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地說,音符——是構成西方音樂的最小,最基本的元素。它只是一個符號。
如果給音符添加一個持續的時間,那就是音符的——時值。
如果給音符加入一個聽起來感受的高低,那就是——音高。
如果把一些相同與不同的時值,和音高的音符按照一定規律組合起來,就會形成我們所聽到的音樂了。
所以說,音符,時值與音高是構成音樂的三要素。但一定集齊要三要素嗎?
不一定!
通常說,噪音是沒有音高概念的,但可以有持續的時間。那麼如果按照不同或相同的規律來組成一串噪音,也可以是一段美妙的音樂。
比如下面的這段來自巴黎街頭的藝人在巴黎共和國廣場上的表演。
上面的視頻就可以看出,只有時值,有規律的組合起來,也可以創造很好的音樂。
那麼,如果只有音符只有音高,沒有時值呢?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我們國家的古琴樂譜。
古琴樂譜又叫「減字譜」,它記錄了演奏的音符和演奏技法,卻並沒有註明每一個音的音長(時值)。
古琴譜《憶故人》👇
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國古琴演奏大師龔一先生示範的《憶故人》
最後說到音高,音高就是人類對音的一種尖銳或低沉的一種感覺。這是一個很難被描述的概念,它就像一個音符的位置,給它定在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它就會有什麼樣的感覺。鋼琴越往左,聲音越低,越往右,聲音越高。
綜上,構成音樂的最基本的三要素,音符、時值和音高,既是必要的,也可以不那麼必要。大家是不是覺得音樂很有意思呢?
您的讚賞會讓我們更加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