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Phoenix
2020年新年伊始,沒有太多值得慶賀的好消息。
對於一個平凡的菜鳥影迷來說,在戰戰兢兢又百無聊賴的悶家的第十天,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還是讓我小激動了一番。微信群裡大家圍繞各類獎項暢抒己見,為各自中意的演員、影片或導演落選鳴不平,為毫無懸念眾望所歸的實力派獲獎而慶賀。我在陪娃上網絡空中課的間隙偷偷關注著實時消息,忽然看到有人說,蕾妮·齊薇格憑藉《朱迪》奪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那個圓圓臉、嘟嘟嘴、結實的臉蛋泛著微紅的形象第一時間浮現在我的腦海,不是骨瘦如柴的朱迪·嘉蘭,不是光彩照人的芝加哥舞女,而是豐滿率性、樂觀善良、內心有堅守的BJ,是低調內斂、樸實倔強、獨立、有藝術創造力的波特女士。這兩個形象是我最早接觸,深入內心的形象,總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蕾妮·齊薇格。
忽然想起,在今天新人輩出、日新月異的國際影視圈,好幾年沒有蕾妮·齊薇格的消息了。最早知道她是在我大學時候,大概03或04年。有次學校禮堂放映《芝加哥》,衝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名聲和凱薩琳·澤塔·瓊斯的驚天美顏去的,沒想到才半場看下來,就妥妥地被蕾妮·齊薇格圈粉。舞臺上聚光燈下的齊薇格晃動著雪白晃眼的大長腿、搖曳著完美的身姿,在優美的歌聲和火辣的熱舞中肆意揮灑著演技。
一雙充滿張力的眼睛,每一個眼神都在精準地展現人物內心。還有她極具辨識度的嘴巴,當配合著提線木偶的角色一張一合,表演驚慌失措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憑藉《芝加哥》的精湛表演,齊薇格獲得了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和第60屆金球獎音樂類電影最佳女主角。我也記住了這個年輕美麗又潛力巨大的女演員。
又一次看她的電影就是《BJ單身日記》系列。舞臺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的洛克茜一下變成了白白胖胖五大三粗的大齡邋遢女(第1部還是很美的,第2部就胖到無法直視了),我震驚了。這是多麼敬業才能這麼自毀啊。可一口氣看了兩部,越看越覺得這圓潤大條的形象似乎更適合齊薇格。
這個系列輕鬆幽默的基調讓人感覺她是卸下了精英光環、回歸真我地在表演。主要是太接地氣了,好像這就是真實的齊薇格,表演如行雲流水,不露絲毫戲外痕跡。
在人生每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擇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BJ用堅定的眼神、清澈的內心、勇敢的行動告訴你答案。只要看著她真誠的眼睛就能忽略她的痴傻癲,認準的幸福一定要努力追回來。
誰不會為雪地裡的真情表白動容呢?BJ除了小說人物本身設定的成功以外,演員自身的魅力及細膩的演技也使角色增色不少。何況蕾妮還有著柔美動聽的獨特聲線,光聽她念臺詞就能愛上她了。
總之,BJ系列對那時候單身待嫁的大齡女青年來說,是一針強心劑,甜膩了一票少女心,又催了一把好淚,那是相當的暖心又勵志啊。蕾妮·齊薇格憑藉BJ系列先後獲得了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第59屆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第62屆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提名等多個榮譽。
再後來我發現了一部風景美如畫、幀幀可截屏《波特女士》,講的是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插畫家、童書作家比阿特麗克斯·波特創作出「彼得兔」這一經典繪畫形象並進而出版《彼得兔的故事》系列童書的過程,以及她與出版商諾曼·韋恩之間(伊萬·麥克格雷格飾演)曲折悲傷的愛情故事。
蕾妮·齊薇格收起了古靈精怪和憨傻率真的氣息,在這部電影裡塑造了一個獨立、勇敢、堅韌的插畫家、童書作家的形象。波特女士觀察動物時眼裡的熱情、創作繪本時身心的專注、反抗長輩時無言的倔強、等待愛情時身影的堅貞,以及愛人去世苦守遺憾的悲痛、多年後平靜的幸福,每一個時刻,蕾妮都能拿捏到位,表現平穩。
既有那個時代女性的束縛和隱忍,也有人物內心的執著和堅毅,不向命運低頭,獨立自主,把握自己的人生。總之,我是比較喜歡這類清新好看又展現女性獨立精神的勵志電影。這部2006年的電影也為蕾妮·齊薇格帶來的第64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在《芝加哥》、《BJ日記》之後,《波特女士》之前,2003年蕾妮·齊薇格與裘德·洛、妮可·基德曼主演了查爾斯·弗雷澤同名小說改編的愛情戰爭片《冷山》,扮演一個在戰亂中四處流浪的鄉下女孩露比。露比特有氣質跟妮可飾演的艾達形成鮮明對比,她的勇敢和堅強為蕾妮·齊薇格收穫了人生中第一個奧斯卡小金人——第76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現在,我看了《朱迪》,蕾妮·齊薇格的表演再一次震撼了我。比當初《芝加哥》載歌載舞的驚豔更加震撼,也遠比《BJ單身日記》敬業地狂增8公斤震撼。原諒我當初看到《朱迪》海報的時候,完全沒有認出也沒有想到女主竟然是蕾妮·齊薇格。
2019年12月1日,該片獲得第22屆英國獨立電影獎(BIFA)技術類最佳妝發獎。難怪啊,截圖感受一下,這怎麼看也不像那個齊薇格啊。
驚詫完化妝師的神奇技巧,我吃驚地看到那個元氣滿滿、活力四射的蕾妮·齊薇格,竟然將病態、衰老、憔悴、孤獨、無助、心灰意冷的生命中最後階段的朱迪·嘉蘭演繹得如此傳神。
現實中朱迪·嘉蘭有點駝背,電影裡齊薇格有好幾處比較明顯地表現出了這一點。朱迪說話時不經意地脖頸前伸,緊張時不自覺地嘴部動作,走路時輕微搖擺的身體,舞臺上極具個人特色的舞步和颱風,這些都如同電腦指令一般全數輸入蕾妮·齊薇格的身體和靈魂,使你完全忘記齊薇格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眼前只有被抑鬱病痛和經濟拮据折磨得身心交瘁,又高抬頭顱倔強不肯服輸的那個曾經無限風光驕傲,如今卻居無定所、被迫與骨肉分離、被觀眾拋棄的朱迪·嘉蘭。
都說好的演員一雙眼睛就可以演戲,的確這樣。電影是什麼,你從演員的眼睛裡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不論電影所呈現的整體成色和其它元素怎樣,單說演員的演技,奧斯卡最佳女主毫無爭議,實至名歸。這就足以證明你們要的蕾妮·齊薇格一直都在,即使老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成熟和完美也在日益積澱,一切只會越來越好。
今年,已知天命的齊薇格為我們奉獻了千錘百鍊的精湛演技,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代表著電影屆最高榮譽奧斯卡也不願再與她失之交臂(第7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惜敗妮可基德曼《時時刻刻》)。
如果說榮譽來得稍晚了一些,沒關係,蕾妮·齊薇格是一位遲到但不會缺席的奧斯卡影后。期待她的演藝事業再上高峰,為我們製造更多光影的驚喜和回憶。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