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以下三面旗幟分別是哪個國家的國旗嗎?
童鞋們想知道答案嗎?我先吊吊大家的胃口,小編覺著吧,在趣味的探索中發現玄機,才是獲取知識的真正樂趣(O(∩_∩)O)~
下面呢,小編將先講講這三面旗幟各自的故事,然後通過小編的講述,來猜猜答案(PS:好像有種幸運52的感覺,哇咔咔),是不是感覺很好玩兒呢?來聽聽小編的講述吧~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第一面旗幟吧
第一面旗幟:這是一面從左至右藍、白、紅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分別代表了其國家格言 - 自由、平等、博愛。(大家有答案了木有?如果還是猜不到,就請繼續往下看吧~)
據說,三色旗的起源來自於1789年7月其國內革命期間革命軍所戴的帽章。該帽章由革命軍總司令拉法葉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設計,它採用的顏色借鑑了巴黎市市徽的紅色和藍色,原本只有紅藍兩色,後來拉法葉加入代表王室的白顏色,寓意是期望人民與王室攜手合作,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新國家。1789年後,巴黎的顏色不再被使用;原因可能是拉法葉當時採用了美國獨立戰爭旗子的顏色(藍,紅和白色)。大多數的歷史學家和旗幟學家,包括法國的那些學家,同意現在這種最終的說法,雖然這來源於傳說。(看到這裡,大部分童鞋應該都知道答案了吧?答案就是:法國,我們接著看下面的介紹吧~)
最初,紅色在旗杆的一側,藍色在外側。後來為了避免與海軍的軍旗混同,在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期間的1794年2月15日,旗杆一側被換成藍色,紅色被移到外側,並正式地被採用為法國的國旗,同年5月20日開始啟用。起初,它的採用並未受到廣泛歡迎,那時的海軍正繼續在君主政體的白色旗之下作戰,同時威脅要叛變。這種式樣的三色旗並不是最早出現的,舉例來說,1791年時的軍隊和1789年後的國衛隊就曾把它作為軍旗。拿破崙的義大利軍團戰旗使用旗角是紅藍雙色菱形,中心繪有金fasces lictoriae(前羅馬共和國的徽章)的白色旗。垂直的旗子在1812年被軍隊採用了,以替換早先中央繪有白色十字架的紅藍兩色旗。
1815年拿破崙失敗後,波旁王朝君主政體恢復。三色旗被革命前使用過的王室的丁香花(fleur-de-lis)白色旗代替。然而1830年革命,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國王登上王位後,再一次指定三色旗為國旗,一直持續至今。
法國國旗演變史:
下面我們來看第二面國旗吧~
第二面旗幟:該旗幟呈長方形,由三條水平色帶組成,由上至下的顏色為紅、白、藍,是現存最古老的三色旗。其中紅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祝福及庇佑,藍色代表對祖國的忠誠。(看到這裡大家猜到了嗎?猜不到也木有關係,我們接著看)
該國曾受西班牙統治,於16世紀時該國的一位親王沉默者威廉領導人民發動獨立戰爭,他們設計了一面橘、白、藍的三色旗,這三個顏色源至奧倫治家族徽章:藍色的底上有個白色的號角,並裝飾著橘色的繩索。在1630年後,因為色彩不夠鮮豔,在戰場與海上不易辨認,以及部分人民對奧倫治家族的獨裁統治感到不滿;國旗顏色逐漸由紅色取代橙色,並將藍色加深。(有答案了嗎?嘿嘿,的確這個比較難猜,那我還是告訴大家謎底吧,這面旗幟是荷蘭的國旗~我們繼續閱讀,看看它的演變史吧)
1813年,荷蘭回復獨立,奧倫治親王從英國回到荷蘭。人民為了表示對奧倫治王室的忠誠,紛紛把橙白藍旗和紅白藍旗一起掛出來。那時有關國旗應是橙白藍還是紅白藍還沒有定論,但紅白藍旗明顯較普遍採用,而且也被國皇選擇作為他的個人旗幟。由那時開始,人民習慣在掛國旗時同時掛上橙色的尖旗,以示對王室的擁戴。
1937年2月19日,威廉明娜女王(Queen Wilhelmina)為了平息右翼份子對國旗的爭議,頒布了法令規定荷蘭國旗的顏色是朱紅色、白色、鈷藍色,沿用至今。
荷蘭國旗演變史:
下面我們看看最後一面旗幟吧~
第三面旗幟:(PS:小編現在比較激動,已經忍不住要告訴大家答案了~~~~因為我猜大部分童鞋第一眼看到這面旗幟就知道是哪個國家的了~)這面旗幟國旗與傳統的泛斯拉夫顏色重合,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藍、紅三色。旗幟中的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藍色代表亞寒帶,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象徵俄羅斯的悠久歷史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三色的排列顯示了俄羅斯幅員的遼闊。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徵,藍色代表了純潔與忠誠,紅色則是美好和勇敢的標誌。(嘿嘿,大家是不是已經猜到啦!來,跟著小編大聲喊出來:這面旗幟是俄羅斯的國旗!我們繼續看看下面的介紹哈~)
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採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蘭學習造船術時,他意識到需要為俄國的海軍設計一面軍旗。他因此效仿荷蘭國旗設計,但顏色是另選的(當時的荷蘭國旗是橙-白-藍三色)。彼得大帝當時選擇的顏色是紅、白、藍三色,也就是後來的泛斯拉夫顏色。1858年俄羅斯帝國曾將國旗更改為黑黃白三色旗,但又於1893年更回原藍紅白三色旗。而在原三色旗左上增加了黃底雙頭鷹的旗幟於1914年啟用,但只用於帝國皇室私人用途,並非官方國旗。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立蘇俄,並於隔年取消三色旗, 隨後換過數次國旗。1954年蘇維埃政府採用的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一直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並用至蘇聯解體。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定為一面紅旗, 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蘇俄的國旗也同時使用著,用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旗。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採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當時所採用的國旗比例仍為蘇聯時期的1:2,在1993年以後俄羅斯國旗的比例修改到國際標準比例2:3。不過在現今很多時候舊比例的俄羅斯國旗與新比例的俄羅斯國旗仍在混合使用。
俄羅斯國旗演變史:
視頻:囧知道
文:滬江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