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寧:第一書記中英文「直播帶貨」

2021-01-08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韓清華 趙權軍

芒種過,農忙起。6月12日,室外36℃,四川遂寧安居區東禪鎮報國寺村第一書記李承洋頭戴草帽,手持智慧型手機,開始網絡直播,一遍遍地用中英文和粵語,向網友介紹茄子、藤椒、高粱燒酒等「山貨」:村裡茄子沒打農藥,產量比較大,都已賣到日本,需要的親趕緊下單……

「我不是來鍍金的」

一輪直播結束,李承洋白白的面頰和黑色手機一樣燙,汗珠一串接一串地從額頭滾落,砸中茄子嫩綠的葉片。他扯起T恤揩掉不斷侵入眼眶的汗水,對著手機屏幕喊了聲「兄弟們!走,去看看老支書」。

這名老支書名叫陳安正,原是報國寺村支書,幾月前突患中風,半邊身體失去知覺,整天只能躺床上吃喝。「剛到村裡,啥都不懂,人生地不熟的,老支書待我如親子。所以,現在我每天做完手裡工作,都去探望老支書。」

回想起9年前,李承洋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幾年仍毅然放棄即將獲得的「香港永久居留權」,以及每月18000元的高薪工作,選擇回鄉謀發展。「家人支持這個決定,該為家鄉多做點事。」

2015年4月,李承洋考取遂寧市銀監局後不久便成了報國寺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裡時,「就有不少村民說,我就是來鍍金的。」

為取得群眾信任,李承洋與村民同吃同住,還在村支部旁的酒廠支起一頂帳篷,白天挨家挨戶走訪群眾,了解貧困根源和幫扶措施,夜裡躺在帳篷內,整理白天的資料。累了就彈彈吉他,排解一整天的疲勞。

次日清晨醒來,用自來水胡亂抹把臉,到地裡查看村集體經濟作物的長勢。「我在這裡插過秧,割過谷,打過大豆,村裡各家各戶的狀況我門清。」幾年下來,李承洋用實際行動贏得村民尊重和信任,貧困戶唐治忠讚揚道,「李書記是個幹實事的人。」

「直播賣產品少,能讓人知曉扶貧成績」

「Hello,大家好!看看我們地裡的茄子和辣椒,絕對無公害的天然綠色產品,沒打過一滴農藥……想買的親扣1喲,要了解的扣2。」每天幾場直播,一場直播兩小時,李承洋的衣服被汗水浸透。

據悉,東禪鎮報國寺村2020年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共183人,因村裡水源豐富,土地資源充足,大豆、香桂、辣椒、茄子、藤椒等農產品是村集體經濟產業。村辦公室外400多畝高粱地是李承洋最喜歡去的地方,一望無垠的高粱地是村裡最亮麗風景線。

「這裡原是一大片撂荒地,駐村工作隊建議將其開墾成了村民致富『錢袋子』了。」村裡早已殘破的寺廟被改造為傳統白酒生產作坊,靠著祖傳釀酒技藝的村民李春林成了經營主。他說,以前每年釀酒需要採購東北高粱4萬多斤,現在直接收購村裡的高粱,「不僅品質信得過,釀出白酒更受歡迎。」

近兩年來,李承洋堅持做網絡直播帶貨,是李春林作坊裡的「常客」。網友通過直播看到放糧、蒸煮、拌酒麴、封窖池等傳統釀酒工藝,李承洋經常用中英文以及粵語等三種語言向香港等地的網民介紹作坊裡的白酒,幫李春林聯繫快遞發貨。

「村裡的白酒很香甜,我以後結婚就用這個酒。」直播軟體另一端的網友中,不僅有李承洋的大學同學和老師,還有很多是他不認識的香港網友。「現在直播帳號裡粉絲不多,每次直播能吸引千餘人圍觀,雖然賣掉的產品有限,但網民通過直播了解到了村裡的扶貧成就。」部分網友經常私信李承洋,問一些村裡扶貧的故事。

村裡的小茄子被賣到日本

「李書記,你們一定要來吃飯喲,算是送我父親最後一程!」上周末,貧困戶楊秀義去世,其兒子楊陽再三懇請李承洋等駐村幹部到他家吃飯,感謝村幹部幫他家解決危舊房改造和就業增收兩項難題。

貧困戶楊秀義夫婦近兩年在村裡集體經濟產業基地打工,每月可賺兩千多塊錢,滿足老倆口的生活開銷,駐村幹部用易地搬遷政策改造他家的老房子。幾年前,報國寺村兩委引進茂興源農業種植公司,大面積種植髮展藤椒和小茄子等農作物,吸引貧困戶參與種植,實現就近就業賺錢。

村委會採取「搭便車」方式,與農業種植公司分享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持續擴大集體經濟產業的種植面積,積極與綿陽某國外水果銷售公司對接,將村裡的小茄子銷往日本。

貧困戶按照村兩委提供的政策指導,種植公司提供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跟著一起種植茄子每年能賺好幾萬。大力發展的村集體產業,讓村民看到致富的盼頭,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2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6000元,報國寺村通過省、市、區三級驗收,已實現全部貧困戶脫貧摘帽。

如今,村社道路通到村民家門口,各村小組的產業發展便道四通八達,村民日子越來越紅火,更多人通過李承洋的直播,記住了寧靜又充滿生機的小山村。按組織部門規定,已駐村5年的李承洋即將返回原單位,他希望能「將貧困戶扶上馬後再送一程」,直至貧困戶能完全斷掉「窮根」,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相關焦點

  • ​閩清義由登上「第一書記帶好貨」公益直播
    福州新聞網8月1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15日下午,由省委組織部指導,省農業農村廳等主辦的「第一書記帶好貨」系列公益直播再度開啟。作為福州各鄉鎮的代表,本期,閩清縣東橋鎮義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張兆雄登上公益直播,推薦閩清美食。此次直播關注人數超過100萬,各類產品銷售量也迅速攀升。
  • 駐村第一書記變身「網紅」直播帶貨 為脫貧致富開拓新路子
    □文/圖 黎禹君 黃展明「這是我第一次直播帶貨,主要是想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幫助農戶拓寬線上銷售渠道。雖然沒有經驗,但好在大家非常支持,直播1小時就銷售富貴竹1100多件,共1.1萬多枝。」臺山市海宴鎮五豐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金燦說,通過第一次直播帶貨小試牛刀,他對踐行好第一書記的「使命」信心更足了。
  • 【劇透第三波】最美第一書記帶貨啦!
    【劇透第三波】最美第一書記帶貨啦!明天5月20日下午16:00「扶貧助農」直播帶貨欄目《最美第一書記帶貨啦》我們不見不散喲~女書記們共同吹響集結號推介家鄉的美景美食以扶貧帶貨的方式助力農民增收劇透第三波先帶大家認識二位為農產品代言的最美第一書記
  • 四川遂寧駐村書記原型電影 斬獲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最佳作品獎」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11月11日,封面記者從國網四川遂寧供電公司獲悉,以公司派駐射洪市涪西鎮鯉魚村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母先維,帶領村民抗擊疫情故事為原型拍攝的微電影《老楊家的婚禮》,從5000多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
  • 趙世勇任遂寧市委書記 楊洪波已任四川省副省長(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遂寧6月15日綜合報導 據遂寧新聞網消息,15日下午四川省遂寧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會議宣布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遂寧市委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趙世勇任中共遂寧市委書記。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趙世勇,1967年5月生,曾任四川涼山州委副書記,2014年4月調任遂寧市委副書記,2014年8月任遂寧市市長;此前擔任遂寧市委書記的是楊洪波,近日已任四川省副省長(相關報導)。    趙世勇簡歷
  • 第一書記仇培建直播帶貨:酸中別有一番鮮,這種牛肉不一般!
    省委統戰部駐洛寧縣城郊鄉在禮村第一書記仇培建說道。在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河南省委組織部和河南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河南省商務廳、中共河南省委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5月20日推出2020全國兩會特別策劃——「我是第一帶貨人」河南駐村第一書記百村大聯播扶貧助農電商直播活動,上百位駐村第一書記報名參與直播聯動,仇培建就是其中的一位。
  • 90後第一書記首次直播帶貨,結束後感慨:還可以發揮得更好
    「在大家的幫助下,在略微尷尬的氛圍裡完成……」一小時直播結束後,寧夏彭陽縣孟塬鄉小石溝村90後第一書記趙燕弟在朋友圈這樣評價自己第一次直播帶貨的表現。結束後她又有點遺憾,想還可以發揮得更好。這場直播著實讓趙燕弟緊張了幾天。但為村民的蜂蜜有個好銷路,「我得上啊。」趙燕弟說。
  • 書記市長跨界直播 呂梁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節啟幕
    中國青年網呂梁5月16日電(記者 王子瑞)5月15日下午,由呂梁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第五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暨2020年呂梁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節在呂梁廣場電商扶貧創業孵化園區啟動。本次展會以「直播助農、嗨購呂梁」為主題,集中線上線下,宣傳、展示、推介呂梁特色農產品。
  • 2020山東遴選面試熱點:村書記直播帶貨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2020山東遴選面試熱點:村書記直播帶貨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2020-06-28 10:49:13| 中公教育 【導語】2020年山東遴選考試備考進行中,為了幫助大家有效備考,為了幫助大家有效備考,
  • 四川遂寧:從「蓮」之城到「廉」之城
    四川遂寧,這座安臥在成渝之心、以荷蓮聞名的綠色城市,也在這個金秋,用連連喜事向黨匯報——10月10日,遂寧國家基礎電子元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入選「國家級」名單;10月28日,遂寧成為四川唯一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的城市;11月9日,「中國肉類罐頭之都」落戶遂寧;11月10日,遂寧通過複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在地級市中排名西部第一、全國第五
  • 持續三天 「2020川貨電商節遂寧分會場暨年終歡樂購活動」今日啟動
    遂寧頻道 蔣詩逸 實習生 馬露苗遂寧雅客瑞士卷、蓬溪甜橙、中綠雲朵蛋糕、南大香腸臘肉……11月27日,由遂寧市商務局主辦的「2020川貨電商節遂寧分會場暨年終歡樂購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期間,市民朋友不僅可以前往五個會場,還可以通過線上主播直播帶貨等活動進行詢問與購買。現場,遂寧市、重慶市潼南區、重慶市銅梁區的50餘家企業參加展銷活動;二十餘種極具遂寧、潼南、銅梁地域特色,極富鬥城味道、扶貧產品的川貨名品匯集網絡各大平臺和直播間。據悉,今年電商節最大的看點正是直播達人們現場直播帶貨。
  • 巫山龍溪鎮黨委書記直播帶貨
    龍溪鎮黨委書記直播帶貨。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重慶5月7日電 「我是龍溪鎮黨委書記李開雄,我為龍溪的苕麻糖、冷水魚代言。」6日,巫山縣龍溪鎮黨委書記李開雄通過網絡直播帶貨,邀請觀眾品嘗巫山生態食品。
  • 遼寧瀋陽:網紅帥哥美女走進太原街,區長書記直播帶貨節!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振信心、拉動消費、扶持實體,全力推動經濟復甦,當天,瀋陽市和平區副區長、太原街街道黨工委書記都以「網紅」的身份親臨現場助陣直播帶貨節,收到良好效果。遼寧瀋陽,多位網紅帥哥美女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走進瀋陽市太原街步行街的玖伍文化城、太原裡、印象城等新興網紅打卡地,探訪這裡的文化、美食、服裝等各類店鋪,開啟了2020瀋陽市網絡直播帶貨節——探店掃街直播行活動的和平篇。
  • 新聞調查丨玩直播的第一書記
    事實上,張飛開直播,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抱著『試試看,萬一能成功』的渺茫希望開始的……」1月1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以《玩直播的第一書記》為題,報導了快手用戶、四川阿壩州小金縣老營鄉扶貧第一書記張飛(快手暱稱:忘憂雲庭,快手ID:fgcsc666)通過快手直播振興鄉村的故事。以下為完整報導。
  • 累計治療量超9000例 四川遂寧這把「刀」做到了全球第一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12月18日,四川遂寧,原本應該在這裡舉行的四川省醫學會、醫師協會2020年微無創學組年會,因疫情延期。也是在當天,遂寧市中心醫院海扶中心,正式成立10周年。這個海扶中心,是全國除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外第一個落戶醫院的國際微無創技術培訓中心,十來年,中心治療數量長期保持全球第一,與國內外許多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從醫療中心向醫學中心發展,連續7年超過年治療量1000例,已發展成為累積治療量9100例的「世界最大HIFU中心」。遂寧中心醫院的「海扶刀」,為什麼那麼鋒利?
  • 遂寧中學新生家長會,從「心」開始,靜待花開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為進一步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學校生活,讓家長們更好地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師資隊伍和校園文化,促進家校之間的聯繫溝通與協作配合,進一步加強家校共育,9月5日上午,遂寧中學召開初一年級新生家長會。
  • 郝小藝:直播帶貨讓貧困戶疫情期間仍能增收
    「通過洛川第一書記消費聯盟,通過直播帶貨,第二、三批香菇已經預訂一空。今年香菇產了五萬斤,村貧困戶除工資外,人均增收2500元。」11月28日,在人民優選直播大賽總結大會暨頒獎典禮活動的現場,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老廟鎮過村第一書記郝小藝向大家分享了他們在扶貧路上的故事。直播帶貨,以「小屏幕」打開「大市場」,用消費扶貧助推產業扶貧良性循環發展,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探索出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新模式。
  • 「網紅」書記梁旭斌直播帶貨興產業 促增收
    在科左後旗有一位遠近聞名的「網紅鄉鎮書記」,她團結帶領幹部群眾腳踏實地、謀事創業,更勇於突破、敢為人先,以網絡直播方式為當地產業宣傳造勢,為老百姓答疑解惑,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百姓致富做出了突出貢獻,榮獲了內蒙古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通遼市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她就是科左後旗巴嘎塔拉蘇木黨委書記梁旭濱
  • 人民網:四川遂寧有個「中國死海」
    人民網遂寧10月26日電(陳思) 四川鹽滷文化發源已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父子入蜀治水發現地下鹽滷,打下蜀中第一口「廣都鹽井」,開始了取滷煎鹽。北宋中期後,在現在的遂寧市大英縣出現了提取鹽滷的「卓筒井」,2006年,卓筒井井鹽深鑽汲制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英縣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因地制宜地將鹽滷文化及鹽滷資源應用於旅遊產業發展。依據傳承千年的鹽水浴理念,開發了集「死海」漂浮、療養、度假為一體的休閒文化旅遊產業。
  • 四川中煙第十八期幹部「雙月讀書會」暨黨建品牌推進會在遂寧召開
    12月17日,四川中煙第十八期幹部「雙月讀書會」暨黨建品牌推進會在遂寧召開。四川中煙工業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彭傳新參加會議。會議邀請四川省委黨校副教授鄭妮作了題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廉潔風險防控》的專題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