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eum(博物館)來自於拉丁文中的Museums 。原本是用於紀念古希臘神話中的女神——Muses(繆斯)。繆斯是九個女神的統稱,掌管文藝和科學,給人們帶來鼓勵和靈感,像英語單詞amuse,museum,music都是由此演變而來。因此,有人認為,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館其實就是繆斯神廟。
古希臘女神繆斯
早先時候,博物館只是研究機構,沒有對外開放。文藝復興之後,人們對藝術越來越渴望,博物館才慢慢對外開放,進而逐步發展成為我們當今所見到的博物館。
截止目前,德國有6372座博物館,每年參觀人數達到1.12億,平均下來每個場館每天接待48個參觀者,要知道德國人口也就八千萬。對德國人來說,博物館像他們所鍾愛的香腸和啤酒一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想必大家像圈哥一樣,每當圈哥去一個城市遊玩兒的時候,會用中英德文,查遍無數攻略,基本所有攻略都會推介幾家當地的博物館。可見,博物館已經是成為德國城市一張很重要的名片。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德國人如此喜歡去博物館?
一、博物館可對認知進行系統整理,直觀表現。
博物館是一個活載體,不同種類的博物館承擔著不同的功能。如歷史博物館,你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歷史變遷所遺留下的痕跡;藝術博物館,呈現著藝術大師的精華作品;科技博物館,能實實在感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產物。
可以這麼說,我們接觸的民間故事、傳說、書籍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碎片化知識。博物館,通常來說是按歷史縱線進行整理的,各種實物相比書本上的文字,予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而德國人對藝術和知識有著執著的追求,當他們走進博物館,可以讓書本中所描述的東西以實物的形式呈現在眼前,這樣更能促進人們對於藝術和知識的認知。畢竟對於個人來說,很難有財力物力,集中如此一批文物,如果想要見識這些東西,博物館成了很好的去處。
二、對博物館熱愛的培養,從娃娃抓起
像我們敬愛的鄧爺爺曾經說過:「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德國家庭很注重對孩子的藝術的培養。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會經常帶孩子參觀各種博物館,提高小孩兒對藝術的認知。
同時,德國中小學也將博物館視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資源,強調博物館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要性。博物館能將學校的課程內容帶到生活中來——從歷史、地理到科學、數學和技術。孩子在博物館可以開啟一次關於形成他們世界的價值觀、思想和信仰的旅程。
這一點圈哥深有體會,在高中生物課有一段是講到生命的起源,老師就帶我們到了博物館,參觀了一些化石,觀看了生命如何演變的動畫,從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因為從小的接觸,讓德國人就對博物館有了濃厚的興趣,長大之後,自然而然會經常拜訪博物館。
三.博物館更多人性化的設計
參觀了很多的博物館,圈哥能感覺到,任何博物館在設計上都很走心。也在德國去了很多小型的博物館,藏品方面肯定沒法和那些知名的大博物館比,但確實在各自的主題裡有很深入的挖掘,給人獨具匠心的感覺。很多藏品的解釋都很詳細,覺得處處在為參觀者考慮。
當然,博物館也會利用各種機會,舉辦很多活動,來向公眾宣傳從而吸引到更多的人來參觀。如此多的博物館,各有各的價值所在。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德國十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
Platz 1.德勒斯登王宮(Residenzscloss)
地標:德勒斯登(Dresden),年參觀人數:1.287.000
德勒斯登王宮是屬於宮殿類的博物館,就像我們的故宮博物院,是德國最為輝宏的宮殿建築之一。1485年起便是歷代薩克森王國統治家族的居住地,也是當時該地區的政治權力中心。宮殿在二戰中曾一度毀於戰火,之後按照原貌復原重建。
這座宮殿建築融合了多種建築藝術風格,鵝黃色的外牆配上紅色屋頂和青銅色的圓頂,頗為雍容華貴。新建的封閉中庭的玻璃球形穹頂十分特別,這裡設有售票處、紀念品商店、咖啡館,免去遊客以往須在露天排隊等待的困擾。 這座巨大的宮殿現在以「藝術科學宮」的形式對外開放,共設有綠穹珍寶館(Grünes Gewölbe)、新綠穹珍寶館(Neues Grünes Gewölbe)、畫廊(Kupferstich-Kabinett)、軍械庫(Rüstkammer)和貨幣館(Münzkabinett)。
此外,還有土耳其商會展覽、藝術圖書館等場所也對公眾開放。展品內容非常豐富,想一天全部看完比較困難,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展館有重點的參觀。 綠穹珍寶館可謂是德勒斯登王宮的鎮殿之寶,這個歐洲最大的珍寶館內展出了上千件珍貴收藏品。
Platz 2.德國斯特拉爾松德海洋博物館(Deutsches Meeresmuseum)
地點:斯特拉爾松(Stralsund),年參觀數:1.200.00
斯特拉爾松德(Stralsund)是漢堡同盟城,位於德國北邊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靠近波羅的海海峽,其位置像是呂根島(Rügen)的門戶。2002年6月27日與維斯馬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在這個漂亮的沿海小城裡,有著一座在德國很著名的海洋博物館,其富有特色的建築已經讓人們眼前一亮,進入到裡面,品種繁多的海洋生物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Platz 3.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
坐標:慕尼黑(Muenchen) 年訪問人數:1.180.000
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也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博物館之一。博物館開放於 1903年6月28日,Oskar von Miller在此召集了德國工程師學會(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VDI)會議。
該博物館主館位於德國慕尼黑,目前有50個科學技術領域的大約28,000件展品,每年有大約500萬訪問者。德意志博物館除了主館以外,在慕尼黑Theresienhöhe設有德意志交通博物館,在原西德首都小城波恩分館集中展示1945年以後德國的科學技術。
展線總長16公裡,粗看一天看不完。著名展項有復原的伽利略實驗室、
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發明的潛水艇和火箭、仿真地下礦井,以及德國特產的精良樂器等。汽車、鐵路、船舶、飛機展廳是觀眾較多的地方,最吸引人的是高壓電展廳中的一百萬伏雷電模擬表演裝置。
Platz 4.柏林新博物館(Neues Museum,Berlin)
地標:柏林(Berlin) 年訪問量:1.142.000人次
聽到新博物館,可別以為剛建成沒多久,其實人家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柏林新博物館遭遇炸彈襲擊而嚴重損毀,藏品隨即被轉移,博物館閉館。1999年,柏林新博物館所在的博物館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1997年,德國政府開始翻修柏林新博物館,負責修繕的建築師為戴維·奇珀爾菲爾德,總費用為2億歐元。2009年3月5日,柏林新博物館的修繕工程完成。10月17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新博物館坐落於柏林博物館島上,其中還有其他四座博物館,分別是貝加蒙博物館、老國家藝術畫廊、老博物館和波德博物館,都有很高的觀賞和藝術價值。
柏林老博物館
Platz 5.微觀世界(Miniatur Wunderland),
地標:漢堡(Hamburg) 年訪問量:1.070.000人次
微觀世界是一個很值得一去的博物館場所,人類為了減少步行而發明了火車,為了居住效率而發明了樓房,當基本的功能被滿足和替代了之後,就開始順著好奇心蔓延開去,不禁想到,上帝看我們會是什麼樣,答案就像我們看螞蟻。這個微觀世界把幻想和現實結合,構造出不同國家,不同歷史背景下的故事,猶如一個廣角望遠鏡和歷史畫卷娓娓展開。
中世紀歐洲巍峨的城堡和錯落的村落隔河相望相得益彰,古樸的橋梁如兩岸的吻;溝通著不一樣的世界,卻有一樣的精彩。
Platz 6.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
地標:柏林(Berlin) 年訪問量:1.035.000人次
同樣位於柏林博物館島,另外一座博物館在德國人心目中也佔據這重要地位,那就是佩加蒙博物館,其知名度也比其他大很多。佩加蒙博物館位於德國柏林博物館島,始建於1910年,1930年開放,是為收藏佩加蒙祭壇而量身定做的博物館,該館也以此命名。館內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古典收藏館收藏了希臘羅馬時期的佩加蒙祭壇、米勒圖斯之門等;西亞細亞館展示了亞述、閃族和巴比倫文化,其中有伊什塔門和中央大道等;伊斯蘭藝術館匯集了8-19世紀藝術品,其中17世紀的阿勒坡房間也是非常著名的藏品。據說還有中文講解耳機,小夥伴們可以去試試。
Platz 7.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地標:柏林(Berlin) 年訪問量:909.000次
德國歷史博物館(德文: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縮寫:DHM)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它的任務是向參觀者展示德國從孕育初期直至現代的歷史。展覽不僅體現出了德國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與世界歷史的關聯,而且多方位地展示本地區的特色。
Platz 8.聯邦德國歷史博物館(Haus der Geschichte),
坐標:波恩(Bonn) 年訪問量:900.000人次
聯邦德國歷史博物館(德語:Haus der Geschichte)是位於德國波恩的一座以德國當代史為展覽主題的歷史博物館,主要展示德國1945年以來的歷史。每年將近有100萬人參觀,是德國遊客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如果你對西德的歷史感興趣,不妨來看看。
Platz 9. 柏林圍牆博物館(Mauermuseum),
坐標:柏林(Berlin) 年訪問量:870.000人次
查理檢查站是在1961年至1990年間東西柏林間三個邊境檢查站之一(查理-Charlie)是英語之中字母「C」的代名詞,查理檢查站即「C」號檢查站之意),是當時東西柏林間盟軍軍人唯一的出入檢查站,也是所有外國人在東西柏林間唯一的一條市內通路。那裡豎立的一名蘇聯士兵和一名美國士兵的肖像建於1998年10月,由弗蘭克·蒂爾(Frank Thiel)設計,用以紀念1961年在經過多次最後通牒之後美蘇坦克對峙事件。作為冷戰的最前沿,柏林圍牆一直見證了東西方對抗的腥風血雨。如今,人們以此來紀念那段不堪回首的時期。
Platz 10.弗柯望博物館(Museum Folkswang),
坐標:埃森(Essen) 年訪問量:800,000
弗柯望博物館位於德國埃森市內,是一個致力於19世紀和20世紀藝術收藏的博物館。此博物館是由兩個博物館在1922年合併而成的,一個是建於1906年的埃森藝術博物館,另一個則是建於1901年、由卡爾·恩斯特·奧斯特豪斯(Karl Ernst Osthaus)贊助成立的弗柯望博物館。
都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即使是門外漢,也建議大家提前做好功課,這樣會使你的參觀變得生動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