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紅還是蹭熱度?郭德綱與天津相聲圈10年恩怨,又被趙津生撕開
趙津生是德雲社高峰、劉春山的同門,他們都曾受教在馬三立再傳弟子範振鈺門下,之前某平臺流傳出一段視頻,視頻內容稱,在範振鈺誕辰93周年的時候,趙津生直言「他郭德綱的東西很多都是天津地區的,他偷了不少,等有機會我再揭發他。」老先生這段話說出口,臺下陣陣掌聲,相聲這個行當有一點很好,但也很不好,就是相聲演員嘴裡的話,不知道是真心話,還是真的把它當包袱砸掛。
-
郭德綱是不是越來越像姜昆了?
郭德綱比姜昆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本質上郭德綱只是把相聲作為一門賺錢謀生的手藝而已,從頭到尾都是,從「十冬臘月,大雪紛飛」到「世界巡演」從沒有變過,只是大錢小錢而已,只是一個人吃飽還是一群人吃飽而已。他當然是愛相聲的,他自己說「那一夜也曾夢到百萬雄兵」,翻譯過來就是,和舊社會所有戲子下九流一樣,他最高的追求也是「成角兒」。
-
「打壓」曹雲金,綜藝「捧徒」,郭德綱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姜昆?
在傳統相聲衰微之時,郭德綱憑藉紮實的基本功,過硬的實力,成為一顆新星。在舞臺上,郭德綱說:「在這個舞臺上,我能說到死」,「我愛相聲,我怕他死了。」那時候,他最大的煩惱是「同行的打壓」,在「主流」相聲界的「打壓」下,郭德綱步履維艱,但卻走得紮實。
-
濟南德雲文化廣場開工,姜崑曲藝研究院成立,郭德綱姜昆正面硬槓
作為德雲社的領頭羊,郭德綱可以說憑一己之力,就將當年奄奄一息的相聲行業拉回正軌,甚至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當然大家對於郭德綱也是褒貶不一,觀眾們看個樂呵,主流卻痛斥他。相信很多人對於郭德綱與相聲老藝人之前的矛盾還是有所了解的,不過郭德綱也算是頂住壓力,非常的爭氣
-
姜昆從群眾中來容易,又有幾個郭德綱能到群眾中去
至於原因眾說紛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姜昆只是沒有收留他,但沒有打壓他(李菁這些早期可都是體制內的)。郭德綱那時候窮,於是他對相聲也進行了改革以讓更多觀眾來聽。郭德綱的做法是——在一段故事內插入大量小段子,以此來達到輸出最大化的目的。
-
馬東和姜昆、郭德綱,哪個關係更近?
馬東和郭德綱的關係,打馬季先生那論輩分馬東應該是郭德綱的師哥,姜昆的師父是馬季先生,馬季和侯耀文先生算一輩人,等於這三個人(郭、姜、馬)都是同輩,可馬東不是相聲演員,是主持人和電視製片人。論馬東和誰的關係更好,不是姜昆而是郭德綱。
-
僅論藝術成就,郭德綱在相聲領域的成就超過姜昆了嗎?
換言之,沒有姜昆的篳路藍縷,在那個不太富裕的年代,讓晚會上堅持出現相聲,甚至以《虎口遐想》掀起一波潮流。相聲,真的能在全國範圍內勾住最後一口氣嗎?然後說正題,姜昆和郭德綱都算是時代驕子,恰逢其會。,那時大家幾乎忘了老郭還是相聲演員、除了每年封箱會搜些視頻看,其他的相聲都是在電視上看到,當然那時小園子已經是一票難求,但那時多半要老郭來撐場子。
-
郭德綱曹雲金恩怨升級!回顧那些年老郭結下的梁子…
就在大家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的時候,郭德綱一篇長博再次將這段恩怨推上風口浪尖。25日凌晨,剛剛完成海外巡演騰出工夫的郭德綱,以《天涯猶在,不訴薄涼》為題,針對曹雲金的長微博回復了一篇長文,對照曹雲金的幾個「撕點」逐條進行回應。
-
當年的「反三俗」大會到底怎麼出來的,姜昆與郭德綱最後誰贏了?
而這次事件的始末,還是源於郭德綱與姜昆之間的恩怨。 2004年之前,郭德綱真是沒入過主流相聲界的眼,但凡有點名的都看不上他。 當時作為曲藝協會副主席的姜昆很有些看不下去了,畢竟前一年侯耀文說要收郭德綱為徒時,他就曾極力阻止過,認為郭德綱的相聲是見不了世面的。
-
同樣師出同門,姜昆屢屢看不起郭德綱,而師兄馮鞏卻視他為親人!
可這些世俗的東西在主流相聲眼裡就變成了低俗,主流相聲代表姜昆在媒體面前,公開批判郭德綱道德問題,就這樣兩人的梁子算是結下來,可郭德綱是誰,他的口才在娛樂圈無人能敵,論罵街他就是祖宗,於是郭德綱在自己的相聲裡,多次編段子暗諷姜昆,總之就是不讓你好過,從此水火不容的兩個人就成了相聲界最難調和的矛盾,就連和他倆師出同門的馮鞏也無能為力。
-
論相聲表演人氣,姜昆比不上郭德綱苗阜,但論書法水平他遠超二人
郭德綱、姜昆和苗阜三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這一次暫且不說,個人的相聲水平也放下不論,這一回專門說說他們的書法水平。姜昆的父親叫姜祖禹,儘管他一生都是人民教師,但書法作品值得一提。姜祖禹從小就學習書法,還曾經師承吳蘭第、張伯英、華世奎等名家,生前曾經學習和書寫50多年。
-
大家是怎麼評論姜昆主席和郭德綱老師相聲的?
最近很多人拿著姜昆主席和郭德綱老師說事。搞得像兩個人不共戴天似的。郭德綱老師確實為相聲界做了很大程度的貢獻,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說相聲的人才。在相聲界也算個人物。而且現在德雲社也是十分的紅火,可以說這一切都是郭德綱的功勞。據了解相聲可以分為主流相聲還有傳統相聲。郭德綱老師就是傳統相聲的代表人物之一。兩人的相聲類別其實是不一樣的。姜昆主席還經常說到這兩種相聲的區別,這時候難免會提及郭德綱老師,因為郭老師是傳統相聲的代表性人物。
-
陳佩斯談到姜昆郭德綱,直言喜歡郭德綱,評論姜昆就是搞笑的
不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姜昆的觀眾口碑還不錯,但是在業內還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相聲演員。圍繞著姜昆的爭議不外乎就是他的作品。雖然陳佩斯不是相聲演員,但是因為相聲和小品在某些程度上是相通的,所以陳佩斯對姜昆的評價還是有些中肯的。
-
姜昆節目中極力否認「反三俗」事件,後腳就被網友拆穿,尷尬嗎?
走向式微的傳統相聲又復甦了,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也火了,於是德雲社的班主和曲協的領導姜昆在相聲的發展上產生了分析。姜昆是曲協主席,是國內曲藝家協會的領導者,郭德綱是江湖人封的「相聲大師」,由於兩人身處的位置不同,導致看待問題的觀點也不同,這麼多年來積累了很多的恩恩怨怨,早已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了。
-
姜昆,出道即巔峰!然後躺在功勞簿上吃一輩子老本?
姜昆是活躍在相聲繁榮的結尾,也可以說是悲劇性人物吧,從他開始相聲開始沒落,怎樣才能讓相聲留存下來,他講的相聲大多是歌頌為主,不敢冒頭,怕被打壓。姜昆是有天賦的相聲演員,兵團到曲藝團,從文藝骨幹到春晚主持,他的節目文明有趣。歷史唯物主義主張要從具體的歷史環境去分析一個人,一件事。
-
姜昆同郭德綱在相聲的世界裡,誰更勝一籌呢?
可是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姜昆同郭德綱在相聲的世界裡,誰更勝一籌呢? 第一從年齡上看,姜昆1950年生於北京,郭德綱1973年生於天津,姜昆和郭德綱從年齡上看,二人似乎差了一輩人。 第三,論演出效果,郭德綱是全國四處巡演,甚至多次走出國門,而且現場常常是座無虛席,郭德綱曾經坦言,自己從不搞贈票活動,郭德綱最高曾經返場25次演出。反觀姜昆演出一般都是在晚會上演出。
-
姜昆主張高雅是對的?還是郭德綱主張相聲雅俗共賞是對的?
姜昆郭德綱把相聲定位到一個吃飯的手藝,要吃飯就要有人看,就要賣的出去票。要這樣就必須雅俗共賞:太雅了沒人願意看,我去大街上朗讀課文,誰願意看?但是也不能太俗了,太俗了會被看不起,會被鄙視,同樣會流失觀眾。
-
博士夫妻的「公式相聲」登上了央視舞臺:與郭德綱爭吵,馮鞏姜昆笑...
博士夫妻的"公式相聲"登上了央視舞臺:與郭德綱節目中爭吵,馮鞏姜昆笑而不語! 二人「公式相聲」理論與傳統理論相悖,最後夫妻二人的表演不被認可,丈夫李宏燁表現十分不服氣,認為郭德綱不識貨,兩人直接爭吵,郭德綱認為他的這些理論,在相聲中是無法開展的,「交大博士夫妻放話走著瞧
-
姜昆組團炮轟郭德綱?5波「幫兇」僅李菁存活,其餘下場慘不忍睹
德雲社最近迎來了一件大喜事,龍字科收徒迎來了眾多人的圍觀,連鮮少直播的老郭也帶著弟子們紛紛露面,引爆了整個網絡,如日中天的德雲社也贏得了央視大大的認可,回顧這一路的辛酸,郭德綱走來實在是不容易。提起郭德綱,大家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姜昆」,因為總是感覺這倆人不對付,姜昆真的打壓過郭德綱嗎?
-
郭德綱取代姜昆是大勢所趨
按相聲發展史,姜昆是新派,郭德綱是舊派。很多人以為是郭德綱革姜昆的命,把以姜昆為代表的老舊陳腐清掃出去,其實不對。我們評價任何人,都不應該脫離時代背景和歷史進程。大多數人覺得很好,至少在姜昆手裡,嬉笑怒罵皆文章,引人發笑的同時又尖銳地諷刺了許多社會現實。可假如,沒有某些外力幹涉,新相聲會取代舊相聲嗎?我想不會。一旦外力放鬆或者消失,歷史走向恐怕就該重新回到正軌。因此,郭德綱的舊相聲取代姜昆的新相聲,實際上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