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片風靡全球:假如西方喪屍大戰東方殭屍,誰會贏?

2020-12-20 世界華人周刊

最近,繼《釜山行2》之後,又一部韓國喪屍片《活著》火爆螢屏。

巧的是,二者的豆瓣評分都是5.6。雖然這兩部影片的口碑差強人意,但在上映後,都輕鬆獲得了韓國的票房冠軍。

美國之外,韓國儼然成為了拍攝喪屍片最成功的國家。西方的喪屍文化,已經滲透到了全世界。

當飛揚的思緒落下後,筆者不禁想起了曾經的香港殭屍片,當時紅遍了東亞市場,連日本都深受影響。

▲ 電影《殭屍先生》

為什麼香港能夠開創出這樣一個偉大的類型電影呢?這其實和中國的殭屍文化息息相關。

殭屍,堪稱純粹的中國「特產」。

中國殭屍和西方喪屍文化,二者相隔千裡,卻都在幾百年後發揚光大,遠看相似卻又大大不同。

1、跳行

相信不少人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喪屍會走路,而殭屍卻只能跳行?

這要從他們的源頭說起。

西方的喪屍文化源於非洲西部的巫毒教,據傳巫師可以將人變成沒有意識的活死人,任由主人支配和奴役。這種活死人被稱為還魂屍,也就是會走路的死人。

17世紀初,大批西非奴隸被運到了加勒比海北部的島國海地,漸漸形成了海地的巫術文化,深刻影響了臨近的美國。

▲ 電影《負重前行》

人類學家梅特羅曾這樣描述海地的還魂屍:「他全身冰涼,能行動,能吃東西,能聽從主人對他的指令,但卻沒有記憶力,也不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

難道巫師真的有如此神通?當然沒有。

1983年,謎底被另一位人類學家韋德·戴維斯打開。所謂的還魂,實際上是巫師使用了河豚毒素。

這種毒素可以使人進入假死狀態,然後把屍體挖出來製造復活假象。中毒者雖保持清醒,但是會出現運動失調、軀體失控、吞咽困難等症狀。

▲ 韓國電影《釜山行》

不同於西方的喪屍是舶來品,中國的殭屍是土生土長的特產。

殭屍源於明朝中葉,對世後影響最大的要數湘西三邪之一的趕屍。

由於講究落葉歸根,湘西人便把客死他鄉的人運回家鄉安葬,於是有了趕屍的技藝。

▲ 湘西趕屍 圖片來源:央視《探索集結號》

趕屍的法師身著道袍,在夜間引屍前行。不打燈籠,敲擊小陰鑼,手搖攝魂鈴,警示夜行人避讓。屍體額貼黃紙符,每隔數尺一個,跟著法師前進。

難道法師真的有如此神通?當然也沒有。

現代科學傾向的解釋是:先把屍體的胳膊抬起來,用兩根長竹穿過衣袖,前後兩人像抬轎一樣趕路。由於長竹有彈性,所以在行進時屍體會上下擺動。

月黑風高,荒山野嶺,突然傳來了攝魂鈴音。循聲望去,蒙蒙夜色中但見數屍伸臂跳行,能不把人嚇個半死?

奇詭之事,驚心撼魄,最易流傳。在數百年的口口相傳裡,殭屍形成了伸臂跳行的傳統。

2、官服

殭屍由各種屍變產生,按理說涉及各個階層,為什麼都穿著清朝的官服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清朝殭屍文化的興盛。雖然殭屍文化源於明朝中葉,但興盛於清朝時期。

大菸袋紀曉嵐,信誓旦旦地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描述了殭屍的形貌:「白毛遍體,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齒露唇外如利刃類接吻噓氣,血腥貫鼻。」

抱著刨根問底的精神,他還嘗試著分析了原因,所謂道家有太陰鍊形法,葬數百年,期滿則復生。屍變分兩種情況:新屍突變、久葬不腐。

與紀曉嵐齊名的袁枚,寫了一本志怪小說集《子不語》,書名的意思就是:講的都是怪力亂神。這本小說裡,有30多個殭屍故事。

他把殭屍分門別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殭屍家族:「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遊屍、伏屍、不化骨。」

有了這兩位文化圈頂級大神的推薦,殭屍想不火都難。

二是香港電影的影響,這其中既有巧合又有必然。

殭屍片本質上是功夫片的分支,香港的功夫片多把時代背景放在民國初年,從時間上推算的話,不管是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的殭屍,當然都是清朝人。

▲ 電影《殭屍先生》

與此同時,清朝的官服最便宜,任何年代的投資都講究節省成本。而且,清朝的官服色調幽冷,與猙獰恐怖的面孔絕配,成倍增加了陰森的效果。

香港電影素來相互借鑑,在摸索到殭屍最佳的裝扮後,自然沿襲下來。殭屍的形象,從此固定在我們腦海裡。

3、九叔

電影這個造夢機器,是無數少年認知世界的重要窗口。無論是喪屍還是殭屍,都通過電影大展神威。

美國的喪屍電影,起於1932年的《白色喪屍》,興於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

▲ 電影《活死人之夜》

香港的殭屍電影略晚了幾年,起於1939 年的《古屋行屍記》,興於1985年的《殭屍先生》。

對於無數八九零後來說,九叔林正英在記憶中佔有重要地位,《殭屍先生》正是他的成名大作,給觀眾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

▲ 電影《殭屍先生》

這部電影既參考了民間傳說:晝伏夜出、蹦跳前行、憑呼吸辨方位。又借鑑了西方的吸血鬼題材,讓之前吸陽氣的殭屍吸起了人血,達到了更加恐怖的效果。

但無論多麼瘮人的場景,只要精通茅山道法的九叔出現,我們就會鬆一口氣。墨線、糯米、桃木劍、銅錢劍、黃紙符、太極八卦鏡,在九叔的手中出神入化,打得殭屍節節敗退。

▲ 電影《殭屍先生》

由於電影太過經典,直接導致了幾乎所有廠商跟風翻拍。僅1986年的下半年,就有近10部殭屍電影上映,但最經典的還要數林正英。

1986年,九叔的《殭屍家族》上映。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本片借鑑了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的《E.T》故事,將嗜血殺戮的殭屍變得溫情款款。

▲ 電影《殭屍家族》

影片中的3個殭屍是父母和兒子,本身就有舐犢的深情。當小殭屍誤闖人間後,與幾個小孩建立了友情。溫馨的戲碼大受好評,小殭屍可愛的形象也萌翻了觀眾。

這部影片不僅在香港爆紅,還出人意料地在日本大獲成功,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殭屍熱潮,引領了相關的漫畫、玩具、時裝、餐廳。

▲ 《七龍珠》中的餃子

大名鼎鼎的《七龍珠》,餃子的形象就像極了小殭屍。

除了這兩部大作外,九叔還為觀眾獻上了諸多經典,諸如《靈幻先生》《一眉道人》《驅魔警察》《音樂殭屍》等。

只可惜,九叔在1997年溘然離世,年僅45歲。有些人走得很輕,不帶走一片雲彩,卻帶走了一個時代。

4、區別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經典遊戲《植物大戰殭屍》有一個翻譯的錯誤。那裡面各種植物的對手根本不是殭屍,而是喪屍。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殭屍世界大戰》,也犯了同樣的錯誤。那裡面疊羅漢爬牆的,很明顯也是喪屍。

▲ 電影《殭屍世界大戰》

中國的殭屍與西方的喪屍,兩者究竟有哪些區別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他們形成的原因不同。殭屍是因為死人的屍變,而喪屍則源於活人,出於病毒、寄生蟲、核輻射、細菌感染等原因。

二者也存在相同點,被咬的人都會被感染。

▲ 電影《殭屍世界大戰》

其次,他們的形象和智力不同。雖然殭屍青面獠牙兇神惡煞,但本質上腦子管用非常講究,穿戴得整整齊齊。西方的喪屍則衣衫破爛、血肉模糊、腦子裡只有咬人的欲望。

然後,他們的食物也不盡相同。最初的殭屍吸食活人的陽氣,後來在吸血鬼的啟發下開始吸血。而喪屍則乾脆直接,專情於活人的新鮮血肉。

▲ 電影《一眉道人》

最後,他們的身體強度截然不同。殭屍免疫一切物理的攻擊,棍棒刀槍全不頂用,只害怕法術和陽光。喪屍則行動遲緩白骨外露,腦袋是致命的弱點,但是不畏懼陽光。

在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兩者各有千秋,形成了各自的燦爛文化。

不知道你更愛哪一款?

5、大戰

現在的電影都流行拼搭,比如異形竟然打起了鐵血戰士。假如中國殭屍與西方喪屍大戰的話,誰會勝出呢?

從各種身體硬體上看,刀槍不入水火不侵還有智力的殭屍,肯定完勝普通的喪屍。對待喪屍只需要一顆子彈,但殭屍卻需要正統道士法術的攻擊。

▲ 《生化危機》遊戲中,喪屍由於過度飢餓,啃食其他喪屍後可能進化為舔食者

值得注意的是,喪屍會變異,比如《生化危機》遊戲中的舔食者,兇殘異常,擅長潛伏,趴行速度極快,是神不知鬼不覺的殺人利器。

但殭屍也不差,喜歡修煉的中國人也把這個能力賦予了殭屍。

前文提及的飛僵,就是修煉千年的殭屍,不僅有金剛不壞之身,還擅長法術攻擊,可以在空中飛行,普通的道士肯定束手無策。

▲ 徐克指導的電影《殭屍大時代》

更厲害的遊屍,歷經了初劫天雷,身居六道輪迴之外。完成了始皇帝的夢想:不老,不死,不滅。上行九天,下遊幽冥,時間久了,還可以升級成飛行夜叉。

所以,哪怕喪屍會變異,估計也不是飛僵和遊屍的對手。

▲ 電影《殭屍家族》

如果哪一天真拍這種電影,拋開一切的情感與利益,單純從兩方的實力來看,你覺得殭屍與喪屍,誰會獲勝呢?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責任編輯:華小妹

相關焦點

  • 殭屍片風靡全球:假如西方喪屍大戰東方殭屍,誰會贏?
    西方的喪屍文化,已經滲透到了全世界。當飛揚的思緒落下後,筆者不禁想起了曾經的香港殭屍片,當時紅遍了東亞市場,連日本都深受影響。1、跳行相信不少人心中有個疑問,為什麼喪屍會走路,而殭屍卻只能跳行?這要從他們的源頭說起。西方的喪屍文化源於非洲西部的巫毒教,據傳巫師可以將人變成沒有意識的活死人,任由主人支配和奴役。這種活死人被稱為還魂屍,也就是會走路的死人。
  • 殭屍電影風靡全球,那西方殭屍和中國殭屍究竟哪個更厲害呢?
    殭屍類電影風靡全球,世界各地都開啟了跟拍殭屍類影片的熱潮,一開始,殭屍類影片的的確確是美國拍攝的比較好,但近幾年來,韓國貌似是不太服氣,也火熱的開啟了殭屍電影市場,自《上面所述的殭屍類型基本上可以統稱為西方類型的殭屍,也稱之為喪屍,而我們中國拍攝的殭屍電影就比較另類了,可以說與西方的殭屍概念完全是不同的,我們中國也拍過類似的喪屍類電影,比如說中國香港拍攝的由陳小春主演的
  • 中國殭屍和外國喪屍打架,誰會贏?
    如果中國殭屍和外國喪屍打架,誰會贏?
  • 為什麼外國喪屍片越來越火,而中國殭屍片卻沒落了?
    倒是國外的喪屍片異軍突起,從歐美的《行屍走肉》系列、《生化危機》、《返生餐單》到韓國的《釜山行》,Netflix製作的首部原創韓劇《王國》,西方的喪屍文化越來越流行。而東方殭屍文化的開拓者則是林正英,林正英生前拍攝了25部殭屍題材電影,大大影響了華人世界對於殭屍形象的認知。1985年林正英推出了殭屍片的開山之作《殭屍先生》,他飾演道士九叔,帶著許冠英、錢小豪兩個徒弟一起鬥殭屍,為後來的其他殭屍片提供了許多基礎設定。
  • 鬼節,聊聊殭屍與喪屍
    而且這些法術在影片中都做了很精彩的展示,並為整個香港殭屍片樹立了榜樣。林正英不僅把道家的法術使用的惟妙惟肖,還把殭屍刻畫的非常生動。他不僅把功夫和殭屍題材結合創新,也借鑑了西方吸血鬼一類作品的精華。 《殭屍先生》大熱之後,香港影壇掀起了殭屍片的跟拍風潮,如1987年的《猛鬼差館》,但影片中並沒有殭屍,而是幾十年前在香港剖腹自殺的日本軍官,他們陰魂不散,依然逗留在這所警局當中,可怕的鬼魂會在盂蘭節(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那天出現在香港的一所警局中。
  • 一百中國殭屍對一百西方喪屍,哪一方能贏
    運功時身體呈現紫色,帶起的屍氣,隨著功力的增加,屍氣帶有的紫氣會越濃,有可以使用一些歷代殭屍先輩創下的法術。白僵,已擺脫腐壞之氣困擾,並開始具備妖氣。屍體體內的血液流失,本命屍氣漸生,屍體呈白色狀。白殭屍行動遲緩,非常容易對付,它極怕陽光,也怕火,怕水、怕雞、怕狗、怕人。綠僵,膚色轉綠,為地上殭屍之高級形態,恢復一部分生前記憶,智商逐步提高。
  • 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簡單來說,殭屍是死了很久的屍體,喪屍是中了病毒後的活死人,而吸血鬼是長著蝙蝠翅膀的生物。如果單打獨鬥,在修為道行持平的情況下,誰的勝算更大?從生存條件來看,它們三者不分伯仲。吸血鬼和殭屍吸血為生,喪屍則是吃肉,但他們都很懼怕陽光,所以只能夜間出行。從擊敗方法分析,吸血鬼的命門是心臟,也害怕十字架與大蒜,而滅絕喪屍就簡單得多了,槍與火都行。最難的可能是殭屍,皮膚堅硬,可謂金剛不壞。
  • 西方「林正英」去世,盤點殭屍片的前世今生
    說起殭屍片,可能多數人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林正英
  • 電影裡的殭屍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
    簡單來說,殭屍是死了很久的屍體,喪屍是中了病毒後的活死人,而吸血鬼是長著蝙蝠翅膀的生物。如果單打獨鬥,在修為道行持平的情況下,誰的勝算更大?從生存條件來看,它們三者不分伯仲。吸血鬼和殭屍吸血為生,喪屍則是吃肉,但他們都很懼怕陽光,所以只能夜間出行。從擊敗方法分析,吸血鬼的命門是心臟,也害怕十字架與大蒜,而滅絕喪屍就簡單得多了,槍與火都行。最難的可能是殭屍,皮膚堅硬,可謂金剛不壞。
  • 影薦 15部讓你嗨爆的殭屍片
    本片為後世尤其是西方喪屍片提供了最基本的一套劇情架構,電影中的許多橋段被後世的喪屍片不斷模仿和致敬,幾十年來也有好多部翻拍作品,這部老舊的喪屍片在演員、化妝、道具上都顯得很村逼,對喪屍片有迷影情懷的觀眾可以瞅瞅。羅梅羅的喪屍片有個獨特之處:政治元素,比如種族問題,也算是美國特色了。《殭屍之地》
  • 博物志 | 老港片裡的殭屍與西方的喪屍,為何差別這麼遠?
    ,肯定會想起八十年代的老港片;比如一眉道長和燕赤霞之類,又或者是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兩本小說,經過演繹化的呈現無疑是很精彩的。在西方也有這樣的故事,卻更多的架構於現實世界,比如我們熟知的生化危機,我是傳奇等等。甚至是一些遊戲,比如曾經很火的植物大戰殭屍,求生之路等等。但這裡邊的東西其實是喪屍,他和殭屍完全不同的。
  • 中國殭屍 VS 外國喪屍
    第三篇:智能篇殭屍的智力很低。他會攻擊一切行動的物體,以及具有陽氣的人類。喪屍沒有發生二次變異之前的智商低於殭屍,在二次變異後智商會有較大進步。所以智能喪屍贏。第四篇:咬合力篇殭屍的咬合力沒有喪屍大。為什麼呢?看過喪屍片的都知道,被喪屍咬到就完了,因為他會把你的皮帶骨直接咬下來。而殭屍咬你最多就是一塊疤或兩個洞。
  • 廢物大戰殭屍!喪屍片被徹底玩壞了!
    這部電影就是最近島國的又一沙雕喪屍巨作《被rapper咬了就會變成rapper》。 很多小夥伴,一提到喪屍或者殭屍題材的影視作品,總是會覺得一定會看到恐怖、醜陋、噁心的三連擊。 尤其是喪屍的服化道質量堪憂,我感覺我左手妖嬈花右手豌豆射手,也能把這些化著濃妝的弱氣喪屍打倒。 唉,我玩過《植物大戰殭屍》這個事兒是不是又暴露年齡了?
  • 「四本殭屍小說」這可不是植物大戰殭屍喲,這是殭屍大戰植物
    「四本殭屍小說」這可不是植物大戰殭屍喲,這是殭屍大戰植物,哈哈1,重生殭屍至尊。作者「秋刀魚的白眼」。簡評:第一本,讓港片的殭屍使用5G聯通吧。故事講述主角穿越成為港片「殭屍叔叔」中的一頭剛剛易變的殭屍,知曉劇情未來,擁有殭屍之軀人類之智!開始在港片之中升級自我成為屍王!故事整體微微的黑暗風,前期以個人為主,後期開始發展勢力。不知不覺中感覺熱血沸騰的故事,大軍呀!碰撞呀……刺激!2,殭屍問道。作者「周郎羨」。
  • 生化危機還是喪屍圍城?我又雙叒叕盤點了小遊戲裡的殭屍喪屍……
    大家都知道,打殭屍打喪屍是年輕人最喜歡的一個題材,畢竟無論是遊戲文化,還是影視文化,都無時無刻不在構建「行屍走肉」這麼一種怪物類型。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把」殭屍「和」喪屍「歸為一談是不對的,畢竟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為了給大家區分,我特地找了「喪屍」與「殭屍「的區分給大家科普。喪屍:西方因生化病毒感染的行屍走肉。
  • 殭屍片不能只看林正英!沒看過這5部電影,你不算真正了解殭屍片
    假如想要真實了解香港殭屍片的開展頭緒,不能只看林正英的電影,以下這5部電影相同不能不看。
  • 電影中「東方殭屍」跟「西方吸血鬼」到底誰厲害?結果一目了然
    無論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都特別喜歡看一些恐怖片,而對於我們而言,最經典的恐怖電影莫過於當年林正英拍攝的殭屍片,可以說是無數小孩子的童年陰影,但長大之後發現,它們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存在。在我們的印象中,殭屍的力氣巨大無窮,穿著清朝的官服,一蹦一跳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總有一款殭屍片適合你的口味
    內容與時俱進,選題也越來越多元在這麼豐富的殭屍片世界裡來看看最為臺灣網友熱議的十大殭屍片吧!東方有殭屍、西方有喪屍,兩者的設定天差地遠;而東方有道士除妖,西方則有神父降魔,兩者的設定也有所不同,但如果西方的殭屍碰上東方的道士,會迸發出什麼新滋味呢?
  • 中國殭屍和外國喪屍,誰更厲害?
    你說說看,哪一種群居動物,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同類,突然變成一個失去心智、面目猙獰的怪物呢?   如果我們的熟人、朋友甚至親人,前一天還在和你談笑風聲地喝茶,後一天就青面獠牙地要掐死你,你怕不怕?   我想想都怕。最熟悉和親近的人突然變成怪物,比獅子老虎嚇人多了!
  • 民俗獵奇文化的巔峰——漫談香港殭屍片前世今生
    靈幻功夫片成型於殭屍片之前,卻又比殭屍片更早的沒落,我們基本上可以將這兩種類型片都看作傳統功夫片的衍生產品。二 中西合璧香港殭屍片從誕生的那一刻起,香港電影人就開始了加入西方元素的實驗。中國傳統民俗賦予了殭屍片類型之美,而讓它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