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周星馳和吳孟達同為TVB的籤約藝人。
兩個人不同組,吳孟達是綜藝組,周星馳是兒童組。
1987年的連續劇《蓋世豪俠》是二人的第一次正式合作,在劇中周星馳扮演吳孟達的徒弟。
1989年,在《他來自江湖中》,二人首度飾演父子。
據說當時他們對於「父子」概念與劇本有不同理解。
他們都認為父子不一定要孝順、溫情。
可以搞笑、可以像是朋友,可以「賤賤」的。
他們當時住的地方相隔很近,每天收工就到咖啡館聊天,腦海中迸發一個個靈感。
吳孟達當時混得還行,能和導演說上幾句話。
周星馳請吳孟達吃幾十塊的鮑魚罐頭,吳孟達找導演談改劇本。
這戲一邊拍一邊改,二人freestyle,最後呈現出來的父子關係已經劇本大不相同。
1989年11月某個平平無奇的夜晚,劉鎮偉和幾個人在家打麻將。
無意間抬起頭,看到電視裡的《他來自江湖》。
周星馳和吳孟達的顛覆式父子表演引起了他的注意。
劉鎮偉嘴裡的煙掉了,「人才啊」。
很快,他找到這兩人拍了電影《賭聖》。
在《賭聖》中周星馳和吳孟達更是將freestyle發揮到了極致——
比如吳孟達一邊說「沒事啊」,一邊口吐白沫,一邊暈倒,這就是隨性創作的。
影片上映後,周星馳和吳孟達偷偷去了電影院,他們暗中觀察每個觀眾的「笑點」。
觀眾會因為哪場戲大笑,對哪段表演感興趣,他們都一一記下。
01與此同時,在另一家電影院。
一個胖子坐在vip廳,抽著雪茄,默默看完了《賭聖》。
很快,他找周星馳拍了《賭俠》。
這就是王晶和周星馳的第一次合作。
一個有趣的導演和一個有趣的演員,他們創造了全新的喜劇風格。
據說那時候的香港影迷是瘋狂的。
他們在戲院看《賭俠》的時候是跳起來的,指著屏幕哈哈大笑,「有無搞錯,這都得?!」
《賭俠》的成功讓周星馳和王晶意識到觀眾很喜歡這樣「無釐頭」的喜劇。
他們對於表演風格達成共識後,很快討論下一部影片的合作。
周星馳首先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片名《整蠱專家》。
「蠱」在字典裡的解釋是把許多毒蟲放在器皿裡,它們之間會互相吞食,最後剩下不死的就叫蠱,舊時傳說「蠱」是可以用來害人的。
王晶順著這個名字聊了下去,
他們都是日本漫畫迷,都愛看《IQ博士》、《多啦A夢》、《機靈小和尚》等。
他們打算將這些卡通片裡最好笑的地方放進電影裡。
而周星馳更猛,他提出一種新的表演方式——用真人去演繹卡通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二人一拍即合,說幹就幹。
其實在電影開拍最初,王晶手裡只有一個分場大綱。
很多橋段劇情是通過一點點討論、硬拍出來的。
幾個月後,有了這部笑點密集、無釐頭滿屏的《整蠱專家》。
02周星馳扮演一個「忽悠大師」,他開了一家公司,專門幫客人整人。
比如富婆想離婚,就讓周星馳把她老公整成神經病,可以多分財產。
周星馳是個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狠人」。
一次,他接到了客人任務,去整劉德華,讓他身敗名裂。
劉德華的爹是吳孟達。
周星馳假扮吳孟達多年前的私生子,潛入他們家中,三人上演了一出出爆笑整人劇。
導演王晶用了橋段化的拍攝手法。
在每一次整蠱開始前都會告訴觀眾一個設定:
比如在迪斯科廳,有一個光頭很囂張的跳舞。
周星馳就和一旁的邱淑貞打賭:你信不信我能敲他3次頭,他不打我?
然後開始整蠱。
比如一個暴力狂女上司去上廁所。
同事們就騙周星馳進入女廁所,希望他被揍。
還設下一賠一百的賭局。
而周星馳進入廁所後裝死人反整蠱眾人。
影片中共計大大小小几十次的「整蠱」手段。
導演王晶巧妙將這些套路穿插在故事中,製造了幾十次反轉和笑點。
電影「骨骼驚奇」,它開拓了漫畫式闖關模式。
影片中的整蠱兵器各有特色:
誠實豆沙包,吃下去就會必須要說實話。
遙控電流蕉,兩個香蕉,接住,一按就會放電。
慚愧棒棒糖,吃了會讓人對之前所做事情慚愧萬分……
這些整蠱武器對於周星馳1994年的電影《百變星君》產生了一定影響。
《百變星君》中老太婆的造型是從《整蠱專家》來的靈感。
03作為商業片,王晶採用了超快節奏敘事方式。
比如劉德華和關之琳從認識到相愛,只用了5秒鐘。
通過一個逛街鏡頭就讓觀眾明白,二人成了情侶。
這樣表現手法將劇中人物關係一筆帶過,著重於多樣的事件和密集的笑點。
對於角色來說,是不利的——
觀眾只能了解主人公在一起,並不能感受他們為何相愛。
但好在這部電影裡的王晶擁有神仙級的陣容。
30歲的劉德華和29歲的關之琳飾演情侶。
他們兩人一直是最佳熒幕情侶,又在顏值巔峰。
觀眾不需要理解,就希望他們在一起。
拍完此片後,他們更是上演了《92神鵰俠侶》。
28歲的周星馳和22歲的邱淑貞飾演搞怪情侶,一個無釐頭,古靈精怪。
這部電影讓邱淑貞爆紅,兩年之後她拍了《賭聖2》,美貌留於影史。
有趣的是,在《整蠱專家》中,周星馳把自己的銀幕初吻獻給了劉德華。
這部電影上映後斬獲3138萬票房,成為當年票房第五。
這部電影讓周星馳從「阿星」變成了「星爺」。更讓吳孟達成為香港最紅的配角。
他這個配角在90年代有多紅?
早晨跟劉德華拍戲,上午跟梁朝偉拍戲,下午跟周星馳拍戲,晚上和周潤發拍戲。
這也側面反映了9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最喜劇、最大牌的巔峰時代。
那個時候提到香港電影,感覺就是好看、好笑、好多明星。
結語:轉眼間,《整蠱專家》已經是29年前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內涵和深度平平。
但爆炸式的腦洞、創意卻是如今很多電影所不敢嘗試的。
況且,它將觀眾最喜愛的演員框在一部電影中。
看著劉德華和關之琳談情,周星馳和吳孟達的「賤賤」父子情。
不免感傷,不免懷念。
或許他們再無法交心聯手,但很多東西,今生只有他能給,保守直至永久。
關注 @文字怪人 公眾號,收看更多有趣的電影解讀,如《無間道》《破壞之王》《神探》《掃毒》《鐵達尼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