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凡·艾克簡介
1385年出生於荷蘭馬斯垂克附近的馬塞克城,與同時期的胡伯特·凡愛克合稱為凡·愛克兄弟。二人同為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的偉大畫家,是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奠基者。1425年揚·凡·愛克任菲力蒲·盧·蓬公爵的宮廷畫師,曾經充任使節到過葡萄牙等地。他以寫實的精細描寫和微妙的光影表現,使作品聞名於世。他把神聖的內容拉入現實世界中,著力描繪現實生活、現世人生的豐富多彩。
1422年,成為"殘酷的"約翰伯爵的宮廷畫家,在荷蘭的海牙為其裝飾過宮廷建築。1424年約翰伯爵去世,他移居佛蘭德爾,以其卓越的才華受到勃艮第公爵的青睞,定居在布魯日。著名的根特祭壇畫是由凡·艾克兄弟先後持續完成的,但整個祭壇畫中究竟哪些部分是出自胡伯特·凡·艾克(1426年去世?)之手,哪些部分出自揚之手,至今只能根據推測加以鑑別。1432年祭壇畫完成時,曾使揚·凡·艾克的名聲大振,在一片褒獎聲中,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早已去世的胡伯特為此畫作出的貢獻。但是具有高尚美德的揚'凡·艾克卻在作品的銘文中記敘了他對兄長的敬愛之情。揚·凡·艾克的早期代表作品是《書房中的聖哲羅姆》和《教堂中的聖母》。晚期作品有《阿爾諾芬尼夫婦像》(1434)和《羅林的聖母》(1435)等。這些作品表現出他對空間、光線以及細節、質感的高超把握。著名美術史家帕諾夫斯基稱揚·凡·艾克同時是一個"望遠鏡和顯微鏡"。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中,主要致力於肖像畫的創作,注重刻畫人物的表面細節和內在情感,並成為近代肖像畫的開拓者。他的主要追隨者有克裡斯圖斯等人。
在繪畫中就是以宗教題材為主,但是已經不時地透露出現實主義傾向。他們多在木板上作畫,用石膏底,創作了大量祭壇畫與獨幅木板畫。總的繪畫傾向是:嚴肅、靜穆,人物形象不夠生動自然。由於尼德蘭美術脫胎於中世紀的哥德式藝術,所以尼德蘭文藝復興初期的繪畫有比較濃鬱的宗教氣息。羅伯特·康賓和揚·凡·艾克是尼德蘭畫派的主要奠基人。
揚·凡·艾克可說是這一畫派中的佼佼者。他1385年出生於荷蘭馬斯垂克附近的馬塞克城,與胡伯特·凡·艾克合稱為「凡·艾克兄弟」。二人都是尼德蘭畫派的偉大畫家,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奠基者。二人合力創作的多翼式「開閉形」祭壇組畫——《根特祭壇畫》,成為15世紀尼德蘭美術的標誌,也是油畫的開山之作。
作品鑑賞
原網頁已由QQ瀏覽器雲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