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明星江漢、井莉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相繼離世,熟悉的人喟嘆不已,大多數網友卻表示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
儘管熟悉近四十年來港臺演藝界各色人物,對於「江漢」這個名字我也是反應了好一會兒,點開照片才恍然驚呼原來是他。
他是TVB近二十七八年來的「他爸」專業戶,因為是著名的老甘草,加上港劇結尾演員表一貫的光速飛過,因此我們幾乎從來不記得這個老演員的名字。
但是他在各類時裝劇、年代戲、古裝劇裡演的幾乎都是各種慈父,因此我們更習慣稱之為「XX他爸」。
而能夠為85後、90後所熟悉,還是因為在1998年古天樂作為黑古亮相的著名劇集《烈火雄心》中,演古天樂他爸。
而對於大多數70後以及80後來說,江漢最著名或者是給他們根深蒂固的形象莫過於他在1985年播出的港劇《八仙過海》中鐵拐李一角。
《八仙過海》是80年代剛剛崛起的亞洲電視製作的劇集。
在80年代中期,隨著《霍元甲》《上海灘》《射鵰英雄傳》這三部港劇的敲門磚打開大陸觀眾封閉已久的視野之後,每一部港劇的輸入都會引來萬眾矚目。
區別於之前的民國戲以及武俠劇,神話傳說的劇集讓我們感覺到了香港是個無比神奇、充滿幻想的地方,一下子讓我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極大滿足。
《八仙過海》的電視劇在播出後主題歌風靡全國,而且片頭曲和片尾曲分別為粵語和國語演唱的同一首歌,演唱者分別為劉鳳屏和奚秀蘭。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這又是兩個陌生的名字,可換到三十年前可都是響噹噹的角色。
劉鳳屏是香港早期著名歌手,是TVB1967年開臺後的第一代歌星。
有別於之後許冠傑崛起後引領的香港流行樂壇,之前的歌手主要活躍在歌廳、夜總會裡以及各種商演。
在那個年代,劉鳳屏是紅遍香港的紅歌星,有「嬌嬌女」的花名。在80年代新一代流行歌曲興起以及紅磡體育館落成後,她漸漸退隱。《八仙過海》差不多是她退隱前的最後發聲。
相對劉鳳屏來說,大陸觀眾更熟悉的是奚秀蘭。
她1984年參加了央視春晚,之後更是活躍在大陸演出。由於演唱曲目多為民歌等,以至於很長時間內很多人都以為她就是大陸歌手。
她和劉鳳屏一樣是TVB的第一批明星歌手,但在1979年已經結婚退出娛樂圈。可偏偏在退出江湖後錄製唱片更多、更受觀眾歡迎,尤其是受到大陸觀眾歡迎。
鑑於此,亞視在劇集《八仙過海》的前後分別找了當年紅極一時的雙姝來演唱來擴大影響力,亞視歷史上唯一可以和無線顧嘉輝抗衡的著名作曲家關聖佑創作了此歌。
那也正是關聖佑的全盛時期,他創作的《霍東閣》《八仙過海》《武則天》《秦始皇》《再向虎山行》等等在大陸熱播的劇集主題歌,滋養了一代的中國觀眾。
作為日後亞視和無線著名的甘草演員,《八仙過海》中鐵拐李的戲份差不多是江漢的電視劇生涯中最重的,也是他最出名的演出。
作為早年活躍在香港左派電影公司長城和鳳凰中的著名小生,江漢在70年代末轉入電視劇領域,鑑於形象端正,因此一直飾演正直、善良的正面角色。
他演的鐵拐李是劇中除了潘秀文主演的呂洞賓之外的男二號,由於演繹出色,這個角色也成為觀眾們對日後很多劇集中看見他的唯一稱呼。
80年代中期亞視的其他在大陸熱播的劇集中我們也能見到他的演出,如馮寶寶版《武則天》中的李世民、劉松仁米雪版的《萍蹤俠影錄》中的張丹楓之父。
那也是亞視30多年中堪稱黃金時代的一段時期,製作的劇集精良,主題歌也都堪稱佳作。
隨著引進的港劇越來越多,俊男靚女不斷湧現,江漢年齡漸長,出現在劇集中更多的角色多是慈父或富商,能給人留下印象的角色已經不多了。
而對於井莉來說,可能很多人壓根兒都沒看過她的演出。
作為邵氏電影的一面旗幟,井莉活躍在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差不多整個演藝生涯都在邵氏。在港劇開始進入大陸的時候,邵氏電影已經式微,又沒有演過電視劇,因此井莉基本上與國人無眼緣。
可是在錄像帶興起的年代,大量的邵氏影片曾經隨著香港黑幫片、鬼片等類型電影進入我們的視野,因此對於我們很多走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井莉也並不是一個陌生的面孔。
尤其是從70年代開始與狄龍、姜大衛配合主演的多部古裝武俠劇等,那個氣質又不是很優雅又不是很俗豔總之就是很特別的女一號,就是井莉。
她成名作是進入邵氏的第二部影片《船》,而蜚聲影壇的是主演的《雲泥》。
兩部都是60年代的愛情片,電影的主題歌都成為當時的流行歌曲,而演唱者正是前一陣剛剛去世的TVB掌門人方逸華。
江漢和井莉都已經消失在主流人群中很久,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認識他們了。即便是在微博上發聲「我們的江漢叔,一路好走。永遠懷念你」的宣萱,也已經脫離我們的視線好久了。
當年的經典劇集,現在看好多顯得過時和落伍了,幸好歌聲不會。
時間最是無情,幸有「銜娛翻生」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