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叫《酒幹倘賣無》;有一個詞叫「流逝」

2021-02-16 振源野外

實驗室外已黑漆漆,地上可能還殘留著一些雪跡。轉眼間,這學期已到了期末,感覺時光飛逝。我不擅長寫文章,卻特別想表達我最近的感想。於是,我選擇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下此文。

記得初中的時候,我第一次聽到《酒幹倘賣無》這首歌。當時的感覺是歌手在歇斯底裡地唱著,好像要表達某種感情,但是初看歌名,實在難以理解,以至於我長時間將其理解成粵語,畢竟湖南人聽粵語歌比較多。以前的我生活慌慌張張,匆匆忙忙,也沒把這事放心上,錯誤的,就讓它在心中美好地錯下去吧。可是就在最近,朋友圈裡有一篇文章提到了這首歌,我感觸頗深。


「酒幹倘賣無」,其實是一句閩南語,它的意思是「有酒瓶子要賣嗎?」繼而,我查了更多的關於這首歌的故事,也終於明白了歌手為什麼要那麼歇斯底裡地唱這首歌了。我們從歌詞來剖析這首歌曲,有些人可能會找到很多相似點。


唱到這,你最先會想起誰呢?說實話,我最先想起了我的爸媽。我發現我以前一個很怪異的現象:對別人很好,對自己爸媽態度巨差。面對爸媽的嘮叨,我肯定會直接以我強有力的理論將其制止。他們也很服我的一系列理論,因為他們覺得我上過大學,懂的道理應該比他們多,然而有時並未如此。


「不需要想起,也不需要忘記」,我相信只有家才能讓自己感覺不到「去想起,去忘記」,因為家一直是自己的避風港。



真的很幸運,能來到這世上。如果我們用科學的觀點去計算這個概率,真的會大吃一驚。自己的爸媽造就了你我,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常常不理解丁克族的思想。


自己的爸媽耗儘自己一生的精力只為培育一位優秀的你,這個「優秀的你」可能整天忙著自己變得更「優秀」基本忽略了他們的存在。



這句歌詞說的是故事裡的具體事例,了解它的故事,你自然會明白它的含義。


自己的爸媽在自己的一生中確實給予了不少保護,不管是小時候犯錯,還是長大後,自己做出的一些選擇,自己的爸媽一直在默默地承受著風險。


第一句話,第一次行走,都與自己爸媽分不開。


突然發現自己爸媽有點木訥,只會使勁掙錢,讓自己的子女上學,有時會覺得他們太不會浪漫了。


我相信這是發自肺腑的歌聲,與故事情節有關。
查過這故事後,你也會明白這幾句話的真實含義了。

細細想來,到目前為止,我不曾為自己的爸媽做過什麼,有的只是無盡的索取。每次寒暑假,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聚會,極少有時間去陪自己爸媽。時間在不斷地流逝,突然對「

有些人,真的是見一面少一面」有點敏感。我開始思考一些事情的本質,也不再去過分追求一些「高大上」的事情。我會想這些「高大上」的事情是以什麼為代價換取的,它的意義是什麼。對自己的親人會有更多的關心,儘早去實現自己爸媽的願望!

願下一個讀者能對自己爸媽好點,有時間的話多陪陪自己的爸媽。最後,祝願各位讀者的爸媽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飲水思源家」是北京寶慶學生聯合會官方微信公共平臺。學生聯合會是在北京邵陽商會學生工作組(組長唐未德、副組長伍天寶、秘書長鍾裕)的幫助和指導下建立的。其為學子們提供實習、工作、考研、創業等各方面交流的平臺。目前聯合會共有345名在校學生(含本科

、碩士、博士),分布在北大、清華、人大、北航、央財、央美、北師、北理、北郵等40所高校,並在這40所高校建立了分會,其中北大24人,清華46人,人大20人。歡迎更多邵陽在京學子的加入,歡迎關心邵陽學子成長、熱愛家鄉文化人士關注「飲水思源家」。

相關焦點

  • 經典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和《酒幹倘賣無》創作背後的故事
    第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朱哲琴原唱的歌曲,由陳雷和陳哲作詞,解承強作曲。此首歌曲講述了一個叫徐秀娟的女孩。在1986年,徐秀娟受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邀請,前往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徐秀娟帶去了3隻丹頂鶴的蛋,並用她的體溫孵育出3隻小丹頂鶴。
  • 《酒幹倘賣無》: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首經典老歌《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特別是七零後八零後,而且這首歌至今任然被許多知名歌手翻唱,其鮮明的臺灣特色也被很多年輕人所喜歡。《酒幹倘賣無》也是八十年代的一部經典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和插曲,由蘇芮演唱。
  • 《酒幹倘賣無》的辛酸故事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在全國各地區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有空酒瓶賣嗎?」……這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可是你知道這首歌背後的辛酸故事嗎?孤苦伶仃的聾啞老人每日靠收廢棄酒瓶為生。
  • 原來《酒幹倘賣無》背後的真實故事這麼動人
    原來《酒幹倘賣無》背後的真實故事原來這麼動人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有空酒瓶子要賣嗎?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退役的臺灣老兵是個啞巴,人稱啞叔,以收購空酒瓶和撿破爛為生。1958年冬天的一個清晨,啞叔在高級住宅區的巷道裡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襁褓裡放著遺棄女嬰者留的便條,女嬰叫阿美。為此,妻子與他發生衝突,並離家而去。啞叔又當爹又當娘,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在艱辛貧困的日子中掙扎。阿美有時會和父親一起出去收廢品,阿美喊著酒幹倘賣無(有空瓶子要賣嗎?)為使阿美有更多的人生樂趣,啞叔在勞累之餘,還為她吹奏美妙的樂曲。
  • 《酒幹倘賣無》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直到三年前,和某位朋友一起追了一部翻拍的電視劇《搭錯車》,才知道原來這是首歌還有這麼一個感人故事。追完電視劇還嫌不夠,又把那部1983的電影原版找出來看,其中的主題曲就是《酒幹倘賣無》,聽的我是心裡酸酸的。
  • 那些年關於《酒幹倘賣無》的爭議……
    點擊上方「民歌中國」可以訂閱哦視頻:《搭錯車》主題曲《酒幹倘賣無》
  • 傷感又虐的《酒幹倘賣無》,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你聽哭了嗎?
    《搭錯車》這部電視劇或者電影,這部劇豬樣講述的是一個叫佟林的人在家門口撿了個女嬰,善良的佟林收養了這個孩子,將他撫養長大,引發的一場感人的故事,很多人看這部劇的時候,都不禁被這部劇虐的淚流不止的。因為一位叫明月清風家的十惡不赦的古風朋友分享給小妹一首歌。這首歌就叫《酒幹倘賣無》,可以說是不僅傷感而且還非常的虐心,當然第一遍幹聽的時候我並沒有理解這首歌中的情感,還好奇明月清風家的十惡不赦為什麼會喜歡這首歌。所以為了進一步的了解這首歌,小妹打算去看一下《搭錯車》,由於電視劇時間太長,所以看得電影。
  • 《酒幹倘賣無》這首歌是什麼意思 背後有什麼故事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很老的歌了,「酒幹倘賣無」是什麼意思,有誰知道嗎?這麼攝人心魄的歌曲背後,有什麼感人的故事嗎?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很老的歌了,是《搭錯車》的主題曲,由侯德健作曲,羅大佑與候德健作詞,蘇芮演唱。曾經在祖國大陸大街小巷傳唱,時至今日,這首歌仍備受當代青年喜愛而成為許多人日不離口的小曲在哼著。
  • 【影視金曲】電影《搭錯車》-蘇芮《酒幹倘賣無》
  • 當《酒幹倘賣無》響起時,還記得孫越?他已「搭錯車」去了天堂!
    還有人記得,當年羅大佑與侯德健作詞,侯德健作曲,蘇芮演唱的勵情勵志的經典歌曲《酒幹倘賣無》?這首歌,當年作為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隨著電影也一炮走紅。此後,歌曲被翻唱過多次,但每當大家聽到《酒幹倘賣無》的旋律響起時,必定會想起《搭錯車》電影裡的啞叔!
  • 經典歌曲《酒幹倘賣無》的唱作賞析
    流行歌曲《酒幹倘賣無》是1983年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它是由臺灣著名音樂人羅大佑與候德健作詞,侯德健作曲。歌曲的創作可謂經典之作。從曲調方面來看,就可以斷定這是一首能反映創作者曲折、悲傷、惋惜的情緒。
  • 「哭戲」經典之作,與《酒幹倘賣無》一起搬上了音樂劇舞臺
    原標題:「哭戲」經典之作,與《酒幹倘賣無》一起搬上了音樂劇舞臺劇中催人淚下的片段被譽為「哭戲」經典之作,其中《酒幹倘賣無》《請跟我來》《一樣的月光》《是否》《變》後來都成了久唱不衰的經典金曲,這些出自羅大佑、梁弘志、吳念真、李壽全等知名音樂人的作品也成就了歌手蘇芮。
  • 《酒幹倘賣無》的真正故事,感動無數人!
    《酒幹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臺灣傳遍華夏大地的歌曲。「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這首歌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跛腳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養活自己,老人有些聾啞,不會說話,孤單的一個人,生活夠苦的了。
  • 11歲小女孩唱《酒幹倘賣無》,震撼了所有人!!!
    他後來到了臺灣,靠撿破瓶子為生,他家裡的牆壁是由一個又一個空酒瓶疊成的。他不能說話,只能用嗩吶吹出「酒幹倘賣無」的聲音。   窮苦的啞叔有一天去撿破瓶子時撿到了一個棄嬰,是個女孩。女孩身上有封信,信上寫著:「她叫阿美,希望好心人能撫養她成人,好人一生平安。」啞叔滿臉笑容,高興地把她抱回家去。
  • 「中國音樂劇教父」李盾催淚新作《酒幹倘賣無》將在深圳上演!
    對《酒幹倘賣無》有著深刻回憶的樂迷將不可錯過此次開票機會!  《酒幹倘賣無》、《請跟我來》等經典名曲全新呈現  歌曲《酒幹倘賣無》、《一樣的月光》、《是否》、《請跟我來》等歌曲是臺灣80年代經典影片  音樂劇《酒幹倘賣無》邀請了《酒幹倘賣無》原作曲作詞者侯德健先生作為顧問,將再現影片中的這幾首經典歌曲,並在旋律不變的情況下,邀請艾美獎最佳音樂大獎獲得者王宗賢重新進行編曲和配器,讓流傳多年經久不衰的老歌煥發出勃勃生機,重新唱進人們心中,帶給人們久違的感動。
  • 臺灣電影《搭錯車》主題曲,蘇芮一首《酒幹倘賣無》,唱哭幾代人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首經典老歌《酒幹倘賣無》,由羅大佑、侯德健作詞,臺灣女歌手蘇芮演唱,是1983年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這首歌帶來的人生感悟,無論經過多久的時光,都不會變少。「酒幹倘賣無」是句閩南語,意思是「有酒瓶子要賣嗎」?如果單獨解釋這一句,可能不太懂,但是把這句話帶到歌詞中,帶入電影中,會深深為此感動。蘇芮富有磁性和感染力的聲音把歌曲演繹地催人淚下。
  • 《酒幹倘賣無》唱了那麼多年,還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圖片:網絡《酒幹倘賣無》是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還獲得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想必在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這首歌,每一次聽的時候、總是稀裡糊塗,聽著演唱者的歌聲,感覺有種莫名的感傷、感動!尤其是歌名,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搭錯車》:關曉彤含淚歌唱《酒幹倘賣無》
    如果你不養我,給我一個溫暖的生活,如果你不保護我,會是什麼我的命運?歌曲《酒幹倘賣無》是《搭錯車》播放中忘不了最多的。《搭錯車》於2015年12月17日發布。這是一部感人的情感劇,由馬少驊、關曉彤、牛駿峰等主演。上世紀80年代初,那個即將結婚的啞巴在家門口抱起了一個女嬰。被佟林收養的人給她取名為「佟美」。為了小美,暫停了佟林的婚姻,放棄了房子,收集了生活用的破布,撫養了小美長大。
  • 《酒幹倘賣無》背後的真實故事,曾感動整個臺灣
    這首歌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跛腳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養活自己,老人有些聾啞,不會說話,孤單的一個人,生活夠苦的了。有一天他在街上撿到一個孩子,他欣喜異常,認為是上天賜給他唯一的禮物。女孩大聲的喊著: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再後來,小女孩長大了,戀愛了,她愛上了一個作詞家。年青的作詞家一窮二白,但很愛她,帶她走進了藝術天地,為她寫了很多歌,對老人也非常好,每次來都會幫老人運酒瓶,和老人比劃著說話,逗旺才.
  • 《酒幹倘賣無》曾經火遍全國,但是誰知道歌曲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酒幹倘賣無》曾經火遍全國,但是誰知道歌曲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酒幹倘賣無》可以說在八十年代左右的時候是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大街小巷被很多人廣為傳唱。酒幹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閩南、臺灣一帶收購廢棄的空酒瓶子,再賣到收廢品站裡賺點小錢的人,都是騎著三輪車一邊走街串巷,一邊高喊「酒幹倘賣無」。如果誰家裡有空酒瓶子要賣,就會叫住這收購廢品的人然後賣給他。這首歌曲來自一個真實的感人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腿腳不利索的老人靠穿梭在大街小巷,收集空酒瓶子賣到廢品站換點小錢為生,老人有一點聾啞,不怎麼會說話,生活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