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烏著力改善東江源頭水質

2020-12-27 贛州市人民政府


「以前鬥晏水庫河水渾濁,基本看不到魚。現在水庫水質變好了,尤其是在2016年以後,水庫基本上看不到漂浮垃圾,河水清澈,而且還能夠經常看到魚蝦成群的景象。」近日,尋烏縣鬥晏電站負責人楊輝斌對比著鬥晏水庫的水質改善情況時說。該縣以監測數據為抓手,通過縣級層面調度推動,形成了縣、鄉、村三級聯合行動的良好工作機制,保護東江源頭清水暢流。

尋烏是東江源頭縣之一,這裡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珠江三角洲和香港飲用水水源安全。該縣於2015年開始試點水環境考核工作,2015年7月初步設立了15個考核斷面,其後逐年增加,目前已有53個(考核斷面26個,預警斷面27個),每年僅監測費用就需150萬元。

「設立考核斷面和預警監測斷面,主要是為了對尋烏河流問診把脈,解決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逐漸構建了全縣的監測網絡體系,為及時、有效掌控每條河流水質狀況,因河施策解決汙染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尋烏縣生態環境監測站站長陳華香介紹說。為了讓監測數據真正起到作用,尋烏縣環委會辦公室每月對水質監測結果進行排名並編制月度、季度、半年、年度水質分析報告,直接報縣委、縣政府。同時建立縣級領導巡河機制,現場檢查河流水質狀況,現場交辦整改任務,及時、有效推進問題整改。

目前,東江幹流尋烏水鬥晏電站出境斷面水質由2015年以前的Ⅴ類提升並穩定在現在的Ⅲ類以上,並且向Ⅱ類、Ⅰ類水質邁進,2019年度優質水比例達到66.7%;九曲灣、太湖水庫等縣級飲用水源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2020年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並優於國家考核的Ⅲ類水質標準。(贛南日報)

相關焦點

  • 神秘的珠江幹流之一(東江),途徑縣城及主要水庫,在地圖上看看
    東江,古稱湟水、循江、龍川江等,珠江水系幹流之一。 該河流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源河為三桐河 。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廣東省龍川縣、和平縣、東源縣、源城區、惠城區、博羅縣至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於黃埔區禺東聯圍東南匯入獅子洋。
  • 東江流域六市「助力碧道建設、逐夢幸福河湖」!
    12月19日,東江流域六市(河源、惠州、深圳、東莞、廣州、韶關)「助力碧道建設、逐夢幸福河湖」百場萬人保護東江行動啟動儀式在江東新區柏埔河碧道廣場舉行。新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小業參加活動。
  • 東江流域六市「助力碧道建設、逐夢幸福河湖」百場萬人保護東江...
    今日(12月19日)上午,東江流域六市(河源、惠州、深圳、東莞、廣州、韶關)「助力碧道建設、逐夢幸福河湖」百場萬人保護東江行動啟動儀式在河源市江東新區柏埔河碧道廣場舉行,廣東省東江流域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講話並宣布公眾體驗暨護河志願者聯合宣傳活動開始,開展江東新區柏埔河碧道公眾體驗徒步及護河淨灘活動
  • 寧波水質提升_共田環境標準服務
    寧波水質提升,共田環境標準服務,廣西共田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您身邊「美麗健康」城市環境綜合服務商,主要提供生態環境項目的諮詢、設計、採購、建設、運營及監管服務,全心全意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勤勉進取,共植福田。
  • 東江,共飲一灣水
    ,共飲一灣水》東江,珠江水系幹流之一,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自東北向西南流入廣東。新豐江在流經連平縣後,在東源縣流入萬綠湖,又名新豐江水庫,是華南地區第一大湖,因四季皆綠,處處皆綠而得名。惠州城,東江畔,一人,一桶,一篩,惠州民間藝術大師劉漢新的目光不停掃過河灘,期待能找到幾塊上好的顏料。砂石做顏料,是他的得意之處。
  • 念好「三字訣」 福建三明建寧力保閩江源頭水更清
    近年來,福建三明建寧縣堅持以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核心,著力構建 「 治、保、控 」 流綜合治汙體系,「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修復」等各環節緊密銜接,水汙染防治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 尋烏「金雞」唱響致富曲
    走進投資6.06億元、佔地1300多畝的尋烏德青源金雞產業項目現場,記者看到12棟雞舍拔地而起,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該項目相關負責人明少剛介紹:「大型蛋雞養殖項目的單棟雞舍養殖規模一般是5萬羽、10萬羽,我們打破常規設計,開創20萬羽單棟養殖規模的先河,在紅土地上進行探索和創新。」
  • 全省各地空氣品質同比有改善!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2、綜合指數變化率「+」表示空氣品質變差,「-」表示空氣品質改善。3、按國家要求氣態汙染物和顆粒物分別採用參比狀態和實際狀態數據。2、綜合指數變化率「+」表示空氣品質變差,「-」表示空氣品質改善。3、按國家要求氣態汙染物和顆粒物分別採用參比狀態和實際狀態數據。二、水環境2020年1-11月,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79個)水質達標率為100%。
  •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一河清水入湘江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水清魚跳」的景象又回來了。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一河清水何以來?長沙將截汙治汙作為先手棋,印發《長沙市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其中涉及瀏陽河的重點項目19個。
  • 艾汐媽菜譜——手撕東江火焙魚
    東江魚因產自東江湖而聞名。東江湖位於資興市境內。去年有幸一睹東江的美,那裡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早晚溫差較大形成的美景。一睹霧漫東江之美,如仙境般。在此感謝在小東江景區門口開賓館的朋友安排,遊玩還送了我東江魚。讓我對東江湖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
  • 青年歌手何苗 受邀「情系尋烏」大型公益演出
    ▲ 點擊藍字「今日尋烏」,關注中國客家尋烏最接地氣、重服務微信♉青年歌手何苗 受邀「情系尋烏」大型公益演出
  • 雲南多地水體再現「水質風向標」海菜花
    海菜花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生植物,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因此又被稱為「水質風向標」。海菜花的出現,標誌著水體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近日,雲南麗江市寧蒗縣瀘沽湖,曲靖市霑益區海峰溼地,大理州洱源縣茈碧湖、東湖等多地水體都盛開了海菜花。
  • 江北東江沿岸道路今天連接互通
    記者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獲悉,東江二路東延段和東江北岸望江段周邊道路今日上午11時正式通車。屆時,江北東江沿岸的道路將完全連接互通,道路通車後將惠新東江大橋、合生大橋、惠州大橋、東江大橋、隆生大橋與中信大橋等6座跨東江大橋串聯起來,大大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 巴中市「四個著力」 深入開展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
    著力改善河道面貌,常態開展「清河」行動。一是強力開展河湖「清四亂」,清理排查亂佔亂建亂採亂堆疑似「四亂」點位918處,覆核屬實、整改 「四亂」問題132個。二是深入推進城鄉垃圾治理清理,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治理426個,9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 超級爆笑尋烏古特雷斯搞笑劇《十萬聘金》——《開心客家人》第四集
    古特雷斯 兼營打造「浪漫尋烏邂逅情緣」尋烏婚友社,本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尋烏自己的婚介。尋烏婚友社熱忱歡迎尋烏單身人士報名婚友社,相信您的人生從此更加輝煌!         凡有意參加尋烏婚友社的單身男女
  • 「探尋深圳生命水工程之旅」周六啟動 50位市民走進東江水源工程
    市委市政府積極規劃建設境外引水工程——東江水源工程,該工程於1996年動工,幹線全長106公裡,2001年建成通水,累計為深圳提供優質原水90多億立方米,滿足了全市數百萬人口的用水需求,為深圳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被譽為深圳的「生命線工程」,並於2010年8月成功當選為「深圳市30年30個特色建設項目」。
  • IN視頻|水質可達直飲標準 龍華紅木山水廠二期工程投入運行
    該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從2020年12月24日起正式投入運行,經過深度處理工藝的出廠水水質將達到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4403/T60-2020),安全、健康、口感佳,可直接飲用。紅木山水廠深度處理工程是在常規處理的基礎上,採用了目前國際先進的預臭氧處理和上向流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側重於發揮臭氧強氧化性滅菌消毒、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功能,具有氨氮、有機物、色度及嗅味物質去除效果好,口感改善明顯等優點,大幅提升出廠水質及其穩定性,出廠水水質優於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並滿足更嚴格的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4403/T6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