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微信、支付寶裡的 「網證」,需要解決隱私難題

2020-12-24 IT商業新聞網

  

  近期,在微信、支付寶裡躺了兩年的 「網證」,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據中新網報導,在本周舉行的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會展工作人員介紹,以後在上網或使用 App 時,將可以使用網證代替輸入身份信息進行認證,能夠有效保護個人隱私。

  但值得思考的是,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保護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僅靠一張網絡身份憑證,是否真能解決這一難題?

  1

  何為網證?有何用處?

  尋求這一問題解答之前,需要先了解什麼是網證。

  網證,即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是由 CTID 平臺(中國電子身份證認證平臺)籤發給個人的權威網絡身份憑證。

  網證的本質是一個數據文件,是通過算法將實體身份證裡的信息變換成沒有明文信息的、不可逆的、完全脫敏的一個定長的數據,且這一數據與身份信息 「唯一綁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網證不能替代實體身份證。

  目前,微信和支付寶是 「網證」的兩大主流載體。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網證在部分試點地區中可以適用於線上、線下政務服務,住宿登記、物流寄件等有實名制要求的場景。

  不過,這些片段式的應用場景並非網證推出的真正意義所在,其更長遠目標在於打造網絡身份認證生態產業鏈。

  信任域的不同會造成網際網路身份認證效率不高,提高認證成本等問題,由此,需要一個構件一個可信體系,使得各個應用場景能夠在統一的信任根的基礎上衍生發展,相互關聯,相互信任;即以身份證為根的中國特色網絡可信體系。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於銳在接受《法制日報》採訪時介紹道:

  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可信體系,就是以居民身份證為根來構建,圍繞這個根構建三層體系,根層是國家法定證件——身份證。

  中間是第三方作證層,是可用來司法採證使用的身份認證憑證,像 CA(電子籤名認證證書)。

  第三層業務憑證層,像手機號、QQ 號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生態鏈,不同的應用根據可信程度需求的不同,採取安全級別、強度不同的身份認證方法,實現不同層級的信任傳遞。

  2017 年 11 月,公安部第一研究院牽頭成立了中關村安信網絡身份認證產業聯盟(OIDAA),會員覆蓋社會公共安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金融、電信、終端設備、晶片等多個領域,三大運營商,阿里巴巴、騰訊、聯想、螞蟻金服等企業均包括其中。

  據悉,這一聯盟將推動建立中國特色網絡身份認證體系,將網絡身份認證從碎片化信任域時代過渡到統一體系下身份認證時代。

  如今,網證再邁出關鍵一步——用戶在上網或使用 App 時,使用網證代替輸入身份信息進行認證,能夠在不洩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實現在線身份認證,以此有效保護個人隱私。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當前已不是僅在福建、廣東等地開展試點,而是在正常地推行運用,未來會慢慢地推行到全國。

  那麼,網證是如何保障個人身份信息安全?

  2

  如何保障安全?

  前面提到,網證的本質是一個數據文件,能夠與個人身份信息實現唯一綁定,但這個數據文件沒有任何明文,不包含個人隱私。

  另外,雖然這個 「網證」數據文件存放於網際網路上,但其數據文件並非完整數據,更為重要的是,即使遭到黑客攻擊,被獲得了完整數據,也無法逆推得出用戶信息,單向性的特徵給網證安全再加一層保障。

  據於銳介紹,數據文件的作用只是連結實體身份證和網際網路 + 可信身份認證平臺,而作為整個體系技術數據支撐的居民身份證明文數據是存放在公安信息網裡,是國家專業機關的專業網,與網際網路物理隔離。

  並且,公安專網是單向的、只進不出的,確保了公民身份證制證數據安全。

  另外,網證還能夠實現 「一證多存」和 「多證存一」。

  其中,「一證多存」指向存放於不同應用、不同埠中,既可以存放在微信卡包、支付寶等應用中,也支持存放於華為錢包等手機應用,或者是移動端之外的 iPad、電腦裡。

  「多證存一」指一家人的 「網證」都可以存在一個手機裡。因此,一旦家庭成員出現手機丟失的情況,也能夠通過別的終端進行掛失,且立即生效。

  在網證安全性中,採用 「刷臉」進行實人認證也是一大容易出現隱患的環節,如果人臉特徵信息在傳輸過程中遭到竊取,則後患無窮。

  對此,於銳對《法制日報》解釋稱,由於身份證中金具有照片和指紋兩個生物特徵,在線上進行網證實人認證時如果採用指紋形式,其安全風險較高,容易通過指紋特徵逆向偽造指紋圖像。

  而人臉屬於弱隱私特徵,通過人臉特徵難以逆向獲得用戶個人圖像。於銳表示:

  人臉識別技術用的是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算法,想通過人臉的深度學習特徵去回推出人的容貌,目前不可能。

  正是因為人臉這種特定的特點,現在全世界線上認證大多使用人臉識別。現在我們正在結合聲紋、眼紋來加強活體認證的準確性。

  可見,網證在誕生之初,就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但是,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網際網路環境中,網證或許還存在著一些值得審視的問題。

  3

  上網用 「網證」,數據隱私就安全了嗎?

  有觀點認為,在網證推行之前,大多數網站、App 已經錄入了用戶的身份證信息,如果使用網證登錄,是否會獲得網證與身份證信息的聯結對應,使得與身份信息唯一綁定的網證遭到 「汙染」,這是問題之一。

  另外,多數 App 的註冊頁面採用手機號登入,而手機號目前已與身份證信息實現了綁定,那麼,即便無需進行身份證驗證的場景,僅通過手機登陸,是否會形成 「手機號—身份證—網證」這一鏈路,同樣值得深思。

  總的來說,如何解決用戶已經半公開的隱私信息與網證之間的聯結關係,是網證需要解決的隱私難題。

  另外,即便沒有形成對應聯結,對於已在網際網路上登陸過的用戶身份信息,將如何進行處理,同樣值得審視。

  以人臉數據為例,據央視新聞報導,只要花 2 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而 5000 多張人臉照片的標價還不到 10 元,平均下來一份人臉信息僅有 0.002 元。

  而這些已經洩露的人臉數據又是否會影響 「網證」的推行,這也是癥結所在。

  雖然在群眾討論中網證仍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不確定性問題,但從網證推進的步伐來看,躺在用戶微信、支付寶裡的網證,用處越來越多了。

原標題:躺在微信、支付寶裡的 「網證」,真能保護隱私嗎

相關焦點

  • 躺在微信、支付寶裡的「網證」,真能保護隱私嗎?
    近期,在微信、支付寶裡躺了兩年的「網證」,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據中新網報導,在本周舉行的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會展工作人員介紹,以後在上網或使用 App 時,將可以使用網證代替輸入身份信息進行認證,能夠有效保護個人隱私。
  • iOS14微信選不了照片 微信發不了相冊照片解決方法
    iOS14微信選不了照片 微信發不了相冊照片解決方法 蘋果iOS14正式發布後,不少用戶發現微信無法發送相冊裡的照片
  • 微信和支付寶綁定銀行卡了?這些「照片」千萬不要存手機裡,趕緊刪!
    當下,不少人用微信、支付寶綁定了銀行卡和信用卡,什麼交費、外賣、電影、打車....等等數不清的支付功能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付款。手機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暗含很多安全隱患。千萬注意,再圖方便省事也不能在手機裡保存這些信息。
  • 微信和支付寶同時盯上的不僅是身份證!電子證件這樣玩才對
    實際上,早在2017年12月25日,就贏來了全國第一張微信身份證「網證」,居民的身份通過存儲在微信「卡包」功能裡的信息就能證明。不過微信該功能目前僅針對廣東省內的居民開啟試點,今年會陸續推向全國。支付寶這邊也非常簡單,打開支付寶App,點擊「卡包」,下滑點擊「證件」。在「證件」界面下選擇「身份證網證」,選擇「同意並申請領取」。接下來在面部識別中「眨眨眼」,面部識別通過後,成功申請到網證。
  • 微信和支付寶綁定銀行卡的 這幾張"照片"別存手機裡
    當下,不少人用微信、支付寶綁定了銀行卡和信用卡,什麼交費、外賣、電影、打車......等等數不清的支付功能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付款。但手機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暗含很多安全隱患,再圖方便省事也不能在手機裡保存這些信息。究竟哪些信息最好不要保存在手機裡?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信息也不能相信?
  • 數字人民幣駕到:微信、支付寶們等待戈多
    即便是把數字人民幣和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裡的資金相比,雙方的屬性也有很大的差異。「央行數字貨幣最簡單的理解方式就是電子現金,把法定貨幣的載體由紙質形式變為電子形式,也就是紙幣的數位化形式。」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使用時收取了一定的手續費,而數字人民幣作為公共產品,在使用時不需要手續費。範一飛指出,實際上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無法替代法定貨幣發揮價值尺度或記帳單位功能。且以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為基礎的電子支付工具,基於帳戶緊耦合模式,在應用場景覆蓋面、普惠金融、支付效率、用戶隱私保護和匿名支付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怎麼防止手機隱私信息被洩露?徹底刪除微信記錄首當其衝!
    手機隱私洩露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老生常談不等於問題已經解決,反而隱私洩露問題愈演愈烈,而且方式五花八門,令人防不勝防。手機裡面的很多APP都會留下我們的隱私信息,其中留存隱私的「重要基地」就是微信。想要防止手機洩露你的隱私信息,徹底刪除微信聊天記錄勢在必行!
  • 微信與支付寶的「圈地運動」,帶來的商機
    我們用支付寶微信兩大巨頭來做分析:Round 1支付寶:2003年支付寶上線服務於淘寶網,解決了網絡購物信任問題,開網店成了屌絲創業首選,富了一幫人...微信:2011年1月21號上線,一年時間用戶破一億,微商漸漸崛起,很多家庭主婦成就暴富奇蹟Round 2支付寶:2015年7月8日,支付寶發布9.0版本新增了「朋友」「生活圈」功能從此支付寶有了顆微信的心...
  • 【謠言粉碎機】微信「算命大師」神準!當心你的隱私洩密被騙
    【謠言粉碎機】微信「算命大師」神準!當心你的隱私洩密被騙 2020-01-17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人寧願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什麼原因?
    微信、支付寶的流行微信和支付寶是國內最大的兩個行動支付平臺,不僅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用戶量,還覆蓋到了全國各地,如今絕大多數人都離不開它們。行動支付的流行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高的便利性,而微信和支付寶就是其中最大的獲利者。
  • 數字時代「身後事」:如果人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網絡遺產到底...
    趙女士平時經常使用微信存儲零錢、進行支付和轉帳。在她看來,微信裡的錢屬於個人財產,如果將來離世了,微信裡的財產應當可以被繼承。此外,手遊在年輕人群體中很流行,不少人也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從遊戲中獲得虛擬武器裝備及遊戲幣,並在網上交易。在李先生看來,這些有價值的商品理應屬於個人的網絡資產。
  • 微信、支付寶統統要改造…網友:我也需要
    小坊近期曾提到過的 就有下面這麼多 為幫助「咱爸媽」用網難,、工信部昨天(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工信部宣布,將於明年1月起進行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 客戶手機丟了,微信支付寶裡的錢也被盜刷了,只因他這樣操作了!
    曾經以現金支付為市場主導的結構如今已經轉變為手機支付為主導了,可見家家門店內都已經張貼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的收款碼了,很多大生意人之間的交易也是通過微信和支付寶直接轉帳了,因為手機支付方便快捷,到帳速度也是立竿見影,如今很多店都是電腦收款,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店家掃我們手機上的碼進行收款,這樣可節省收款時間
  • 微信在「監聽」?不想隱私洩露,可以這樣手動關閉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微信已經取代了QQ成了普通大眾溝通感情的工具,隨著4G時代的到來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手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各種app也十分便捷,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同時這些高科技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煩惱。
  • 央行的「硬錢包」來勢洶洶,支付不再需要手機?支付寶、微信慌了
    但是十年後,出門不再需要帶錢包,紙幣、銀行卡以及信用卡統統不用帶,只需要一部手機就搞定了。而這種行動支付的引領者就是支付寶和微信,馬雲也算是改變人們支付方式的鼻祖了。而支付寶和微信也已經搶佔了支付領域超過90%的份額,其中支付寶的份額已經超過了60%。就是因為支付寶和微信的出現,現在出門不管是買菜還是購物,只需要用手機掃碼就可以了。「一部手機走天下」的時代已經開啟了!
  • 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香港人不愛用支付寶的原因,竟然是…
    微信客服:kd3955現在的世界手機是出門必不可少的物品有了它不僅可以和親朋好友聯繫吃喝住行的支付問題也能一併解決在內地不論是商場、超市、餐廳、酒店……都可以掃碼支付甚至街邊賣紅薯的,菜市場賣菜的也每人備有一個支付碼
  • 微信支付寶提醒:這幾張圖別存手機!
    當下,不少人用微信、支付寶綁定了銀行卡和信用卡,什麼交費、外賣、電影、打車....等等數不清的支付功能都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付款。手機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暗含很多安全隱患。再圖方便省事也不能在手機裡保存這些信息。
  • 馬化騰朋友圈曬微信支付分:835;愛奇藝回應用戶隱私話題;Firefox...
    愛奇藝回應用戶隱私話題:訴訟信息僅向法庭提供,已申請不公開質證馬化騰朋友圈曬微信支付分:835王思聰旗下熊貓互娛破產拍賣華為5G車載模組正式商用對此,愛奇藝回應稱,愛奇藝一直注重保護用戶隱私,本次訴訟中提交的信息,也是基於根據法律法規和訴訟需要,僅向法庭提供,便於法官更好地了解事實。「為了更好的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我們也申請了不公開質證,確保信息不會流向任何第三方。」
  • 央行正式宣布,支付寶、微信迎來強大競爭對手!
    簡單來說,數字人民幣就是電子版的人民幣,屬於央行管控的數字形式上的法定貨幣,功能屬性與紙幣相同,只不過紙幣是躺著錢包裡面,而數字人民幣是躺在你的手機裡面。需要注意的是,數字人民幣跟支付平臺裡面的餘額有著本質區別,支付寶、微信需要綁定銀行卡才能進行支付,且不同平臺之間是獨立的,不能互相轉帳;但數字人民幣就不一樣了,它擁有支付寶、微信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數字人民幣不需要綁定銀行卡,也不需要把錢轉入到支付寶、微信裡邊,直接用手機就可以實現支付。
  • 同一天,支付寶、微信先後闢謠!|支付寶|核酸檢測|騰訊微信團隊|...
    針對網傳「支付寶和微信提供數據,鎖定35萬人幫助進行病毒篩查」的消息,昨天(14日),@支付寶及@騰訊微信團隊先後發聲明。昨日18時許,@支付寶表示:支付寶沒有提供過下圖所說的數據。疫情相關信息請以衛生防疫部門官方發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