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女性
因為女兒的死
擁有了一個公眾身份
從江秋蓮到江歌媽媽
她同時承擔著喪女之痛
和公眾的詆毀
在網上,總有「我不喜歡江歌媽媽」這樣的論調
但其實江秋蓮不需要任何人喜歡
她不是明星不是藝人
用公眾人物的要求要求她
太苛刻了
江歌又上熱搜了。
10月7日,不知道什麼原因,微博熱搜榜上,出現了「江歌」的名字。
圖源:江歌媽媽知乎,微博
上熱搜之後,江歌媽媽就被網友罵了。
圖源:江歌媽媽微博
為此,江歌媽媽發了微博和知乎文章:
「我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我江歌的名字又上了微博熱搜榜,而這,也會成為我被指責的一個理由,我不能理解這種現象。」
說實話,小編也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被害者家屬,會讓網友「不喜歡」,乃至發展到全民討論的地步。還有人專門發了知乎提問:「為什麼我現在越來越不喜歡江歌的媽媽?」
圖源:微博
從江歌媽媽開始維權,就有很多人對她的行為產生了質疑。
曾經她還發微博表示:「別和我談什麼素質,修養,想找罵的自便!」
圖源:微博截圖
而這條微博下面,確實有不堪入目的留言。
有人說,她在消費女兒。
圖源:微博截圖
有人說,她侮辱了女兒。
圖源:微博截圖
還有人說,她沒素質。
圖源:微博截圖
對這些網友,江歌媽媽開罵了,罵的很不好聽,一來一往吸引了更多人圍觀。
圖源:微博截圖
於是,有人感嘆:「一開始我很同情,但現在看見她媽媽在微博上噴人,特別是看見她的支持者的部分言行,我越來越反感了」。
更有人贊同:「對啊,她用微博申冤,來謀取自己的訴求〔中性詞,心理法律輿論訴求〕,就不能做個完美的形象,讓網友留下對她的最好印象嗎?」
這讓人不禁感慨:這些網友或許原先也轉過江歌媽媽求助的微博,可憐她的遭遇。如今,卻都調轉槍口。
再到後來,網友們覺得,劉鑫的行為也不是不能理解:危難關頭,很難說。
圖源:微博截圖
圖源:知乎截圖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批評江歌媽媽,到處奔走為女兒呼喊、爭取公道的行為,「幹涉」了司法,「綁架」了民意。
因為如果真是這樣,就涉及到受害人與加害人雙方的利益,情節就比較嚴重了,也可以說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下部分內容,授權轉載自知乎法律、律師 話題的優秀回答者@王瑞恩)
司法有義務避免輿論的幹擾,但輿論沒有義務,也不應該因為害怕一不小心「幹擾」了司法就主動進行自我審查,自我閹割。
如果法官屈從於民意,受到輿論幹擾,沒能正確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或者因為受到輿論壓力,而突破了量刑方面正常行使裁量權的限度,那麼這位法官是不稱職的。
但受害者的家屬,並沒有義務因為懼怕遇到不稱職的法官,而主動選擇沉默。
媒體尚且有權評論,何況受害者一方呢?再說了,發出聲音本來就是一項法律賦予受害者家屬的權利。
圖源:搜狐
曾經在知乎上有人寫過一篇回答:江歌母親發起的《請求判決陳世峰死刑的籤名活動》合法嗎?
回答介紹到,日本《憲法》規定任何人享有請願的權利,1947年的的《請願法》更是對向法庭請願的程序做出明確規定。江歌媽媽在本案審理過程中發聲的方式,完全符合日本法律的規定。
除了根本不成立的所謂「幹涉司法」之外,江歌媽媽遭受非議的另外一條原因,
或許來自於她對兇手的恨,來自於她的不原諒,來自於她讓人們感受到了這種不原諒的態度。
來自於她一遍一遍的向媒體訴說自己的喪女之痛,控訴劉鑫和陳世峰的行徑。
小編不禁想起了魯迅筆下的祥林嫂。
圖源:浙江勝利劇院
祥林嫂的兒子阿毛慘死狼口,生活又一次把她擊垮。為維持生計,祥林嫂再一次來到了魯鎮,重新在魯四老爺家做工。
當祥林嫂第二次回來時,她泣不成聲地向周圍的人訴說著失去阿毛的悲慘故事。人們聽到祥林嫂的故事,都是什麼反應呢?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祝福》的原文:
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裡,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她就只是反覆的向人說她悲慘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個人來聽她。但不久,大家也都聽得純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後來全鎮的人們幾乎都能背誦她的話,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
魯迅《祝福》——1924
圖源:簡書
這故事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眼熟?
當初同學們在高中語文課上,批判的是過去的社會和民眾,而如今將近100年過去了,可能還有一些人停留在過去社會裡吧。
作為一名母親,江歌媽媽對兇手的恨有錯嗎?
圖源:新浪新聞
沒有。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受害者對於犯罪者的仇恨,變成了一種過錯。
於是人們越來越覺得江歌媽媽的咆哮和憤怒有些過分,越來越覺得她不能被理解,越來越「不喜歡」她了。
「為什麼不能寬容呢?」 「為什麼不能為孩子吃齋念佛呢?」
說的過分一點,是不是有一天網友還會覺得,人死不能復生,江秋蓮為什麼還要毀掉另外兩個孩子。
圖源:梨視頻
在江歌媽媽10月7日發布的文章中,她引用了一位知乎網友@胖貓咪scofield的回答。網友說:
因為江歌媽媽沒辦法滿足你所有關於「正義」、「聖人」的人設期望,暴露出了普通媽媽的欲望與世俗。
網友「不喜歡江歌媽媽」,是因為她和電視劇裡那些「完美受害人」不一樣。
她沒有寬容兇手,沒有理解劉鑫,沒有認栽,而是憤怒的表達了自己的情緒。
可是,她為什麼要做我們心中的「完美受害者」呢?她只是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
圖源:NGO發展交流網
當某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喜歡懷著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一個人。
有人說江歌媽媽江秋蓮打著女兒慘死的大旗到處斂財;
有人說章瑩穎父母打著女兒失蹤的名頭到處詐捐;
有人說南加大槍擊案死者因為開著寶馬車,肯定是「該死」的富二代;
有人說達拉斯被入室殺害的中國女生,不知道和兇手是什麼不正當的關係;
有人說滴滴被姦殺的女乘客,不知道是做什麼不正當職業的;
有人說這,有人說那.
然後看到標題的鍵盤俠就像發現血腥味的鯊魚,一股腦的衝了過去。到了就罵:沒想到你是這麼不要臉的父母,對的起你們死去的女兒麼?
似乎只有批判受害者的言論,才是從最理智的、最客觀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的。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洞察真相,揭開迷局。
不知道大家體會的是什麼,小編體會到了四個字:人言可畏。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正義的,是理智的,是站在某個高度看問題的,但每個人也可能只是在信口開河間,指點江山。
在那些「不喜歡江歌媽媽」的人眼中,江秋蓮只是一個憤怒的、失去理智的女人,不是一個下半生將沒有女兒,可能也不會再有丈夫,要面對一個人孤獨老去的失獨母親。
小編也是身在海外的留學生,小編也是90年代獨生子女中的一員,小編也是爹生娘養,爸媽用心澆灌的小樹苗,
小編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天不幸降臨在我的身上,而我的父母哭訴無門還要被網友罵時,會是什麼樣子。
江歌媽媽不是網紅,不是明星,不需要用某些行為博取人們的喜歡。
江歌媽媽曾說:
「我不偉大,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平凡人,只是一個媽媽,江歌的媽媽!一個有著愛恨情仇的媽媽」。
她也「只想做江歌的媽媽」。
最後送給那個指責江歌媽媽的網友一句話,你讓江歌媽媽誦經念佛,放下怨恨,你以為你是菩薩嗎?
(小編生氣了,小編去反省了)
ref: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7623488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15704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29421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IwMjQzMA==&tempkey=OTc3X0wrRnYzL1NPbWtnTUNOaDJ6Zzd6b2hvLVR0RTQ4QTQydWdpQkhoYmVrTUR1VUxGYVFVWGNsaDBScnFxWGJ0ZlJjSWMtVGl0NzkxM2g3SmxfeUFhUm5tVTkwekIyWnRxcHhEYV9FeHcwcTRWNGFUX2x6cHBEM1BDeGlCaEdBWFJiX3daNHZfbXBxUG5MZDVaZ3ZJTUZRdU5pazNKMkdxTkNjRkNXQXd%2Bfg%3D%3D&chksm=08a141f03fd6c8e6d45c32e653a5258b4929fef6c48cdf0ada455931be3e533ecd3cd830873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