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珍愛紅領巾》
作者:鬱子涵
指導老師:宋玉紅
作者:胡 曉
指導老師:何偉令
夜晚,委屈又襲了上來,大概是被學業壓得有些累了,期末複習雖沒有登天之難,但難免有些疲乏。夜裡的月亮也不曉得藏在哪了,瞧不到月光,我笑了笑,想想是什麼動力讓我繼續努力下去……
小升初畢業考試結束後,我去南京石塘村轉了轉,放鬆放鬆,一到那裡便覺得與北方明顯不同,是那種連空氣中都帶著水分的熱,地面上也冒著熱氣。漸漸適應後,我被石塘村的秀麗風景迷住了。這個千年古村,四面環山,丘壑連綿,風景瑰麗,三萬畝翠竹形成林海。村內建築群也是清一色的,以「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式皖南派建築風格為主,北面的石塘人家以「靈龍臥脊、木格門窗、朱漆黑瓦」式江南名居宋代蘇派風格為主,村中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實在是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自己逛了逛就得去酒店和夥伴們一起吃飯。飯後,我發現酒店路邊種的灌木叢上開有白色的花朵,散發著濃鬱的香味,我從來沒見過,便問了酒店店主的母親,那婆婆親切地告訴我說這花是茉莉花,香得很,說著就順手摘下一株,別在我背包的側面。我謝過了婆婆,跑去參加活動了。
導遊告訴我們,今天的任務是徒步十公裡越野,去竹海裡感受自然的魅力。大家便興衝衝的出發了,一開始,大家說說笑笑,笑著鬧著好不快活,可才走了三公裡多,大家便喊著累了,興致一下子低落了不少。我也感到腳有些酸痛,抱怨起了買的新鞋,但仍舊走著。再後來,我們休息的次數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長,可是還是有好多人互相鼓勵著前行。我脫下鞋一看,腳上磨了好幾個泡,腳跟也被磨破了,心想著出來放鬆竟然還能遭這罪。再啟程出發,我的興趣卻再也提不起了,一邊想著放棄後讓司機叔叔接我回去,一邊默默跟在隊伍後邊。不出所料,我掉隊了。
我一個人走在竹海的路旁,忽一陣風吹來,吹得我有些冷了,繼續委屈的趕路,可這時竹葉被風吹得沙沙響,像是有東西在林中笑,我被嚇得一跳,心裡明白是竹葉在響,可是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漸漸地,我停住哭泣,注意到了掉在地上的茉莉花,撿了起來拿到鼻前聞了聞,還是香的,這花被採下也有好幾個時辰了,可卻依舊香著,像是不能被失去水分這種困難擊敗,依舊香著;就算它不久將要乾枯凋謝,但依舊香著,那麼沁人心脾。我卻連這麼一株小花也比不上,這麼點委屈就掉眼淚想著放棄,突然有些慚愧。我擦了擦臉上留下的淚痕,再次邁開雙腿大步向前,追上了夥伴們和他們一起完成了任務。
那一晚,星光灑在路上,我踩著星光,拾起一地馨香,順著螢火蟲的光亮,聽風拂過竹葉的聲響 ,找到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與力量。
物不經風霜則生意不固,人不經苦難則德慧不成。乘一葉載樂觀與從容扁舟,於苦海中乘風破浪,待到雲淡風輕天朗月明時,盡拾一地馨香。
原來這就是我努力下去的力量。
作者:常一萍
指導教師:楊振虹
凜冬已過,星河長明,疫情終時,這人間仍是星河滾燙,皓月清涼。----題記
有人挺身而出,有人逆流而上,有人保持善良和坦蕩。好像在危險來臨時,越渺小的越孤勇,越害怕時越強大。
我們追趕著時間,好多次在訴說著愛;我們也跨越過時間,相信告別會是重逢的前篇。清晨會再次到來,無論是怎樣的黑暗,怎樣的季節,都不會是永遠,大概到櫻花開了,春天也就來了。
2020年的庚子春節,荊楚大疫,一場疫情席捲了神州大地,病毒肆虐橫行,掩蓋了新桃符的濃濃年味,蠶食了春日裡的盎然生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人人自危,人人都在擔憂著,都在焦慮著,都在惶恐著。太多的聲音讓我們迷惑,道不清的情緒時刻讓我們疲弱,明知風險,卻仍有一群身穿白衣的青年,在訣別書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義無反顧,奔赴前線。
沒有誰是必須要承擔責任,但總有人願意付出一切。在疫情發生期間,我們多多少少總會有些感觸。曾看到一個話題「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這簡簡單單幾個字,卻像是在陳述一件事,又像是在詢問我們的答案。俶爾我不由地淚目,我看見了無數的愛與希望,看見了無數的背影與堅強,我記住了數字背後活生生的人,記住了奇蹟背後所有的個體,我為你的堅守而感動,為你的逆行而溫暖,因為掛念而徹夜難眠,因為幸福而淚流滿面。你從來不求當英雄,卻值得世界去歌頌。哪裡有什麼不同?眼淚落下也終歸相融。
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新時代青年手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用使命和擔當磨礪青春的鋒芒。在這次疫情期間,他們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用辛勤的汗水,甚至是用生命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湧現出許多值得書寫的事跡。我想這便是魯迅所說的「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螢火蟲的光點雖然微弱,但亮著便是向黑暗挑戰。
我們深愛過的這片土地,等到了春暖花開的一天。有的人在團聚的時刻選擇分離,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他人的生命,有的人穿上了軍服,也穿上了使命,誓死,不言退,有的人不是醫生,但也想靠一雙手,從病魔手裡搶時間,有的人在看不見的角落,與前線並肩作戰。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在這場戰役中默默付出的你們,希望我們的掛念能匯集成暖流,淌過你的心田,帶去我們最誠摯的敬意與溫暖。
山川異域,風月共天,億人之心,向光前行。我們現在所承受的苦難與背負盡頭,都是行雲流水般的此世光陰。願歷比坎坷,山河可無恙,人間皆可安。
「向所有沒有等來春天的生命致哀,向所有用生命守護蒼生的英雄致敬。」
常一萍:永登縣第一中學高三(五)班學生。
楊振虹:永登縣第一中學語文教師。
慕禪
風吹過
楊柳輕輕和著
蒲公英的約定
等風起蒼嵐
一起飛向雲端
天空是高遠的海
在秋風裡徜徉
捕捉秋的殷實
那紅的黃的葉片
是秋天最清晰的脈絡
收集起散落的落英
歲月便經緯分明
田野村落
瀰漫著果實的芬芳
恍惚的心情
在秋實裡豁然
張文芳
春天來的時候,冰雪消融,小河裡的水泛著波紋,叮叮咚咚地流向遠方。杏樹、梨樹也都開了花,紅的似火,白的像雪,小草也發出了嫩芽,生命破土而出。清晨村莊升起了嫋嫋炊煙,不一會兒各家飄出了飯菜的香味,召喚著離家在外的遊子。土地開始平整,播種的拖拉機「轟轟」聲響徹了雲霄,農民開始了新一輪的農耕。大地重獲新生,一片生機勃勃。
夏天到了,遠山蔥綠,山石間夾雜著一些青草、野花,田野裡麥苗青青,農民開始除草,拔草。正是農忙的時候,村莊一片寧靜,田間地頭忙碌的人多了起來。離家不遠的學校傳來一陣朗朗的讀書聲,偶爾也會聽到上下課的鈴聲,正是少年讀書時,充滿著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深秋的大地一片肅煞,一陣秋風卷著落葉掃過大地。在樹身下堆積的落葉厚厚一層,如同一本深情的書寫滿了喃喃細語。田野間,收割的麥子、藏在地下的土豆等已運回了家,剩下的只有草茬和土豆秧。你聽,晚風吹過飄來陣陣農人的歌聲,那藏在歌聲裡的,有收穫的喜悅,有生活的苦樂,有對愛情的嚮往和傷感。秋天是個令人多愁善感的季節,總讓人很容易想起生命,如同百花的開落,盛開過也會凋零。
冬日的大地白雪茫茫,銀裝素裹。冬日裡的乾草被大雪覆蓋,鮮見蹤跡。西北風呼呼地刮著,似乎攜帶著無盡的寒意。只有房子裡生著火的火爐和燒熱的炕才給人帶來暖意。這時候的天空總是湛藍湛藍的,好看的過分,大地卻荒蕪著。冬天很快就會過去,希望總是在春天!我們期待著煥發新生的春天!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大地也隨之變換著色彩。無論是落英繽紛的春天,還是色彩斑斕的秋,甚至是顏色單調的冬天,都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在這深情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收穫……
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啊,世世代代傳承的農耕文化,我們在這田野上奮鬥,在這田野上歌唱。原來我早已愛極了這深情的土地!
韓本孝
不計身微歷練悽,
赤心一片付菩提。
經霜染透成枯色,
敢換春紅願作泥。
韓本孝:永登縣高級教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楹聯學會會員,甘肅韻文學會副會長
王有仁
故鄉保留了我幼時的懵懂無知
故鄉伴我走過無憂無慮的童年
故鄉悉心地教我如何算術語文
故鄉給我戴上有崇高榮譽的紅領巾
故鄉的麥浪在我腦海裡日夜搖曳
故鄉的河水在我耳畔時刻輕響
故鄉的果園清香一直存留在我的心房
故鄉的最美風景讓我終身難忘
故鄉把最深沉的愛給了我
故鄉把我送到了遙遠的地方
我把我最美的青春獻給異鄉
我把我成熟的心寄託給了故鄉
故鄉就是我們的父親母親
故鄉把兒女們撫養拉扯大
我們卻長時間回不了想念的家
只在異鄉默默祝福著您
我們只有在每年的清明和春節
回鄉住上短短的幾天就算是回家
好在故鄉有寬闊博大的胸懷
接受了離鄉遊子對故鄉的惦念和牽掛
浩然一生
我的母校
兒時的搖籃
你是初生的萌芽
你是知識的源泉
我是一片空白的紙張
啟蒙的老師
教我睜開了知識的雙眼
使你把文字根扎在我的心田
花朵是你的芳心
講臺是你的陣地
一片綠茵的校園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精心耕耘
用心血澆灌
父母般的呵護
親人般的痛愛
一點一橫
一撇一捺
付出了多少心血
澆灌出鮮花朵朵
從早到晚
不厭其煩
搬嘴餵食
手把手練習
廢寢忘食
油燈下閱卷
春夏霜寒
孜孜不倦
傳授知識
無私奉獻。
難忘的恩師
勤奮的園丁
培育出朵朵鮮花
把希望的種子播種在廣闊田野
張國丁
鄉愁是條彎彎的河,
她那炫動的韻律,
變幻著離鄉人漂泊的歌謠
和無盡的思念。
鄉愁又像是姑娘的花辮
她那甩擺的節奏
綴滿了家鄉的田園風光
勾畫出壯美的畫卷
鄉愁又像故鄉裡低矮的墳塋
自小母乳的甘甜
和父親和藹的面容
挑撥起遊子
顫抖的雙肩和閃爍的淚眼
鄉愁更像是一本燦爛輝煌的教科書
記載著家鄉遠古的歷史
和歷經滄桑飛躍式的巨大變化
過去的鄉愁是一臉無奈的憂傷
如今的鄉愁是一種幸福的味道
無論鄉愁經歷了怎樣的艱難
也擋不住思鄉人的歸心似箭
今天用鄉愁懷念過去的記憶
明天用鄉愁展望美好的未來
從此讓鄉愁轉化成我們努力打拼
一起奮進決勝全面小康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