把目光開始轉移到上世紀30年代活躍的偶像明星身上。第一個我們將要講述的人物就是「電影皇帝」——克拉克·蓋博。有一次,他觀看了話劇《青鳥》,十分感動,從而愛上了表演,並立志要成為一名演員。至此之後,他不顧父親的反對,一邊於幾家二流劇團跑跑龍套,一邊做售貨員、鞋匠等各種兼職。1924年,對克拉克·蓋博來說是一個人生的轉機。在這一年,他認識了比他大17歲的劇團老闆、百老匯演員約瑟芬·狄隆,並接受她的資助和指導,前往好萊塢發展。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5:葛麗泰·嘉寶
    在演員系列的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好萊塢男神克拉克·蓋博,而這一期,我們將介紹好萊塢的另外一位驚為天人的女神,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斯蒂勒給她取了「嘉寶」這個藝名,而且還把她訓練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1924年,嘉寶在斯蒂勒執導的電影《科斯塔·柏林的故事》中擔任了女主角。第二年,他們又合作了《悲情花街》。當時,米高梅公司的導演斯約史特洛姆與斯蒂勒是很好的朋友,他極力推薦斯蒂勒來好萊塢發展,但斯蒂勒要求帶上他的愛徒葛麗泰·嘉寶。
  • 巴斯特·基頓——齊名卓別林,演了一輩子喜劇,卻從未真正笑過!
    但在小編心目中的喜劇大師卻是與卓別林齊名的——巴斯特·基頓。可能大家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是如果看過成龍大哥早期的電影《A 計劃》,那麼就會知道基頓絕對算得上是他喜劇動作電影上的啟蒙大師,大哥在多部影片中致敬,甚至許多橋段大量戲仿或模仿巴斯特·基頓。
  • 電影史之導演系列2:喬治·梅裡愛
    因此,他在後來拍攝短片《胡迪尼劇院的消失女子》時,巧妙地使用了這一技術,呈現出了女子一眨眼變不見的畫面,為電影史奉獻了經典的一分鐘。此後幾年內,喬治·梅裡愛不僅拍攝了很多電影,還嘗試了很多不同的題材和技巧。
  • 電影史之導演系列2:喬治·梅裡愛
    因此,他在後來拍攝短片《胡迪尼劇院的消失女子》時,巧妙地使用了這一技術,呈現出了女子一眨眼變不見的畫面,為電影史奉獻了經典的一分鐘。此後幾年內,喬治·梅裡愛不僅拍攝了很多電影,還嘗試了很多不同的題材和技巧。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6:凱薩琳·赫本
    出於對表演的熱愛,凱薩琳·赫本立志成為一名演員。於是,在大學畢業後,赫本加入了巴爾的摩劇團,正式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跟隨著巴爾的摩劇團,赫本在百老匯演出了一些小角色。有一次,她在舞臺劇《戰士妻子》中奉獻了精彩的演出,並因此被電影公司發掘。於是,凱薩琳·赫本被邀請到了好萊塢,並與雷電華公司籤訂了5年的合同。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6:凱薩琳·赫本
    出於對表演的熱愛,凱薩琳·赫本立志成為一名演員。於是,在大學畢業後,赫本加入了巴爾的摩劇團,正式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跟隨著巴爾的摩劇團,赫本在百老匯演出了一些小角色。有一次,她在舞臺劇《戰士妻子》中奉獻了精彩的演出,並因此被電影公司發掘。於是,凱薩琳·赫本被邀請到了好萊塢,並與雷電華公司籤訂了5年的合同。
  • 電影史之導演系列5:吉加·維爾託夫
    回顧前蘇聯早期的電影史,電影眼理論絕對不可被忽略,而今天我們的主角,正是電影眼理論的提出者——吉加·維爾託夫。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1:查理·卓別林
    在有聲電影被發明後,卓別林依舊拍攝出演了兩部經典的無聲電影,分別為1931年的《城市之光》和1936年的《摩登時代》。四年後,他的《大獨裁者》上映,其中,卓別林在片末的精彩演講讓影迷讚嘆不已。卓別林也憑藉此片再次被提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兩個獎項,然而依舊遺憾落選。此後,他憑藉1947年的《凡爾杜先生》再次提名最佳原創劇本獎,但還是空手而歸。
  • 電影史之演員系列1:查理·卓別林
    在有聲電影被發明後,卓別林依舊拍攝出演了兩部經典的無聲電影,分別為1931年的《城市之光》和1936年的《摩登時代》。四年後,他的《大獨裁者》上映,其中,卓別林在片末的精彩演講讓影迷讚嘆不已。卓別林也憑藉此片再次被提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兩個獎項,然而依舊遺憾落選。
  • 車致新 | 元電影之夢
    繼北京電影節在去年放映了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1926年的經典作品《將軍號》(The General)之後,今年北影節再次選擇巴斯特·基頓
  • 電影史之電影公司系列3:環球影業
    在電影公司系列的第二期,我們講述了派拉蒙影業公司的故事。而這一期,我們將聊一聊與其同一年成立的環球影業公司(Universal Studios)。然而,這也導致了在這些作品中,響徹影史的片子少之又少,唯一讓後人關注的可能也就是1930年的《西線無戰事》了。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公司一改過往大量拍攝低成本電影的策略,轉而謀求「少而精」。
  • 巴斯特·基頓,喜劇天賦和卓別林比肩,特技水平無人能敵
    巴斯特·基頓1895年出生,是美國默片時代著名的喜劇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和特技演員。他的標誌性表情是板著臉,酷酷的沒表情,在喜劇片中出其不意的達到喜劇效果。基頓的喜劇天賦可以和卓別林比肩,但是他比卓別林多了一樣絕活——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