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研究的代表作

2020-11-20 求是網

  黨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黨史研究是一座蔚為壯觀的百花園。中國共產黨創立、發展、壯大的過程,也是黨史研究產生、發展、繁榮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造就了一批批廣受愛戴的黨史專家,湧現了一批批頗具影響的黨史著作。這些佳作,為探究歷史本源、總結歷史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裡,僅就自己熟知的佳作做一介紹。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是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歷史學家胡繩中國近代史研究集大成之作。胡繩從新中國成立前就著手研究中國近代史。他提出的太平天國運動、戊戌維新和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建構了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理論。

  1980年,胡繩綜合以往研究成果和方法,寫出《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次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除緒論外,分為5編: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農民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的形成,戊戌維新和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渡。該書出版後多次印刷,發行量達300萬冊。1995年底,胡繩抱病對該書作了修改。正如胡繩所說:這次修改「不是大改」「基本論點和總的體系我現在還不覺得有修改的必要」。

  胡繩修改該書時,對階級和階級鬥爭問題、對外開放問題以及可否以現代化為主題敘述和說明中國近代歷史問題,做了思考。他認為以現代化為主題敘述中國近代史「是可行的」。胡繩重申:我寫這本書是使用階級分析的觀點和方法,因為只有用這個觀點和方法,才能說清楚所處理的歷史問題。「如果不用階級分析的觀點和方法,在中國近代史中有關現代化的許多複雜的問題恐怕是很難以解釋和解決的。」

  胡繩修改完成該書後,曾準備續寫《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一書,組成了課題組,並談了構想。可惜天不假年,他於2000年11月辭世,續寫宏願未能實現。後來課題組編輯了《胡繩論「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一書,彌補了些許遺憾。

  《中國共產黨創建史》

  1991年,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原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教授邵維正推出專著《中國共產黨創建史》,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該書對黨的創立的社會基礎和歷史背景、創建過程和初期活動以及黨的成立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和發揮的作用,做了深入全面系統的闡述。

  該書最為突出的觀點和貢獻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把黨的創建放在鴉片戰爭以來近代中國社會發展歷史中,論證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共產國際對中共創建也提供了幫助。二是運用大量文獻和調研、口述資料,對黨成立的情況進行了考證研究,特別是對一大召開日期,從代表行蹤、可藉助的間接事件、當時的文字記載等方面考證,確定了召開時間是7月23日。三是把黨的二大納入黨的創建過程,提出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的綱領,標誌著黨的創建工作圓滿完成。

  該書的這些觀點現在已成為黨史研究的共識成果。曾有人評價說這「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可超越的」,可見其影響和意義之深遠。

  《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

  《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1951年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30周年撰寫的介紹黨史的小冊子。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重要的黨史簡明讀本。胡喬木一生的奮鬥足跡和治學成果與黨的歷史緊密相連。他是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對黨的歷史非常熟悉,用了不到一星期時間就完成了任務。寫好後,劉少奇做了480多處修改。毛澤東親自定稿,並決定以胡喬木個人名義發表。1951年6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該文。隨即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幾年間,發行達450多萬冊。該書還被翻譯成多種外文版對外發行。

  該書闡述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過程,闡述了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過程及其歷史地位和偉大意義。全書分為5個部分:黨的成立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30年的基本總結。

  該書出版後,胡喬木對一些史實及時作了修改和補充。然而他本人對這本著作並不滿意。1990年編寫《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時,胡喬木「打算自己主持這部書的定稿工作」,但由於身體原因交由胡繩主持。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胡華為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留下的一部奠基性力作。該書最初是胡華在華北大學編寫的校內教材。1950年3月由北京新華書店公開出版。1951年改由人民出版社印刷發行。1966年前多次修訂,出版了13個版次,並出版了多種外文版和少數民族文字版。1981年,胡華重新修訂該書,改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2009年,胡華子女根據他的遺囑,對該書歷史分期、史實和數字等作了修訂,推出新版。

  該書一直是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學習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的重要教材。該書前13版基本框架沒有變化,第一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時期——五四運動,第二編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三編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四編為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時期。1981年修訂版把原來第二編分成兩編,即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時期、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增加了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一編。

  該書不斷修訂再版,充分體現了它的巨大影響力和胡華嚴謹的治學風範。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胡華和兩位同事把《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參考資料》的稿費全部捐獻,為志願軍購置了戰鬥機。

  《中國共產黨通史》

  《中國共產黨通史》,是北京大學教授沙健孫主編、26位知名專家學者撰寫的大型黨史通史著作。它由5卷組成,即《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掀起土地革命的風暴》《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為新中國而奮鬥》,總字數達304萬,由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至2000年分卷出版。2006年,該書改版為《中國共產黨史稿(1921—1949)》,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該書是一部記錄中國共產黨創立到新中國誕生的歷史著作。縱觀該書,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歷史邏輯和專題研究相結合,在釐清歷史脈絡、準確把握史實的基礎上,增強了歷史內涵的廣度和深度。二是所有作者都是某一方面、某一領域的研究專家,既匯集了多年學術研究之積累,又反映了學術前沿水平,呈現出歷史的厚重感和新氣象。三是採取史論結合、夾敘夾議的寫法,在使用豐富翔實資料讓歷史事實說話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議論,增強說服力,給人以啟迪。

  2005年,該書第4卷經過修改,以《中國共產黨與抗日戰爭》為書名出版。2009年,第5卷經過修改,特別是補充了「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1949—1956)」的內容,以《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的創建》為書名出版。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金衝及50年研究中國歷史的總結之作,也是他幾十年從事黨史文獻研究的思想結晶。2009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全書除引言、後記外,共有29章,分成4卷出版。

  該書是一部全面完整反映20世紀中國歷史的著作,體現了宏觀敘事的特點。它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時代主題,以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三次歷史性巨變為基本線索,系統呈現了從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慘敗到2000年新世紀到來中國百年變遷的歷史。該書使用了大量歷史資料和研究資料,特別引用了一些歷史文獻或權威研究成果作為結論。該書通過歷史研究得出現實啟示。書中討論了20世紀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一些引人注目、發人深省的問題,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於革命和現代化的關係、在不斷探索中前進、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等。

  金衝及參加撰寫《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時,聽過胡喬木、胡繩兩位大師多次談話。20多年後,他將這些談話整理出來,出版了《一本書的歷史:胡喬木、胡繩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一書。《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承繼了胡喬木、胡繩的黨史研究思想方法,這可以從該書的特點反映出來。

  《黨史札記》

  《黨史札記》是原中央黨校副校長、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龔育之1999年後在《學習時報》等報刊發表的札記和瑣憶文章的合集。《黨史札記》由「黨史札記」80篇、「胡繩瑣憶」8篇和「散論和雜感」13篇組成,浙江人民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2004年,《黨史札記二集》出版。2007年龔育之去世後,中共黨史出版社再將他的其他札記、瑣憶文章編為《黨史札記末編》,於2008年出版。2014年,人民出版社將三集《黨史札記》合集出版。

  該書從內容看,大多涉及的是黨的理論、歷史事件、重要人物、閱讀書籍、參與工作等內容。從特點看,都是個人經歷接觸涉獵的問題。從形式看,主要有考證、回顧、解讀、思考等類型文章。龔育之作為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又長期從事自然辯證法研究,其思維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和邏輯性,提出的許多觀點對黨史研究、宣傳教育工作「具有啟示和推動作用」。

  該書是一部獨具一格的黨史讀物,代表著龔育之的學術水準和學術風骨。他去世後,家人和朋友把體現他黨史研究成果的文章匯集為《龔育之黨史論集》,其中不少文章出自《黨史札記》。

  《改革開放與中國當代史》

  《改革開放與中國當代史》,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所原所長朱佳木研究改革開放歷史和中國當代史問題的論文集。2019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多年來,朱佳木圍繞改革開放諸多問題以及中國當代政治、歷史等重大問題,發表了很多論文、文章。收入本書的論文共42篇,按主題分成4組:改革開放的起步、改革開放的本質和方向、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關係、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

  該書提出了許多富有見地的觀點。對於鄧小平和陳雲關係,提出兩人「攜手啟動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相互支持、配合和補充」,「在分歧面前以改革開放大局為重」,是改革開放初期政治舞臺上起關鍵作用的人。對於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關係,提出「看不到它們的差別,不可能看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究竟『特』在哪裡;而看不到它們的共性,也不可能弄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麼主義。」對於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認為最核心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這四項基本原則相結合。

  該書對于澄清改革開放一些歷史事實,更好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意義重大。

  《新時代·新思想》

  《新時代·新思想》,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何毅亭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論文、文章的結集。202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收入論文、文章35篇,分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和建設世界上強大的政黨兩個專題。這些文章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闡述了新思想的理論來源、歷史地位和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等內容。

  該書提出了很多獨具匠心的觀點。關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發展,提出發軔和孕育於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是與習近平同志幾十年豐富的從政實踐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形成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凝結的理論形態。關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意義,強調根本在於它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又一座耀眼高峰。關於努力建設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提出強大的政治引領力、強大的民心感召力、強大的組織動員力、強大的自我革新力,有機聯繫、互為支撐、相輔相成,是中國共產黨真正的力量所在。

  該書探討了新時代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新時代在黨史新中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新時代在黨史新中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史論文、文章的結集。201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收入最新文章10篇,圍繞正確認識和把握歷史方位、旗幟和核心問題,「四個偉大」的由來及其相互關係,黨的十九大報告需要準確把握的幾個重要問題,新中國砥礪奮進70年的內在邏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國70年黨的輝煌歷程,「兩個偉大革命」論是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改革開放是我們黨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變革等問題,對新時代在黨史新中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進行了闡發。

  該書提出闡發的許多觀點,對於新時代黨史新中國史研究具有指導和啟發意義。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黨的十八大是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坐標點,是重大歷史節點。新時代的奮鬥是為了強國,主題詞是復興。對於新時代在黨史新中國史上的地位和意義,提出新時代是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對於新時代和新時期的關係,提出新時代既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各項成就在量的積累上的結果,也是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質的方面的躍升。

  該書對於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新時代黨史新中國史的發展脈絡和基本內容,具有重要作用。

  《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主編的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團結帶領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獲得巨大成功的通俗讀物。該書2011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後推出修訂版,並出版了多種外文版和少數民族文字版。這本書選取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中國共產黨發展較為重要關鍵的問題,通過歷史事實和歷史分析,「以故事講思想」「讓別人來評述中國共產黨」,解答人們的問題和疑問,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豐功偉績和成功經驗,增進人們對黨的認識和了解。

  該書與作者主編的《中國共產黨如何治理國家?》《中國共產黨如何應對挑戰?》《中國共產黨如何反腐敗?》《中國共產黨如何治黨?》等書,組成「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書系」,圍繞國內外讀者關注的熱點問題,通俗易懂地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成功的秘密。

  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曆程中,很多黨史專家、許多黨史著作都為黨史研究百花園增添了色彩。彭明《五四運動史》,金一南《苦難輝煌》,石仲泉《我觀黨史》,黃道炫《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的革命(1933—1934)》,何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李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沈志華《毛澤東、史達林與韓戰》,林蘊暉等《凱歌行進的時期》,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簡史》,蕭冬連《篳路維艱——中國社會主義路徑的五次選擇》,鄭德榮《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陳晉《獨領風騷:毛澤東心路解讀》,冷溶《鄧小平理論與當代中國基本問題》,李忠傑《黨章內外的故事》,李君如《時代大潮與中國共產黨》,張靜如《唯物史觀與中共黨史學》,歐陽淞《黨史學基本問題研究》等著作,都為黨史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編審)

相關焦點

  • 用全面的歷史的方法研究中共黨史——讀毛澤東的《如何研究中共...
    核心閱讀  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重要講話中,毛澤東明確指出中共黨史研究的目的、對象,並對如何研究中共黨史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這對今天研究中共黨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 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蘇紅軍深入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全省黨史工作及革命遺址保護利用情況,結合《中國共產黨100年雲南發展歷程、成就和經驗》《雲南經濟體制改革》兩個重點課題,11月18日至26日,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蘇紅軍率三處、宣傳教育處一行4名同志,先後赴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深入基層一線,集中9天時間
  • 寧夏中共黨史學會(黨史人物研究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
    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五屆理事會理事79名,選舉王建軍(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為第五屆理事會會長,景瑜(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吳靜、郭小濤(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王克宇(自治區黨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郝彤(自治區黨委黨校副校長,寧夏行政學院副院長)、吳勇(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一級巡視員)、田光鋒、王宏偉(寧夏大學黨委副書記)為副會長,納建平(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處處長)為秘書長。
  • 山東乳山一黨史研究中心主任扇打辱罵下屬被停職...
    經初步調查,系乳山市黨史研究中心主任徐某某,因工作原因扇打辱罵本單位工作人員。目前,徐某某已被停職檢查,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展開調查,並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依紀嚴肅處理。同時,乳山市委研究決定,給予徐某某撤銷黨內職務、政務撤職處分,降為三級主任科員,調離現工作單位。什麼時候樹官威要靠打耳光?前有湖南岳陽一副局長和丈夫打砸營業廳,後有山東乳山一幹部扇打辱罵下屬。
  • 君山區黨史研究室2020年度部門預算情況公開說明
    君山區黨史研究室2020年度部門預算情況公開說明目錄第一部分  黨史研究室2020年部門預算說明一、部門基本概況(一)職能職責2020年部門預算說明 第一部分 嶽陽市君山區委黨史研究室2020年部門預算說明一、 部門基本情況 (一)、職能職責部門  貫徹執行中共中央、省委、市委關於黨史、地方志編修、檔案管理的有關方針政策及規定,落實區委擬定的地方性的黨史、地方志編修、檔案管理工作的政策
  • 淄博黨史直播間|新華製藥書記上線講黨史 回顧77年大愛與擔當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許炳棋 張偉銘 邵鵬飛 通訊員 劉金輝4月24日下午,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代銘走進「淄博黨史直播間」,第二期「書記講黨史」開播。黨史直播間一開播,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代銘從黨史的視角,回顧了新華製藥這77年的歷程。革命戰爭時期,為民族獨立、新中國解放,新華製藥全力以赴生產藥品、血清疫苗等產品為軍隊服務。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9月25日大事記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指示精神,組織引導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
  • 【每日黨史】 黨史上的今天——2020年1月20日
    【每日黨史】 黨史上的今天——2020年1月20日 2020-01-20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滬上三大紅色場館館長齊聚雲端,給年輕人講黨史
    滬上三大紅色場館館長日前齊聚雲端,為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黨員講授黨史專題。他如數家珍地全面介紹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和《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毛澤東在上海茂名路舊居、中央軍委機關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以及老漁陽裡6號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所在地等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鼓勵青年學生堅持實踐與研究相結合,在「四史」學習中利用好在這些寶貴的資源。
  • 清水縣召開黨史編纂工作安排會
    新天水訊 據清水縣融媒體中心消息1月7日,清水縣委副書記孫忠平主持召開全縣黨史編纂工作安排會議,全面啟動全縣黨史編纂工作。 會議宣讀了關於成立清水縣黨史編纂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安排了黨史編纂工作 孫忠平指出,做好新形勢下黨史編纂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史編纂工作領導小組要站在傳承弘揚黨史文化、優秀文化和堅定「四個自信」的高度,切實強化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銳意進取、狠抓落實,奮力開創黨史工作新局面。
  • 短視頻、漫畫、微紀錄片 黨史新中國史的新表達
    事實上,藉助新媒體講好黨史新中國史,正成為新時代研究院的新目標,黨的理論宣傳正呈現生動活潑的新氣象。用融媒體平臺初見成效作為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的高端平臺,研究院積累了豐富的黨史文獻資源。通過二度開發,研究院在快手短視頻平臺開設了「黃城根下」快手政務號,每天不間斷地為廣大網友提供黨史、新中國史學習素材。已發布《籌建新中國》《我們走在大路上》《永遠的長徵》等微視頻作品222個,點擊播放突破3800萬次。
  • 【黨史故事】錢學森: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黨史故事】錢學森: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2020-11-03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黨史軍史中的「戰狼」們,遠比電影好看
    無一人切磋長壽、研究保養。需要熱血的時代,便只能是年輕人的時代。「八一」,也應當是中國青年的節日在建軍90周年前後,《戰狼2》引爆了暑假的票房(註:9天突破20億元)。吳京塑造的中國軍人的強悍形象,深入人心,引起廣泛共鳴。
  • 建黨百年研究專項獲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言)近日,由天津市委宣傳部領導,南開大學組織實施的「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研究計劃」取得重要工作進展。研究成果以21本專著形式呈現,目前已確定由中共黨史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共同出版。
  • 一周黨史丨賀百年華誕 新欄目上線啦!看看黨史上的今天
    「浙江組工」推出一周黨史大事欄目,每周一上線,聚焦和回放百年黨史上發生在這一周的重要事件。今天推出第一期,相關內容由浙小組整理。1月11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20人,代表全國994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參加會議。
  • 【黨史小故事】援藏醫生趙炬:魂歸雪域 醫者仁心
    【黨史小故事】援藏醫生趙炬:魂歸雪域 醫者仁心 2020-12-21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點要覽|黨史學篇:關於黨的歷史評價問題成為重要研究主題
    「四史」學習教育推動黨史研究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為中共黨史研究邁上新起點、開闢新境界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根本遵循。有學者認為,貫通歷史與現實,在宏闊的歷史縱深與歷史比較中分析、說明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鮮明理論品格。中共黨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資政育人功能。
  • 百家講壇《黨史故事100講》_科教臺_央視網(cctv.com)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製作的《黨史故事100講》「抗戰系列」節目,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的黨史為講述核心,為觀眾呈現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歷史作用!
  • 濟南市委黨史研究院舉辦鄧恩銘專題圖片展
    為迎接建黨100周年,由濟南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黨史研究院、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聯合主辦、中共山東省黨史陳館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初心使命——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圖片展」於12月14日在龍奧大廈北大廳舉行。濟南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陽出席開展儀式並講話。
  • 市委史志室三陣地開展宣教,積極把握涉黨史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
    市委史志室運用黨史方志資源三個陣地優勢,積極把握涉黨史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話語權。一是發揮網絡陣地作用。打造安慶黨史方志網,精心開設安慶黨史、安慶方志、人物長廊等欄目,弘揚安慶方志文化,講好紅色黨史故事,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網站總瀏覽量已破百萬。同時運用已經建立的170名黨史聯絡員隊伍網絡,關注社會輿情動態,搜集黨史方志現實資料,開展黨史「六進」(進機關、企業、農村、學校、部隊)活動。2020年到基層黨組織講授安慶黨史10場次,受眾人數達2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