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追授於海俊同志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頒授儀式
在呼和浩特舉行
@於海俊
你的名字 我們會銘記
@所有黨員
以英雄為鏡 向模範對標
向於海俊學習
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向於海俊學習
恪盡職守、擔當實幹的寶貴精神
向於海俊學習
矢志奮鬥、甘於奉獻的高尚品質
向於海俊學習
坦蕩無私、克己奉公的思想境界
2019年6月19日23時30分
山水同悲
於海俊帶著他
追尋綠色、描繪綠色、守護綠色的夢想
沉沉「睡去」……
2019年的6月下旬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各地普遍高溫乾旱
持續少雨且雷電頻發
6月19日下午15時07分
根河林業局護林防火管理處
再次接到航空護林局火情報告
上央格氣林場47溝附近有煙點
煙點即是火情
火光就是命令
於海俊(左)林區檢查
6月19日下午15時15分
林業局副局長於海俊
帶領60名專業撲火隊員緊急奔赴起火點
根據火場形勢
他制定了撲火作戰方案
6月19日晚間20時20分
經過全體指戰員2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
火場勝利實現合圍
外圍明火被撲滅
6月19日晚間20時38分
於海俊沒有休息
而是繼續帶領隊伍從北往南
逐段排查餘火
布置火場倒木清理工作
開設隔離帶
......
此時的於海俊一邊查看地圖
一邊手持GPS定點坐標
查看火場面積和林木過火情況
6月19日21時左右
對講機傳來呼喊
「快來人!砸到人了!」
於海俊被一根過火的站杆意外砸中
站杆長約10米,胸徑約為32釐米
隊員將站杆鋸斷後挪開
於海俊的一隻眼鏡鏡片破碎
人處於休克狀態
可他的手仍然緊緊地攥著GPS定位儀
他用隨身攜帶的GPS測量拐點
然後將拐點的坐標標記在地圖上
每次撲火返回後
他都會系統整理撲火過程中的各種經歷經驗
對掌握的火場山形地貌、植被特點等數據
進行比照分析
研究總結各種不同火場林火
形成和演變發展的科學規律
他身邊經常攜帶著一本厚厚的
《林火撲救記事》
上面詳細記錄了他參與撲救的每一場火
幾名隊員做了一個簡易擔架
把於海俊抬上擔架往山下送
路上,於海俊漸漸甦醒過來
「老鄭,我這是怎麼了?」——於海俊
「於局長,你沒啥,就是被站杆颳倒了,破了點皮,馬上到山下了,送你到醫院包紮一下就行。」——鄭曉強
「給我點水喝」——於海俊
「弟兄們停下來歇會兒吧,讓我喘口氣」——於海俊
「腳下有小河還有倒木,擔架沒有地方放,再堅持一會兒就到車上了……」——鄭曉強
「嗯」——於海俊
6月19日21時30分左右
於海俊被送到了山下撲火隊車隊的位置
又用運兵車把擔架送到簡易公路入口
又經過一個小時的顛簸
終於將他送上了120急救車
可是
6月19日晚23時30分
於海俊同志
不幸因公犧牲
享年56歲
1
2012年5月22日,汗馬自然保護區內發生雷電火,這是於海俊到根河林業局工作後首次帶隊援外撲火。
2017年5月2日,畢拉河林業局北大河林場發生森林火災,於海俊帶隊援外撲火。
2018年6月22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伊木河林場發生森林火災,23日凌晨,於海俊率領隊伍乘坐直升機穿過原始森林直奔火場參與撲救。
......
據統計,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於海俊在根河林業局工作期間,他帶領撲火隊參加撲救火災12場(次),其中援外撲火5場(次),本局撲火7場(次),圓滿完成了每一次撲火任務,他用生命詮釋了一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入黨30多年來
於海俊始終牢記入黨誓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他在入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
在我童年時代,常聽大人們講那些共產黨員先烈的英雄事跡,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深深激勵著我。我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不是要尋求政治上的刺激,而是要為實現偉大的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共中央追授於海俊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他56歲的生命歷程定格在
大興安嶺北部一座無名的山峰
他從大興安嶺的最南端
走到大興安嶺的最北端
用了整整一生的時間……
他32年最美的韶華
停留在透過北寒溫帶明亮針葉林
溫曖興安大地的陽光裡……
林海有幸留忠魂
風木同悲別海俊
記者:寧佳歡綜合整理自 呼倫貝爾新聞實踐雜誌 林海日報 騰格里新聞等
編輯:寧佳歡 沐白
校對:王皓
聲明: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