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最開心的事,就在今晚,看著年少時痴迷的周杰倫拿下《中國歌曲TOP排行榜》最佳男歌手,有感動,更有欣慰。幸好這麼多年過去了,我跟他一樣,都未辜負自己的夢想。」
「2020,無數個難眠的夜,陪伴我的是周杰倫的《Mojito》、吳亦凡的《大碗寬面》、胡夏的《知否知否》、毛不易的《叮嚀》、林俊傑的《我們很好》……這個世界上如果有誰最懂我,那一定是《TOP榮耀時刻》,我們愛的音樂竟然如此相同……」
今晚,很多人一邊守候著CCTV-3綜藝頻道《中國歌曲TOP排行榜》頒獎盛典,一邊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記錄下了最真實的心情。
有網友認為,《中國歌曲TOP排行榜》和它的前序節目《TOP榮耀時刻》都是「神奇的存在」,明明貼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title,卻絲毫不「端著」。
的確,作為國家級流行音樂獎項,《TOP榮耀時刻》實現了殿堂與潮範兒、專業與跨界、時代金曲與打榜新歌、舞臺表現力與幕後創作故事兼容並蓄,一次性「對胃」多受眾圈層。
一如《TOP榮耀時刻》八期節目按集上熱搜的傳統,《中國歌曲TOP排行榜》頒獎盛典同樣憑藉精彩的舞臺與故事催生出了諸如#中國歌曲TOP排行榜頒獎晚會#、#張藝興蓮年度人氣數字專輯#、#吳亦凡大碗寬面最佳作詞#、#周深領獎時話筒自動下降#、#王俊凱生長最受歡迎歌曲#等熱門話題,引爆行業。
有人認為,這臺頒獎盛典「貢獻2020最值得收藏歌單」的同時,更展現了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打工人」最真實、勤勉的創作群像。
14個獎項背後是「有故事」的華語音樂群像
《中國歌曲TOP排行榜》今年共計頒發出了14個獎項,其中「最受歡迎」系列獎項5個,由網絡投票方式產生;「最佳系列」獎項9個,由業界專家評選而出。
當晚,極具含金量的「最佳男歌手」、「最佳女歌手」獎項分別由周杰倫和李宇春摘得。無論是周杰倫在雲端隔空喊出的「繼續支持我的好音樂」,還是李宇春一襲白衣壓軸登場,都是給予80、90後的強勁「回憶殺」。有網友忍不住感慨,十年之後,樂壇依舊有他們,真好。
作為「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手」和「年度最受歡迎影視歌曲」《此生惟你》的演唱者,周深憑藉獨特的音色,與駕馭各類作品的強大感染力成為了歌迷心中獨一無二的「天才vocal」。
他現場演唱的《此生惟你》將人代入空靈的聲域,讓人輕易忘掉時間、空間的流轉。頒獎禮上,周深分享了身為歌手的質樸願景——「受歡迎」三個字不太敢想,「被聽到」已經是作為歌手最幸福的事情。
《中國歌曲TOP排行榜》在關注人氣歌手的同時,更聚焦了為作品帶來靈魂的創作者,這種全新的視角讓觀眾在面對華語音樂時擁有了更廣的審視邊界。
憑藉《蓮》斬獲「最佳唱片(專輯)」獎項的張藝興,在當晚奉獻了足夠驚豔的開場舞臺,將潮流說唱與傳統文化符號「蓮」完美結合,用力量與美感,節奏與創新,展現了時代音樂文化的傳播力量。
《蓮》是張藝興在2020年6月發行的第四張個人專輯,富有濃鬱的實驗精神,他不僅全程擔任製作人,更在每一首單曲的打磨中匠心輸出音樂態度,用作品夯實了自己「全能音樂製作人」的實力。
在抖音,張藝興《蓮》的舞蹈被無數人翻跳,搜索相關關鍵詞,能得到超過10億的相關話題、音樂背景視頻播放量。張藝興一次次讓人驚嘆著優質華語流行音樂的傳播效果。
《中國歌曲TOP排行榜》見證了他之於華語音樂的才華、奮鬥與執著。張藝興坦誠:「這個獎項讓我有更多的創作熱情,我始終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未來會用更多的融合音樂講好一個又一個中國故事。」
一人斬獲「最佳作詞」、「最佳創作歌手」兩項大獎的吳亦凡同樣展現了強大的創作實力。
吳亦凡的獲獎作品《大碗寬面》,作詞質樸真誠,蘊含真實的人生感悟,創作中不乏自嘲和自勉。他以一碗麵為媒介傳遞生活智慧——「人生如此 開個小玩笑」、「這碗大 別虛榮心作祟」,引發大眾共鳴。吳亦凡顯然很看重他出道以來的首個作詞獎項,他認為這是「是很大的榮譽」。
王俊凱的《生長》拿下了「年度最受歡迎歌曲」,溫暖的旋律,極具創意的對話形式,訴說著少年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唱著《生長》的王俊凱卡其色紳士套裝,滿滿的少年氣。
「從現在到未來每一個方向,有你們的支撐給予我力量」是王俊凱說給粉絲們的內心獨白,用音樂打破溝通壁壘,創意十足。
獲得「最佳新人」獎的王源,憑藉個人專輯《源》展現了極具潛力的唱作才能。對於處在上升期的唱作新人來講,《中國歌曲TOP排行榜》頒獎禮給予他的認可,無疑是含金量極高的鼓舞。
「任何時候都要以新的姿態出發,白紙才能有更多可能,放下包袱,無所畏懼,努力做好自己」,王源的獲獎感言應該是華語樂壇眾多年輕音樂人的心聲。
用真誠記錄舞臺高光時刻
《中國歌曲TOP排行榜》在關注優質音樂、歌手演唱技巧、舞臺視效表現力的同時,更在努力向觀眾展現這些高品質音樂背後的創作故事。對行業從業者來講,這無疑一種關懷與尊重。
《中國歌曲TOP排行榜》的前序節目《TOP榮耀時刻》,用八期節目記錄下了眾多華語音樂人一次次為衝擊完美舞臺而拼盡全力的高光時刻。
從16歲探索音樂之路開始,袁婭維從未放棄過對音樂的挑戰,縱使她兼具天賦型歌手與專業型歌手的特質,但不斷跳出舒適區的她,始終在追求更具有感染力的時代音樂。
第六期《TOP榮耀時刻》,袁婭維將《不同凡響》、《不虧不欠》唱出了兩種極致,不同的風情,同樣的震撼。
因此,對袁婭維來講,「年度最受歡迎女歌手」實至名歸。音樂之於她,是最純粹的快樂,她說:「作為歌手對我來說是很開心的事,哪怕讓大家快樂幾分鐘,沉思幾分鐘,我覺得很榮幸。」
「最佳作曲獎」王錚亮曾在《TOP榮耀時刻》第五期節目中再現經典《時間都去哪兒了》。而王錚亮與王以太在頒獎盛典上演唱的《家的方向》,同樣憑藉流暢的旋律,飽滿的情感,傳遞著關於親情的溫暖,豐富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創作題材內涵。
更為珍貴的,是《TOP榮耀時刻》讓我們感受到了華語流行樂壇蓬勃向上的創作力量。
「年度最受歡迎新人」陳立農,每一個舞臺都能給人溫暖的安撫。頒獎禮當晚,唱著《年少無邪》的陳立農,音色中滿是少年的真誠與感動。這首來自陳立農首張個人專輯《格格不入》的音樂,似乎為這個少年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音樂世界的門,它在展現陳立農創作潛力的同時,更傳遞了一種「雖為新人,但實力不俗」的行業訊號,引起全行業對青年實力音樂人的重視。
當然,《TOP榮耀時刻》中既有新生代的力量,也有老炮兒數十年的不斷堅持。斬獲「最佳組合(樂隊)獎」火星電臺,將在第三期中呈現的完美舞臺,重新搬上頒獎禮,這支組建23年的四人樂隊,以一曲慢搖滾《推開世界的門》展現出成熟的創作實力,用時間的肌理刻畫出音樂包裹著的人文關懷。
「多元性」創新突破創作壁壘
全面打通音樂人、製作者交流通路
除了在觀眾中收穫口碑、熱度外,《TOP榮耀時刻》更在媒體及行業中斬獲極高聲譽。
正如《人民日報》海外版評價的那樣,《TOP榮耀時刻》「匯聚樂壇高光時刻」,將節目內涵深植於大眾喜聞樂見的創新節目形式之中,更引發了關於「中國風音樂在於形式還是內涵」的行業思考,彰顯了節目的深度。
而《中國政協報》以「音樂的力量」為題,對《TOP榮耀時刻》的品質給予了肯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則從社會價值層面為節目點讚——「2020年不只有疫情,還有一首陪伴你的歌。」
可以說,作為有著18年歷史的行業頭部廠牌《中國TOP排行榜》的融媒體PLUS版本,《中國歌曲TOP排行榜》及它的前序節目《TOP榮耀時刻》實現了品質、口碑、熱度的多維好評。
在資訊大爆炸的傳播環境下,為何《中國歌曲TOP排行榜》能從行業中脫穎而出?「多元性」的創新思維或許能凝練出答案。
首先是多元的節目視角——《TOP榮耀時刻》並非單純的競技比拼,節目對「原創」二字給予了足夠的關注與尊重,很多歌紅、歌手紅,而幕後卻乏人問津的原創幕後,都透過節目擁有了姓名。
其次,音樂創作形式的多元性,同樣為節目賦予了亮色。古典、流行、民族、說唱、融合音樂……觀眾幾乎能在《TOP榮耀時刻》的舞臺上欣賞到最生動、鮮活的音樂形式。
與此同時,音樂人的多元性為節目帶來了更多驚喜。以頒獎典禮嘉賓陣容為例,既匯聚了李光羲、葉小鋼、關牧村、張也等藝術家,又集結了李宇春、張藝興、陳偉霆、王俊凱、王源等華語音樂人,實力派、新生代,音樂人、創作者在臺上臺下的交流,無形中為華語樂壇摩擦出了很多火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節目中心製片人、《中國歌曲 TOP 排行榜》總導演夏雨分享了他的直觀感受:「我特別有感觸的是第一期錄製現場,郝雲帶著他的樂隊現場演唱,瞬間點燃了整個舞臺的氣氛。我覺得音樂的真正力量就在於它是由心而發的,沒有人規定必須要怎麼演唱,而是隨著音樂的氛圍,在這個舞臺上綻放。郝雲和他的團隊瞬間把現場點燃了,那天去參加錄製的歌手都要留他的微信,然後大家就開始交流起來,關於音樂創作,關於舞臺表現力等問題。」
可以說,《TOP榮耀時刻》打通了華語音樂各個關節壁壘,搭建了一條綠色通路。
除此之外,融媒體傳播渠道的多元性、百人團審美的多元性等利好元素的加成,同樣讓《TOP榮耀時刻》在傳播階段具備了市場差異化競爭力。
-— 熱文復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