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控股的校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2月1日,啟迪環境、啟迪古漢相繼發布公告稱,於2020年11月29日籤署相關協議,啟迪控股對合肥建投、蜀山城投、紅景智谷增發約2.5568億股新股,分別由合肥建投認購3780.00萬股、蜀山城投認購7276.5001萬股、紅景智谷認購約1.4512億股。
此次增資完成後,清華控股佔股22.242%、百駿投資佔股22.242%、合肥建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蜀山城投合計佔股22.242%,並列為啟迪控股第一大股東。
引入外部投資者
根據啟迪環境12月1日公告,收到控股股東啟迪科服轉發的函件,就清華控股於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所持有的啟迪控股1.0773億股股份(佔啟迪控股總股本的14.84%)事宜,啟迪控股已完成與此次交易相關的工商登記手續,此次交易相關的交割事項全部完成。
本次增資協議籤署及完成股權結構變更後,合肥建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蜀山城投持有啟迪控股22.242%股份,與清華控股、百駿投資並列為啟迪控股第一大股東。其中,合肥建投持有14553萬股,佔14.828%;蜀山城投持有7276.50萬股,佔7.414%。
本次增資完成後,清華控股不再是啟迪控股的控股股東。啟迪控股通過下屬子公司啟迪科服及其全資子公司間接持有啟迪環境約3.4396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4.04%。啟迪環境的控股股東仍為啟迪科服,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同樣,啟迪古漢的控股股東仍為啟迪科服,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根據天眼查查詢,合肥建投成立於2006年6月16日,註冊資本126.47億元,是經合肥市政府批准、市國資委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公司,其經營範圍涉及基礎設施、產業投資、水務環保、交通運輸、能源、商業百貨、現代農業、房地產、旅遊等行業。
隨著合肥建投與青島紅景智谷基金的入股,啟迪控股國資性質股東份額大幅提升。啟迪控股方面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本輪改革完成後,啟迪控股將進一步開展增資工作,繼續引入合夥人,推動「雙向+雙新」城市合伙人平臺發展,積極投身到科技創新事業。
啟迪控股方面介紹,目前其下屬產業集團有10餘家已與地方國資平臺籤約落地,籤約引入資本金近300億元,已經到位資本金超過80億元,啟迪控股的戰略和業務已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深度融入到國家科創重點城市的科技創新事業。
清華控股表示,作為改革後啟迪控股的並列第一大股東,將繼續支持啟迪控股全面參與合肥、青島等地的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等工作,繼續將啟迪控股作為重要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合肥建投、蜀山城投、青島紅景智谷表示,將繼續支持啟迪控股的全球創新網絡建設,充分發揮啟迪控股在科技創新、技術孵化、戰略新興產業與新基建等領域的優勢。
推動校企改革
8月26日,啟迪環境公告稱,清華控股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持有的啟迪控股1.08億股股份,該筆交易可能導致啟迪環境實控人發生變更。
這並不是清華控股第一次計劃轉讓啟迪控股的股權。2019年11月,啟迪環境便公告,清華控股於2019年11月9日與雄安基金公司籤訂股份轉讓協議,向雄安基金公司或其控制方轉讓啟迪控股1.02億股股份,佔啟迪控股總股本的14%。同時,清華控股與雄安管委會等方籤訂增資協議,同意雄安管委會認繳啟迪控股新增註冊資本1.23億元,佔增資後啟迪控股總股本的14.47%。若本次交易實施完成,清華控股持股數與「雄安系」合計持股數相同,分別持有啟迪控股26.45%股份。截至目前,清華控股與「雄安系」的股權交易尚未完成。
清華控股謀劃轉讓啟迪控股的股份,主要是為了「校企改革」。清華控股曾明確表示,清華大學正在積極開展校屬企業改革工作,聚焦教學科研主業,提升高校治理水平,促進集中精力辦學,實現內涵式發展。
2015年,中央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文件提出,要逐步實現高校與下屬企業剝離。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對高校所屬企業進行全面清理規範,促使高校聚焦教學科研主業。隨後,清華控股發布《關於產業改革事宜的提示性公告》稱,清華控股的控股股東清華大學正在著手制定相關產業體制改革方案。
啟迪環境高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校企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三年來啟迪控股在上級部門和清華大學的領導下,紮實推進校企改革,聚焦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主業,堅決剝離非相關業務,總資產規模減少近500億元,實現了「既瘦身又健體」,朝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動機」的目標踏實邁進。
「與合肥建投交易最終完成,標誌著啟迪控股歷時三年校企改革任務取得的階段性勝利,也是清華校企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上述高管說。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