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清流澆開幸福花——引洮一期工程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見聞

2020-11-29 新華網甘肅站

    原標題:洮河清流澆開幸福花

    ——引洮一期工程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見聞    

    入夏沒幾天,安定區西鞏驛鎮南河村暖泉社11號小院裡就飄溢出陣陣花香。推開院門,但見幾盆牡丹正肆意開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如玉。稍稍近前,花香沁人心脾。

    「洮河水沒通之前,我們吃的是窖水,洗臉都捨不得多用,哪敢用水養花?」70歲的小院主人景玉萍從廚房的水龍頭接了一瓢水,挨個給花盆裡澆水。

    安定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大坡陡,乾旱少雨。「不怕狼、不怕鬼,就怕缺少一擔水」——曾幾何時,跟景玉萍一樣,這裡的許多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十分困難。這不僅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而且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幸福指數。

    2014年底,歷經半個世紀的引洮之夢變為現實。清粼粼的洮河水自上遊的九甸峽翻山越嶺,奔向乾涸的安定大地。2009年,引洮供水一期安定區配套工程啟動,至2014年底全面通水,安定區累計投入資金7.44億元,建設了農村供水幹支管、泵站、隧道、支渠、田間配套等工程,實現了供水管網覆蓋到村和田間、灌溉水到地頭的目標。

    生命,因水豐盈。涓涓清流通過水廠、泵站、支渠管道流過溝溝岔岔、山塬梁峁,滋潤著每一位安定人的心田。通水當天,魯家溝鎮小岔口村村民邵青芳從自家的水龍頭上接了一大碗水,一口氣喝了個底朝天,喝了半輩子苦窖水的她咂著嘴巴,眯上眼細細品味,「那真叫個甜,都甜到心底裡去了」。

    2015年至今,安定區籌措資金3.73億元,加快推進農村供水和農田灌溉工程建設,實現了全區19個鄉鎮9.19萬戶人家自來水「應入盡入」、14.35萬畝農田「應灌盡灌」。

    6年前,一碗洮河水讓邵青芳「甜到了心底」。她做夢也不會想到,6年後,因為洮河水,她在家門口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今年6月,距離小岔口村不遠的定西齊馨苑生態產業園林有限公司花卉苗木基地裡,數萬盆月季花奼紫嫣紅,嬌豔怒放。這是目前西北最大的連棟智能溫室大棚,佔地120畝,屬於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項目。

    「在魯家溝建立花卉基地,主要是考慮到用水方便,沒有洮河水,在定西咋敢發展花卉產業?」採訪中,該花卉基地項目經理劉建強說,該基地運行後,部分貧困戶一方面可從企業得到扶貧資金的入股分紅,另一方面能從土地流轉中得到固定收入,還有的人在基地有了穩定的勞務收入。

    邵青芳就是其中的一員。今年3月至今,她已經從花卉基地掙到了近1萬元的工資,這是59歲的她有生以來的第一份收入:「這都是洮河水帶來的福呀!」

    有水有活力,有水百業旺。內官營鎮是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的重要受益區,也是冷涼型蔬菜的適宜種植區。近年來,該鎮借洮河清流,發展優質蔬菜基地8.3萬畝以上,年產各類蔬菜40餘萬噸,年產值超過6億元,菜農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元。

    洮河清流,也帶動了牧草、養殖等產業的迅猛發展。2013年,馬宏圖揣著從北京經營餐飲賺得的「第一桶金」回到了香泉鎮。第二年,正好趕上引洮工程通水。敏銳的他立刻組織身邊的人成立了養殖合作社,「以前不敢搞養殖是因為缺水,有了水還怕個啥?」

    如今,馬宏圖成立的定西宏圖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已成為一家集肉羊良種繁育、育肥、營銷和飼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並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帶動1600餘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潺潺清流,潤物無聲。安定區水務局高級工程師李亮是渭源縣會川鎮人,他的家鄉「河裡有水、水裡有魚」。20年前,李亮剛到安定區上班的時候,連澡都洗不了,「回到渭源就不想來了」。

    「安定區這幾年的生態環境變化真是太大了,山上有樹,城中有水,氣候也溼潤多了。」李亮說,他現在最喜歡去安定區的濱河路散步,「聽著水聲、看看鳥飛魚躍,感覺到了江南水鄉。」

    安定區氣象局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當地年均降水約為407.1毫米。近三年,該數值為454.2毫米,降水量明顯增多。

    安定區南山,曾是一片荒山禿嶺。如今,一片片新造的針闊混交林幼林生機勃發,一行行迎風而立的雲杉、樟子松等樹木綿延不絕。這是福建省福州市為改善安定區生態環境、助力群眾脫貧攻堅而投資實施的「福定生態林」。至目前,該林區面積已超過1萬畝,成為安定區最大的人造林。

    綿綿青山,汩汩清流,恰如舞動的彩練,裝點著曾經乾涸的安定大地。如今,洮河水流過的地方,山綠了、地肥了、人富了、村莊變美了,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幸福之花也開了。(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

相關焦點

  • 洮河清流澆開幸福之花 ——引洮一期工程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見聞
    2014年12月28日,引洮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歷經半個世紀的引洮之夢變為現實。清粼粼的洮河水自上遊的九甸峽翻山越嶺,奔向乾涸的安定大地。之前五年,為迎接洮河水,安定區累計投資7.44億元實施引洮供水一期配套工程,建設了農村供水幹支管、泵站、隧道、支渠、田間配套等工程,實現了供水管網覆蓋到村和田間灌溉水到地頭的目標。
  • 向著幸福出發——麥積區社棠鎮石嶺村脫貧攻堅見聞
    >向著幸福出發——麥積區社棠鎮石嶺村脫貧攻堅見聞新天水記者 王雪梅初冬,行走在麥積區社棠鎮石嶺村近年來,石嶺村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挖窮根,挪窮窩,修富路,興產業,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役。經過幾年鏖戰,2019年年底全村剩餘貧困戶7戶22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4%。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融「活水」澆開幸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融「活水」澆開幸福花——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駐村幫扶工作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秋風送爽,碩果飄香,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決戰決勝時刻已經到來。
  • 寧夏永寧縣「人才+」工程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永寧縣大力實施人才驅動發展戰略,以「1+X」工程為重點,實施「人才+黨建、人才+項目、人才+基地、人才+培訓」等工程,助力脫貧攻堅。玉海村第一書記田鵬以「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發展思路,把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特色種植產業作為帶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支撐,助力脫貧;木蘭村第一書記梁慧以「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釀酒葡萄促脫貧;福寧村第一書記馬寧找準致富門路幫脫貧,在支部引領下,以農業種植、勞務輸出、商貿物流為主的產業融合發展,使扶貧精準到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苦甲」不再,「甘味」綿長——脫貧攻堅的...
    新華社蘭州9月9日電 題:「苦甲」不再,「甘味」綿長——脫貧攻堅的甘肅味道新華社記者任衛東、張欽、李傑、崔翰超自打從山裡搬上樓房,63歲的史永梅摘掉了從小就一直戴著的頭巾,燙起了捲髮,笑容時常掛在臉上。
  • 辦實事、促民生、助脫貧!花地街赴連州市星子鎮沈家村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花地街道辦事處主任袁之明帶隊,組織花地商會會員代表和街道扶貧工作組等到沈家村開展助力脫貧攻堅迎檢工作暨實地調研扶貧項目工作,力促對口幫扶村「辦實事、促民生、助脫貧」,確保花地街對口幫扶地區扶貧措施按計劃推進。
  • 5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第9期刊登林鐸書記談甘肅脫貧攻堅的署名...
    原標題:牢記初心使命 決勝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脫貧攻堅工作一直十分牽掛。2013年來甘肅視察時強調,連片特困地區黨委和政府的工作重點要放在扶貧開發上。2019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 【助力脫貧攻堅】河北省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展示(之二)——邢臺篇
    【助力脫貧攻堅】河北省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展示(之二)——邢臺篇 2020-05-22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陽:扶貧催開彝家幸福花 攻堅開啟美好新生活
    金陽:扶貧催開彝家幸福花 攻堅開啟美好新生活 2020年06月02日 10:47:50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李楊
  • 格桑花開幸福來!我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
    康巴傳媒(黃卓君)開展脫攻堅以來在黨委政府帶領下全州各族群眾不畏貧中之貧所困不畏堅中之堅所懼不畏難中之難所惑在15.37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上拔「窮根」摘「窮帽」改「窮業」綻放出一朵朵幸福格桑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苦甲」不再,「甘味」綿長——脫貧攻堅的...
    陳瑞福所在的將臺村,位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的魯家溝鎮。過去,這裡乾旱「苦焦」。「山上連草鬍子都沒有,地裡莊稼更是難冒頭。」陳瑞福說。在定西市安定區魯家溝鎮將臺村,陳瑞福在花卉育苗基地裡忙碌(9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陳瑞福和父輩們夏天集雨、冬天掃雪,趕十幾裡山路馱苦鹹水,畢生的心血都用在找水上。
  • 甘州區脫貧攻堅·民族團結情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
    甘州融媒訊 近日,由中共甘州區委統戰部、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榮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張掖市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微電影《幸福路上》是以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黨建工作、蒙古族長調、蒙古族婚禮、直播帶貨、平山湖旅遊景區宣傳為核心元素。微電影取材於甘州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牧業鄉——平山湖蒙古族鄉。
  • 牛角店鎮審計所助力脫貧攻堅
    原標題:牛角店鎮審計所助力脫貧攻堅本報東阿訊 東阿縣牛角店鎮審計所壓緊壓實責任,抓實抓細扶貧工作,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東阿縣牛角店鎮審計所緊扣脫貧攻堅,加強扶貧項目審計。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圍繞扶貧資金整合管理使用和項目實施及績效等方面展開審計,深入調查扶貧脫貧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剖析原因,提出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等意見建議,切實提高扶貧實效。根據扶貧工作需要,不斷充實扶貧包聯人員,嚴格落實包聯幹部責任,深入貧困戶家庭,對建檔立卡不享受政策的貧困戶情況進行全面自查評估,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 ——我省青年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從駐村第一天開始,樊錦便立下志願,要在脫貧攻堅一線發揮青年想法新、辦法多的優勢,認真、努力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樊錦註冊了58同鎮花所站,當起了花所站「站長」,建起了光伏發電站和小型提灌工程……在她的帶領下,潘口村的特色產業風生水起,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8620元。  和樊錦一樣,越來越多的青年幹部正在扶貧攻堅一線發揮作用。
  • 迎接幸福的晨曦——樂山統一戰線開展「同心聚力·脫貧攻堅」系列...
    「要不是脫貧攻堅,誰能想到只能種玉米、紅薯的山地能變成千畝水果產業基地。」羅朝宣告訴記者,「聽村幹部說還要在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利用統戰資源,把凡山村打造成上有高山蔬菜、下有水果產業,一年四季有花果的鄉村旅遊目的地,以後我們也能吃『旅遊飯』了。」星光不負趕路人,凡山村的變化是我市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小小縮影。
  • 「馨安工程」暖童心 助力脫貧獲點讚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稅務部門積極開展以「關愛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為主題的「馨安工程」活動,力促社會和諧,助力脫貧攻堅。  「小朋友,你好!這是你的心願禮物——一個籃球、一套文具和幾本圖書。」
  •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農民住房有保障「東鄉貢羊」養殖蘑菇產業教育脫貧,讓農村孩子強起來。5月18日這天上午,東鄉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馬佔福一行,來到奴土坪村進行脫貧攻堅問題核查。「這次主要來核查脫貧攻堅清零工作,要按照每戶情況進行逐步核查,並且將核查出來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落實。」馬佔福說,奴土坪已經實現了整村脫貧,從核查工作來看,存在的問題並不多。
  • 愛瑪科技:踐行企業責任,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的脫貧攻堅是事關人民福祉的『第一民生工程』,也為世界解決貧困問題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近日,在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愛瑪科技集團首席品牌官胡宇鵬接受採訪時表示,凝聚全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形成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 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
    (甘州融媒記者 肖學鋒 通訊員管佳佳)6月23日,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開機儀式在平山湖蒙古族鄉舉行。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郭自勝,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汪曉瑞出席開機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