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土耳其。然而,蓬佩奧這位美國最高級別的外交官,竟然遇到了外交日程為零的尷尬局面。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外長恰武什奧盧都沒見他。最終,蓬佩奧在與一位東正教領袖會晤後,就匆匆離開了。
據悉,蓬佩奧當天會見了東正教領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表達他對宗教自由的「堅決立場」。會面時,蓬佩奧告訴巴爾多祿茂一世:「能來此是莫大榮幸。」不過,在會場外,數十名土耳其人卻抗議蓬佩奧來訪,並高喊「美國佬滾回家!」
蓬佩奧訪問土耳其遭到羞辱,其實早有先兆。今年7月,埃爾多安宣布,聖索菲亞博物館將作為清真寺向民眾開放,此舉遭到蓬佩奧公開批評。在蓬佩奧抵達土耳其之前,土耳其外交部發表聲明,強調美國在對完全不相關的土耳其信仰自由借題發揮前,應該「先照鏡子自省」。
引發外界關注的是,蓬佩奧在土耳其受到羞辱前,其法國之行也同樣充滿尷尬。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與蓬佩奧舉行了閉門、低調的會晤,雙方沒有舉行新聞發布會。美聯社評論指出,這是法國方面對拜登成為「美國大選獲勝者」這一「棘手事實」的微妙表現,法國的有關舉動表明,馬克龍政府已開始展望拜登時代。此外,馬克龍當天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還表示,即使歐洲正在與美國「新政府」打交道,而且「新政府」可能會帶來更友好的關係,但歐洲仍然需要自己的獨立和主權防禦戰略。
正所謂該來的總會來,針對蓬佩奧的有關言行,新華社曾刊發評論文章指出,蓬佩奧滿世界轉悠,不斷重複著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的謊言,讓別國為美國火中取慄、服務於美國的單邊利益,對此國際社會看得很清楚。身在21世紀,蓬佩奧等部分美國政客卻逆流而動,築意識形態鐵幕,挖冷戰思維陷阱,最終只會害人害己。正如一句捷克的諺語所說:給別人挖坑的人,自己也會掉進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