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香港導演陳木勝今早不幸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
2018年,荒誕喜劇《無名之輩》上映時,陳木勝還曾參與的話題,寄語年輕人:不要因環境迷失自己。
他生前發的最後一條微博,還是去年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戰》殺青宴,沒想到一句江湖再見,竟成永遠:「電影絕對是團隊力量帶來的震撼!不是任何一個人說了算的事!感謝大家四個月以來不辭勞苦地為《怒火戰》的付出那麼多!非常感謝!我們江湖再見!」
陳木勝,香港唯一一位古典派,學院派的導演。早年,陳木勝在電視臺曾擔任過杜琪峯的助理導演,拍攝過《倚天屠龍記》、《雪山飛狐》等電視劇。
1990年,陳木勝執導了自己的首部影片《天若有情》之後,受到徐克器重,執導了由其監製的武俠片《新仙鶴神針》。
隨後,《旺角的天空》和《衝鋒隊怒火街頭》讓擅長營造兄弟情和槍戰戲的陳木勝,成了香港炙手可熱的動作槍戰片導演之一。
他的主要電影作品還包括《願望樹》、《我是誰》、《特警新人類Ⅰ、Ⅱ》、《雙雄》、《三岔口》、《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保持通話》、《雙雄》、《新少林寺》等,曾五次入圍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新聞多看點:
鼻咽癌早期有三個危險信號
鼻咽癌在歐美國家的發生率在1/10萬左右。 但它卻特別偏愛我國沿海地區,尤其是廣東。據統計,廣東肇慶的四會地區發病率居全國之首,達到男性30.96/10萬,女性15.45/10萬。IARC(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為,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三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基因原因、過早感染EBV病毒和食用鹹魚。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新版1類致癌物中,Salted fish, Chinese style顯得有些顯眼。醃魚致癌不少人有耳聞,但WHO為什麼還特別標註了「中式」? 而且,這並不是中式鹹魚首次上榜,早在2012年,它就已經被確定為1類致癌物了。
EBV是一種普遍感染的病毒,90%以上人群一生中都曾感染過EBV,只有有基因缺陷的會觸發致癌,但基因不可逆,因此研究者可能因此更加關注鹹魚與鼻咽癌的相關性。
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腫瘤醫院頭頸放射治療科主任陳曉鍾主任醫師,是我省鼻咽癌診療領域的頂尖專家,他表示,鹹魚已被證實為導致鼻咽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之一。 陳主任提醒,作為沿海省份,浙江的鼻咽癌發病率也不低。
香港地區曾做過一項1986年青年調查,該研究找到了250名鼻咽癌患者作為「病例」,讓他們各自提供一名年齡相近、性別相同、沒有鼻咽癌的親戚朋友作為「對照」組。
通過問答的方式,做生活方式調查,並通過其母親了解他們兒童時期的飲食構成。最後,這項研究獲得了127組「病例-對照」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發現,導致鼻咽癌的最顯著因素,是兒童時期食用鹹魚。
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香港青年中的鼻咽癌患者90%以上有鹹魚飲食習慣,尤其是兒童時期吃鹹魚的習慣。
有鹹魚飲食習慣的人群其實也不必過於擔心,這只是致病因素之一,而且鼻咽癌的臨床治癒率很高,早期發現可達90%以上,即使綜合早中晚期的平均治癒率,五年生存率也達80%以上。
不過陳曉鍾主任強調,鼻咽癌的早期誤診,需引起重視。鼻咽癌早期有三個危險信號:鼻塞、耳鳴和頸部無痛性腫塊。
鼻塞:鼻咽癌的腫瘤在鼻腔內產生後,就會堵塞鼻孔引起鼻塞。
耳鳴:如果還伴有耳朵積水,就要特別留意了,許多患者發生耳鳴後會直接去醫院五官科就診,被當作中耳炎治療,耽誤了病程。
頸部無痛性腫塊:這是最容易忽視的一種症狀,因為無痛,所以許多人都沒有當回事情,特別是在早期,吃點消炎藥的話,這個腫塊還有可能變小,就更有迷惑性了,還可能被誤診為淋巴結炎。
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得過鼻咽癌,發生以上症狀後,要特別引起重視,因為有直系親屬鼻咽癌病史的人群,比普通人群的患病率要高出3-5倍。(都市快報 記者 宋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