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與錯,是與非
母子亂倫(此處的母子亂倫不僅指母子之間發生性關係,也包括親吻、撫弄對方性器的行為)是社會熱點,也是心理諮詢的重點內容。
有人認為母子亂倫嚴重違背社會倫理,有違人倫,甚至有人憤慨地怒罵這是一種要遭天譴的行為;
有人則認為母子亂倫僅限於母子之間,家庭內部,只要不生孩子,對社會、對他人又沒危害,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大可不必大動幹戈,很多當事人對此就很認同。
這兩種觀點誰是誰非呢?
在此,本文並不想就此給出答案,因為這兩個觀點都是從社會、他人的角度來談及該現象,本文意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種行為帶給兒子的影響。
母子亂倫制約兒子正常成長
母子亂倫源於俄狄浦斯情結,這個希臘傳說說的是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故事,象徵著人類在特定成長階段的心理規律。
人類在2、3歲左右是性發展的對象選擇時期,由於與父母聯繫緊密,兒童的對象首先是自己的雙親,兒子想取代爸爸佔有媽媽,女兒想取代媽媽佔有爸爸。
如果父母感情良好,聯繫緊密,他(她)就會越來越覺得爸爸(媽媽)的強大和優秀,自認無法戰勝對方,轉而認同、模仿爸爸(媽媽),並且把這股性能量投向外界,從外面的世界尋找自己的性對象,在此過程中,學習成為一個男人或者女人。
由此可見,良好的夫妻關係對子女成長的重要。
在母子亂倫案例中,兒子與媽媽長期同睡一床是常見情形。
兒子取代爸爸,成為媽媽的情人,他就會把性能量投入到媽媽身上,從而減少對其他異性的興趣和關注,缺少與其他異性的互動經驗,到了該成家立業的時候,極可能出現找對象難、成家難的困境,即使成了家,也比他人出現婚姻問題的可能大。
另外,母子亂倫畢竟受到社會道德倫理的嚴重譴責,他們的「幸福、甜蜜」只能偷偷品嘗,為了小心翼翼地保護這個秘密,以免在人際交往中不小心洩露了這個秘密,兒子很可能不得不與他人疏離,減少與他人的交往,不能和其他同齡夥伴一樣,盡情地說笑、盡情地玩耍。
進而影響到終身的人際關係;同理,和媽媽有著這樣的關係,兒子還極可能為此而自卑、自責。這些都足以使兒子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長期以往影響到身心的健康發展、事業發展。
如果母子長期保持這種關係,兒子放棄與其他異性戀愛、結婚、養兒育女的機會,也就意味著在他的人生中沒有純粹的戀人、丈夫角色,更沒有成為父親的經歷和體驗,沒有成為完整男人體驗,這極可能導致其老年時死亡焦慮程度高於他人,也就意味著在面對死亡時,他內心痛苦更大、所受煎熬更多。
因此,在母子亂倫的案例中,許多兒子在多年後對媽媽潛在地會由愛而恨,認為是媽媽沒有擔負起應擔的責任,給他人生帶來如此大的困境。
跟其他女性在一起不如和媽媽在一起好
有過母子亂倫經歷的兒子即使有了戀人、愛人,也常常會說,跟他們在一起的感覺不如和媽媽在一起好,跟媽媽在一起更加刺激、舒服、溫暖和安全。這是因為:
第一,母子亂倫有違倫理,是壓力狀態下的行為,人們在壓力下,性亢奮程度更高,會感覺更刺激,更愉悅。
第二,很多人的亂倫行為發生在青春期後,通過前文我們知道兒子對媽媽的嚮往從2、3歲就開始了,這麼多年的性能量壓抑,也會使其有大爆發的感覺;潛在的可能還有終於成為父親、被母親認可的成功狂喜帶來的刺激。
第三,與媽媽發生性關係、依偎在母親懷裡還可能喚起嬰兒期在母親懷裡吃奶的那種安全感、溫暖感、幸福感。
第四,上述三種情形是其他女性很難具備的條件,而且由於「兒子」可能對媽媽和此時的戀人、愛人都會存在背叛的內疚,因為對他而言他都沒有做到忠誠。
尤其是對媽媽,他心裡的聲音是「兒子怎能背叛媽媽?」這種內疚、自責成為他與其他女性充分享受兩性生活的障礙。
角色混亂和其他影響
兒子還是情人,兒子還是父親,媽媽還是愛人,混亂的角色感也會帶來兒子內心衝突,引發焦慮。
母子亂倫同樣也會使媽媽產生人際交往障礙、嚴重的心理壓力、死亡焦慮等現象。而且,由於和兒子糾纏在一起,其擁有自己獨立生活的可能被降低。
也有人會說,給兒子造成影響的核心是在社會倫理道德,只要不受社會倫理道德影響不就可以了嗎?
從心理學看來,作為一個社會人,並非生活在真空中,當事人不受社會倫理影響的可能性極小。
我該怎麼辦?
已經與母親發生了亂倫行為的兒子如果願意嘗試停止,走出困境,完成獨立,首先,需要試著與媽媽分開,離開媽媽身邊,獨立居住。
當然生活中僅僅只有這樣的想法和建議,很難使當事人發生改變,除非雙方關係捲入不深;
現實中,常常出現兒子多次下定決心,希望結束與媽媽的這種非正常關係,但經常因痛苦、焦慮,或者其他現實原因,再次恢復的情形。
他們的自信和努力一再受到打擊,從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這說明僅靠當事人之力是很難解決困境的,現實中甚至有的當事人雖然結束了這種關係,或者只與媽媽發生過一次性行為,卻因為強烈的罪惡感而同樣導致焦慮、人際交往障礙和婚戀障礙等問題。
為此,需要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通過心理諮詢,在心理諮詢師的支持和陪伴下解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