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TVB的新劇《香港愛情故事》播出了。
作為資深港劇迷,小編對這部《香港愛情故事》還是很期待的。
畢竟TVB與內地是不太一樣的,一般來講,除了少量的天選之子,大部分演員都要從死屍演起,摸爬滾打十幾二十年,才能擔正也是常有的事兒。
詳情請見視帝黎耀祥,視後楊怡、胡定欣。
可TVB妙也就妙在這兒,就算男女主角今年已經年過四十,可也有合適的劇本給他們演,再加上他們磨鍊多年的演技,中年cp也能讓劇粉們嗑上頭。
而這部《香港愛情故事》的男女主角咖位都不高。
女主龔嘉欣常年演配角,這兩年逐步擔正,但也只是女二號的角色,這部是她少有的女一號戲。男主羅天宇更是初次擔正,面孔頗生。
TVB近幾年來,人才流失嚴重,青黃不接,高層試過強行捧新人上位,反響卻都不是太好。新人擔正的劇,也常常撲街。
這部《香港愛情故事》卻得到了豆瓣8.8分的成績,幾乎是今年港劇之冠。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一
港劇與內地劇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會比較接地氣,帶有本土氣息,有生活的感覺,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港味」。
他們不怕將一家三代七八口人擠在一間三四十平的房子裡的現象呈現在大螢屏上。
不像內地劇,即便在故事的設定裡,你家已經要窮到賣血,但還是住在獨棟別墅裡。條件艱苦的北漂一族,房間也要三室一廳。
《香港愛情故事》就是還原了當下香港人的婚戀困局。
男女主相戀多年,一起存錢,打算買房子結婚。雖然他們已經很節約了,手裡也有些積蓄。可惜就算再加上雙方父母的棺材本,也買不起一間四十平米的老房子。
女主喪母之後,父親準備再婚,對象帶有一子。女主無法接受父親在母親死後不久就另結新歡,一氣之下決定搬到男友家中居住。
可男主家中,除了父母與他之外,還有兩個妹妹。原本就不寬敞的家裡已經再也容不下一個人。
畢竟以家裡的擁擠程度,已經不是說添不了一張床,得打地鋪。而是不打地鋪,家裡也沒什麼地方可以落腳了。
更雪上加霜的是,男主的母親常年忍受老公大男子主義作風,生活壓抑,終在自己生日那天提出離婚。
二
《香港愛情故事》還沒有更完,但已經充分展現了當下年輕人的婚戀困局。
結婚就需要有房,而買房即便是只付首付,有時也會掏空一個家庭。
地少人多,寸土寸金的香港無疑是最好的案例展示點。我們常看港劇,聽裡面的角色說,做大生意,當高管,大律師,才能住進千尺豪宅。
卻不知千尺豪宅不過不到一百平米。
圖片來自網絡
結婚不買房,就要同父母住在一起。且不說兩代人觀念不同,婆媳關係是千古難題,兩代人生活在一起,也會產生很多尷尬的事兒。
兩代人住在一起,也不是一個好辦法。
曾有人說,與其被房子套牢,不如租房子住,租一輩子房子也未嘗不可。
這種說法顯然沒有考慮到年老之後,房東可能不會願意再把房子租給你。也沒有考慮到,租金的增長以及房東可能會把房子收回去,等等的不確定因素。
如果結婚生子,又涉及到孩子上戶口和上學的問題,沒有房子,這些都是麻煩。
我們大多數人終究都是要結婚生子,也都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有一個屬於的家。
我們總是期盼房子不再漲價,房子都變成白菜價,這些話,十年前就有人在說,可惜房子依舊還是沒有貶值。
我們不甘,卻也不得不背上幾十年的房貸。一場疫情,不過是一兩個月沒能上班,收入減少,就有人開始憂心還不上房貸,無法生活。
大家不敢生病,害怕失業,卻也不得不面對職場中年危機,和延遲退休的決策。
職場上雖然有很多委屈,工作上也有很多糟心的事情。可工作卻是大多數人唯一的收入來源。
只有做好職業規劃,努力的完成每一個階段的目標,不斷地學習,增強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職場上擁有一片自己的天地。
也不用再糾結於是否要和喜歡的人結婚,結婚之後該住在哪裡等問題。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溫馨家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