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私立大學停辦 私校工會憂更多學校有倒閉風險

2020-12-19 臺海網

新華社臺北5月14日電 位於臺灣嘉義縣的私立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14日宣布將於今年7月31日停辦,引起島內關注。臺灣私校工會表示,學生數在3000人以下、註冊率低於六成的學校恐有倒閉風險。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1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安排現有1100多名學生轉學,並遣散教職員工。校方聲明表示,受少子化的影響,招生環境日益困難,因此決定停辦學校。校方已聯繫多家大專院校安置現有學生,並將專門撥款幫助教職員工離職。

臺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短期內可能會有其他私立院校效仿這個做法。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正在推動私立學校退場條例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私立學校如依據新的條例停辦可能損及董事會的利益,因此有些學校會爭取按現有辦法停辦。

根據臺教育主管部門2019年底公布的數據,全臺有6所大專院校新生註冊率未到60%,其中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註冊率最低,僅37.23%。

受生育率下降的影響,臺灣近年來多次傳出學校倒閉的新聞。本周,創辦於1962年的新北市中華高級中學也申請停辦,校方表示由於招生人數減少,學校財務狀況不佳。這所高中的棒球隊成績突出,曾培養多名知名職業棒球運動員。(記者 傅雙琪、吳濟海)

相關焦點

  • 臺灣又一私立大學宣布停辦,赴臺就學要避免踩雷!
    新華社臺北2020年5月14日電 位於臺灣嘉義縣的私立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14日宣布將於今年7月31日停辦,引起島內關注。臺灣私校工會表示,學生數在3000人以下、註冊率低於六成的學校恐有倒閉風險。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1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將安排現有1100多名學生轉學,並遣散教職員工。校方聲明表示,受少子化的影響,招生環境日益困難,因此決定停辦學校。
  • 生源短缺 臺灣學校很煩惱
    在洪大安看來,大環境不佳,當局應給予私校更多的鼓勵與支持,而非處處限制,教育主管部門應讓私校有更多辦學的彈性、空間與動力。校方去年向教育主管部門提報縮小規模規劃,但至今未獲核准,因此學校就照既定計劃停辦,希望未來幾年內可以轉型成功。
  • 陸生不來加速臺灣私立高校倒閉?臺校長:今年大考驗
    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接受訪問表示,過去有陸生來臺就學,讓臺灣在少子化的斷崖上堵住了一半,大專院校經營沒有發生太大問題,現在兩岸關係不佳、加上疫情影響,「九二共識」沒了,陸生也不來了,高中畢業生又有出境升學的選擇機會,預估今年8月9日大學指考放榜,私立大專院校退場的危機就會提前浮現
  • 臺灣瀕危大學新指標 老牌私校4紅燈
    臺灣私立大專校院財務紅燈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教育部門上月底公布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不過去年6月教育部門已改以財務面而非新生註冊率檢視私校辦學績效。本報發現,教育部門2018學年度7項財務指標裡,拿到「5燈獎」的私校此前招生普遍不佳,但招生情況不錯的老牌私校輔大、淡江及醫學類校院中山醫學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卻也拿到3或4個紅燈。
  • 臺北百年私校吹「熄燈號」
    近年來,少子化浪潮席捲臺灣,生源減少令不少私校面臨嚴峻的招生問題。近日,有著近百年校史的私立東方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吹響「熄燈號」,於2020學年起正式停止招生,成為臺北市近3年來第3所停招的私立學校。「辦了近百年的私校就這樣停招,實屬無奈。」
  • 少子化浪潮來襲 臺北百年私校吹「熄燈號」
    熄燈號」  近年來,少子化浪潮席捲臺灣,生源減少令不少私校面臨嚴峻的招生問題。近日,有著近百年校史的私立東方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吹響「熄燈號」,於2020學年起正式停止招生,成為臺北市近3年來第3所停招的私立學校。  「辦了近百年的私校就這樣停招,實屬無奈。」私立東方工商高中職教務主任廖雅真坦言,學校財務運作正常,停招主因是近年學生人數銳減,2019學年在讀學生數僅剩229人,不過「這也是少子化時代沒辦法的事情」。
  • 臺灣專家:陸生不來,會加速臺灣私立高校倒閉
    臺灣學生海外留學人數增加,臺灣教育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劉亞平接受訪問時表示,受到廣設大學與少子化的衝擊,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不夠,又受教育全球商品化,各國搶人才,人才挑強校,加速出走。此外,預估臺灣有三分之一大學會倒,陸生不來將會加速臺灣私校退場。
  • 臺媒:多所私立學校受少子化影響已停招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教育部」針對各級學校學生人數重新研究推估,發現在少子化下臺灣各級學生數大幅下降。據臺灣自由電子報22日報導,臺「教育部」用出生人口數等看各級學校教育階段的入學年齡與修業年限等,藉此估算各屆學生人數,並納入各種情況如中途輟學、休退學乃至死亡等因素,推估出未來16年的學生人數變化。
  • 英國私校不等於貴族學校:排名不如看口碑
    衛紅研究英國私校不僅僅因為興趣,也有現實的原因,她是一名10歲男孩的母親。在中國時,她和身邊無數受過高等教育、有海外視野的朋友同事都在焦慮一個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這些家長把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既有良好傳統又有優質教育資源的英國私立學校上。「什麼時候把孩子送出來?該選擇哪所學校?學校的照顧能放心嗎?我們幾乎沒有一點概念。」衛紅說。
  • 臺灣淡江大學院校介紹
    學術表現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在2008年5月公布國內大學ESI學門排名,全臺灣僅24校進入ESI學門排名,其中10所大學則僅進入1個學門,進入ESI排名即表示進入世界前1%。淡江大學進入ESI全球排名之學門有以下兩門。
  • 《信條》中的「尼爾」竟然是英國私校畢業的
    ,但在英國乃至全世界,不少家長選擇英國私校的精英教育已經不是罕見的事了。100個私立學校的畢業生中,有7個會成為英國未來的頂級精英,各行業領導人接受私立教育的可能性大於普通教育5倍。,在橄欖球領域中,37%的國際球員接受過私立教育,而在板球比賽中,有43%的英格蘭球隊曾進入私校。
  • 臺灣最頂尖的私立綜合大學---輔仁大學
    圖:蔡依林輔仁大學位於臺灣新北市一所著名私立大學,是一所教會學校。2015年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輔仁大學名列5星級「中國高水平大學」,是臺灣島內獲此殊榮的兩所私立大學之一。其前身是1925年成立於中國大陸北京市的「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乃取《論語》中「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之意,後更名為「天主教輔仁大學」。曾長期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馳名於中華民國高等教育界。1952年在中國高校調整過程中被撤銷,校區劃歸北京師範大學。
  • 臺灣有些大學最好別報 有些大學有「錢途」
    這些大學很牛氣私立大學也擠進亞洲百強  ◆高雄餐旅大學的畢業生有「錢途」  高校排名應是學子填報志願時的一項重要參考,本月中旬,位於英國倫敦的高教研究機構QS公司,公布「2015亞洲大學排名調查」,臺灣地區共有12所大學進入亞洲前百大。
  • 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三所著名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因此引發熱議。如果合併成功,它將是臺灣首個橫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學合併案,學生人數超越知名的臺灣大學,從而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  在合併會議上,臺科大校長廖慶榮稱,此前和屏科大談論合併時,已預留伏筆,若有其他學校合適也能加入合併。
  • 倫敦周邊私校系列 | 最宜居最安全的薩裡郡竟有這麼多優秀私校!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給大家整理過伯克郡、赫特福德郡、肯特郡的一些可選的知名私校,不少家長都表示十分有參考意義!點擊回顧:肯特郡有哪些優質私校?點擊回顧:赫特福德郡有哪些優質私校?點擊回顧:伯克郡有哪些優質私校?
  • 20年內美多數高校或將倒閉:因巨大財政壓力
    近日,臺灣多所頂尖大學將合併的消息引爆高教圈。生育率下降、少子化連帶影響學校招不到足夠的學生。很多臺灣高校由於經費不足,已經陷入苦撐中。大陸二胎政策放開有助於緩解生源危機,但這樣是否就真的能讓眾高校倖免於難?你知道嗎?在美國,64%的大學財務管理人員認為其就職高校的財務模式不足以支撐其未來5年的發展,更有18%的被訪者認為,所在高校近幾年不會但在未來數十年將倒閉。
  • 【低齡留學】英國公立學校VS英國私立學校,你會選擇哪個?
    相比動輒上萬的私校學費,公立學校往往幾千鎊就能搞定,而且生源也是就近招收,所以通常大部分英國的學生上的就是公立學校,也就是平民教育。,因此學校的人數更多,學生人數從幾百到上萬不等,從而班級人數也更多,平均每個班都會有30個學生以上,一個老師照看幾十個孩子這種情況並不奇怪。
  • 臺灣私立大學的「悲哀」
    臺灣的私立大學起步很早,並且早在1974年就頒布了《私立學校法然而,臺灣私立大學教育面臨著同大陸一樣的老大難問題,發展進程步履維艱。  臺灣世新大學(私立)校長成嘉玲用數字表達私立教育的「悲哀」:「目前臺灣私立大學人數佔臺灣大學生總數的69%,卻只分配到46%的經費。1985年以來公私立學校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為79/21,可見私立學校的經費拮据。」在美國,公私立學校經費的比例是25/75,其中40%用於高等私立教育上。
  • 2020年,就讀澳洲私立學校要花多少錢?
    澳大利亞各地私立學校的學費差別很大。 如果你希望孩子在2020年就讀於一所成熟,廣受好評的都市地區私立學校的12年級,你將支付的範圍將是$18,000-$41,000之間,加上寄宿費。
  • 中小學大量私立學校的存在,嚴重破壞了教育的公平,你認同嗎?
    學習時間肯定沒有私立學校孩子們的學習時間長,在應試考試的情況下,肯定學習時間長的成績要高於學習時間短的。鄙人認為,不一定就是私立師資強的緣故。中小學不該有私校,辦私校只為一個字"錢",為了錢私校才不管教育方針政策,不管教學研,把學生訓練成做題工具,不管學生身心健康,追求利益最大化,私校就是企業,所以中小學不應有私校,都應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